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當天,雖然新冠狀疫情稍稍和緩,天氣卻風雨交加,傾盆大雨,伊甸電子報邀請多年來和伊甸一同關心社福的廣播人,共同來錄製劉俠姐的廣播劇「復活」,受邀人員包括閻大衛、李自立、邱慕迪、李繼吾、黃舒芸、許秀柱等……
文|詹慶臨 攝影|王致尹、閻大衛
廣播是伊甸和社會大眾連結的媒體之一,也是伊甸為視障者、身障者所規劃的訓練職種。過去伊甸前後製作了8個廣播節目,也在各大廣播電台合作相關單元,結識了多位廣播界老前輩成為志工顧問。
(圖說)謝謝伊甸好友的相挺,演活了「復活」廣播劇,李自立(右)閻大衛(中)邱慕迪(左)。
(圖說)在「復活」劇中,我們感受到劉俠對失去家庭溫暖的青少年的關注。
(圖說)伊甸歷年來廣播節目得獎的喜悅。
今年5月,《伊甸園電子報》邀請這些和伊甸一同關心社福的廣播人,共同來演出劉俠姐的廣播劇「復活」,受邀人員包括閻大衛、李自立等,加上伊甸同工視障朋友喜恩歌手黃舒芸、喜樂四重唱許秀柱等,還有廣播新秀邱慕迪以及筆者,並由視障者錄音師李繼吾成音。這齣廣播劇有聲,也有色,感謝數位畫家楊兆蘭為廣播劇賦形上色,繪製插畫,讓廣播劇呈現3D多元繪本風貌。
2020年5月28日當天,我們正式錄音,雖然新冠狀疫情稍稍和緩,天氣卻風雨交加,傾盆大雨,如同輕度颱風一般,這樣的春天在台灣是難得的景象。當天早上我停靠摩托車在視障發展處附近,看見李自立的轎車也剛停好在路邊,他撐著拐杖下車,迅速穿上雨衣,繞到後行李箱拉出電動輪椅,滑行到伊甸錄音室。我們到了門口,全身濕透的狼狽樣,馬上被閻哥逮個正著,成為他相機下的「獵物」,他大喊「歡迎光臨」,算是另類的迎賓模式。
閻大衛一直是伊甸的顧問志工,曾得到三次金鐘獎:最佳播音獎、最佳新聞採訪報導獎、最佳新聞節目主持人三項大獎,他除了提供廣播專業,幫助伊甸歷年來多個廣播節目外,也常背著專業相機,為伊甸的服務活動留下記錄。在劇中,閻哥擔任陳警員的角色,是位認真執法、勸善歸正的人民褓姆。
李自立,廣播製作主持人,伊甸資深志工,更是伊甸的「女婿」,太太鍾榕榕曾是伊甸輔導部與宣廣部同工,如今仍在社福界奉獻心力。李自立在劇中擔任男主角于念慈的爸爸蔣得恩,是位曾經背叛妻子、造成家庭破碎的丈夫。李自立過去為伊甸許多單元錄製片頭,字正腔圓、渾厚有力,擁有典型男主播的聲音,魅力十足。這回李自立演的是一位父親,劇中他悔恨自己犯下的過錯,幾度傷心落淚,嘶聲力竭,小小的錄音間,頓時充滿悲痛的氛圍,纏繞耳際,讓人動容。
在選角時,警員、爸媽這些人選很快就安排妥當,倒是男主角于念慈,一位20歲「迷失歧途」的問題少年,卻「尋覓」多時,不得其人。後來,因著一次伊甸晨更講員金克宜老師談到兒子邱慕迪,今年剛從關渡基督書院畢業,是系上英語舞台劇畢業公演的男主角,因此製作單位力馬請他來試音。沒想到,一位非專業出身的男孩,竟能掌握聲音表情,把叛逆少年的調調兒演得絲絲入扣,得到閻大衛和李自立的肯定,真是如獲至寶。
以下幾張照片呈現當時錄音的情景:
(圖說)在正式錄音之前,閻大衛特別和部份演員彩排,給予指導,讓接續的錄音工作可以更加順暢。
(圖說)演員到了錄音室門口,全身濕透的狼狽樣,馬上被閻哥逮個正著,成為他相機下的「獵物」,他大喊「歡迎光臨」,算是另類的迎賓模式。
(圖說)「還不是為了我們黑虎幫和黑龍幫結仇的事,上次黑龍幫把我們的一個兄弟打了,今晚我們找他們報仇,……」邱慕迪演出的不良少年,嗆味十足,和本人反差極大。
(圖說)雖然演的是哀怨的單親媽媽,但在劇中有個這麼帥的兒子,慶臨得意極了。
(圖說)閻大衛演起警察威嚴十足,在劇中他一路勸導,深具教化功能,很有人民褓姆的架勢。
(圖說)許秀柱飾演大頭角色,是幫派老大旁邊的小弟,後來學好重歸正路,錄音當天阿柱戴著墨鏡真有幾分黑社會人士的模樣。
(圖說)阿柱邊摸點字,邊揣摩腳本,然後要表現出其中的情緒,這對阿柱來說有些難度,幾番「不輪轉」頻吃NG,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後來終於把大頭的角色演得活靈活現。
(圖說)錄製完成真開心,謝謝閻哥為我們拍照,也為天上的編劇人劉姐按個讚!
