IMG_5577

玩對孩童來說很重要!鳳山早療中心進行「住家環境遊戲場」調查,透過問卷了解家長心聲,也希望家長可以帶著孩子體驗共融式遊戲場,陪著孩子玩出樂趣,玩出能力。

 

文|蘇麗華  圖片提供|鳳山早療中心

 

玩是所有兒童的權利!每個孩子成長階段,不論他們能力如何,都可以到公園平等的參與遊戲,有助於刺激和各項技能的發展。

 

「兒童是透過玩來學習,因此玩很重要;但要玩什麼?需要互動的人及安全的環境。」鳳山早療中心主任王政傑道出孩子玩樂的重要性。

 

2022年,鳳山早療中心做了「住家環境遊戲場」調查,這次調查共收到86份回收問卷,當中孩子以3-6歲為多,診斷以自閉症障礙為主,其次為過動症(ADHD)及發展遲緩、癲癇。

 

一周一次  喜愛溜滑梯、沙坑、盪鞦韆

 

問卷顯示,家長帶孩子最常使用的遊戲場分別為「衛武營」、「五甲公園」、「仁武運動公園」。使用遊戲場的頻率為一周使用「0-1次」為多,其次為一周使用「2-3次」。再進一步分析,發現他們最喜歡的遊樂設施為「溜滑梯」、「沙坑」、「盪鞦韆」。

 

以玩溜滑梯和盪鞦韆設施來說,有助於孩子的前庭刺激。鳳山早療中心職能治療師李佳茵指出,對腦性痲痺的孩子而言,在罐頭公園鮮少有機會溜滑梯或是盪鞦韆,家長大多需要抱著孩子才能使用。如今,共融式遊戲場設計「靠背座椅式」鞦韆,便能提高安全性和使用性,也可以符合身心障礙者的感官需求。

 

近年來共融式遊戲場非常熱門,玩得人多,孩子到處跑來跑去,對於高敏感的自閉症孩子來說,無法克服與人近距離接觸;若無法好好閃躲,就會撞到人。玩沙時,自閉症孩子不喜歡別人靠近他玩的地方,會想出手打人。這時家長可以教他怎麼跟社區孩子玩,帶他演練一次,例如:先拉開孩子彼此的距離,教他不可以打人;當他要叫人時,手要輕輕地摸等等,建立良好互動。

 

王政傑指出,到公園玩有照顧者的引導、有公園的同儕;孩子有很多學習模仿的對象,也能學習社會互動、與人交流以及問題解決的能力。

 

攀爬訓練動作協調性 問題解決能力

 

遊戲不只是玩樂,還可以增進孩子的各項能力。一般孩子可以透過行走和跑步快速移位,滿足移動的需求,以感官來說還含有滿足前庭覺刺激的部分。但對腦性麻痺或是肢體障礙的孩子來說,他們無法做到這一塊,很難從罐頭遊具獲取經驗和機會。

 

現今,有部分共融式遊戲場設置了「輪椅旋轉盤」,方便坐輪椅的身心障礙孩童可以坐著輪椅直接遊玩,體驗旋轉帶來的速度感。

 

遊戲場建置許多攀爬遊具,不僅設計新穎且稍微複雜,吸引許多孩童盡情玩耍。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慢飛天使也可以嘗試玩玩看。

 

以智能障礙或是罕見疾病的孩子來說,他們攀爬動作不流暢,需要練習運用自己的身體移動之外,還要思考動作順序。例如他的手要摸哪裡?腳要如何擺?動作是要往上?還是往下?才能順利攀爬。

 

在鳳山早療中心,慢飛天使當他的能力到一定程度,他就會想往上再挑戰極限。

 

李佳茵說,不要小看攀爬動作,藉此可以訓練他的動作協調能力以及認知能力。還有,一旦孩子爬不上去時,是要呼叫別人協助?還是繼續攀爬,看看自己可不可以辦得到?李佳茵強調,「這都是一種練習,也是學習問題的解決能力。」

 

學會排隊等待 拓展人際互動

 

使用遊具時,人潮一多便需要排隊,慢飛天使一樣要排隊,學會等待。若想跟一般孩子玩,可以教他開口詢問:「我們可以一起玩嗎?」、「你先」或「我先」。

 

若是孩子沒有口語能力,但又想跟別人玩,李佳茵建議家長可以引導,並開口詢問對方:「我們家小朋友可以跟你一起玩嗎?」,使用簡單的社交用語,進行人際交流與互動。

 

自閉症孩子沒有語言時,家長可以當下教他,並帶手勢輔助說明;或是大人帶著他,幫他開口詢問對方意願都是不錯的方式。遇到當下情境,如果家長教導他如何進行人際互動,這樣的學習是最快速的。

 

王政傑表示,共融式遊戲場提倡孩子玩的重要性,且更重視無障礙需求、強調「共融」及「親子」的學習。他建議家長帶孩子到公園玩,盡量陪伴孩子玩耍,「如果連父母都失去遊玩的能力,孩子要向誰學習呢?」

 

假使在玩的當中,遇到他人的不友善,家長也可以教孩子釋出善意,讓公園同儕學會包容。

 

在問卷當中有一題詢問小朋友在遊玩時,是否曾遭遇他人態度不友善之情形?有一半以上的家長表示「是」。

 

當孩子情緒失控或是出現不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時,例如:尖叫、哭泣、打人等。有些家長不好意思解釋,「其實這是很好的機會教育,讓一般孩子可以學習怎麼跟障礙的孩子互動。」

 

李佳茵解釋道,像過去帶孩子做社區適應時,路人會投以異樣眼光,或是不禁意地說,「這樣的孩子怎麼還帶他們出來!」李佳茵不以為意,教這群慢飛天使跟這些叔叔、阿姨們道聲好,用善意對待化解對方不友善的態度。

 

給予一定遊戲時間  釋放情緒和壓力

 

其實遊戲的主要功能是休閒,在玩的過程中,讓孩子覺得自在、開心很重要。李佳茵舉例,像就學的孩子一定要有遊戲和玩樂的時間,一方面可以整理他的情緒,另一方面孩子上課很累,可以釋放壓力。

 

有時候家長覺得遊樂設施不符合孩子的需求和能力,無法放心讓他們遊玩。一旦家長覺得孩子使用不方便,或是不好玩,自然而然使用次數就少。

 

「共融遊戲場有一個原則和概念是讓每個孩子可以選擇符合自己能力的東西然後自己玩。」李佳茵附帶說,處在融合的環境下,慢飛天使可以在當中觀察其他小朋友怎麼玩遊具,他們會學習和模仿,從中獲得益處。

 

「玩的過程中要覺得自在、安心,當孩子自在安心時,就願意學習很難的東西,就有能量面對挑戰。」

 

暑假來臨,面對各式各樣新奇好玩的共融式遊戲場,家長不妨帶著孩子一起玩吧!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3.6.19  436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