廣播劇「復活」,談的不是形體的復活,而是心靈歸家的變化,是家庭成員恢復和好的人生旅行。深願劉俠這齣廣播劇能帶聽眾回到過去,重溫或想像一家人在收音機前聆聽廣播的心情,也帶給您一些心靈感動。
復活的奇蹟來自饒恕,帶來新的契機;而饒恕須要先放下自己,要有願意恩慈相待的心。祈禱上帝賜給我們更多饒恕的力量,帶來平安和好,讓迷失的心靈有家可回,也讓人們內心冰封的真情可以得到溫暖,讓美善的苗芽,可以「復活」重生。
演出者感言之一:
閻大衛:
在同演廣播劇的演員中,繼吾是第一代喜樂合唱團團員,30年前剛成立時我就認識他了。李自立是我廣播的同業,也是我幼獅電台,中央電台的後進。慶臨是我認識多年的伊甸同工,也是個資深廣播人。邱慕迪是大學剛畢業的新生代,年輕動感有朝氣。
我和這些不同年代的好朋友和新秀們共聚一堂,演播劉姐的經典廣播劇,復活,也算是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是一個美好的事工,對我個人而言,也是一個美好廣播時代的復活吧。
演出者感言之二:
李自立:
這次廣播劇錄製的當天下著傾盆大雨,看到大家依然興致高昂。想到要為我們敬愛的劉姐做一件她未完成的工作,心中是十分期待的…
整個錄製過程大夥也確實在開心的氛圍裡,盡心盡力扮演劇中角色。這段故事雖然沒有十分懸疑波折的劇情,但在故事的結局藉由信仰的力量,彰顯最終的美好……。
演出者感言之三:
詹慶臨:
翻遍劉姐過往的劇作,欣喜「挖出」這齣塵封已久的作品「復活」,在劇中我擔任一位獨撫養兒子長大、含辛茹苦的單親媽媽。我在大學大傳系舞台劇公演時,當年20歲的我擔任的是40多歲女性的角色,穿著旗袍、帶著傳統女性的委屈求全的心境,走回民國初年的家庭人倫的悲歡;如今我已行過哀樂中年,更加同理女性在婚姻親子兩難間的處境。
劉姐生前的至理名言是「除了愛,我一無所有。」我以懷念劉姐的心情演出這齣劇,不時感受到她對青少年與家庭問題的關心。渴望每個家都能被神的愛所充滿,有饒恕、有寬容、有信任,讓幸福的歡欣洋溢,復活!
演出者感言之四:
邱慕迪:
因父母工作關係,從小在菲律賓生活,曾就讀菲律賓學校、華人開辦的雙語學校及國際學校。小學三年級回台就讀一般小學,建立良好的中文基礎,國中三年級搬到泰國,就讀全英文、美式教育的國際學校,同時學習泰語。成長過程都在雙語、多語的環境中度過,面對不同語言、文化的族群,都能處之泰然,很快和不同背景的人建立友誼。
語言的最大魅力的形式就是故事,身為一個從小就深深受故事的魅力吸引的人,很榮幸有機會成為一個說故事的人。很高興能有機會跟這麼多的高手,用各自的聲音把故事傳遞給人。希望日後還能有機會當一個說故事的人,讓世人更加認識我們的神。
演出者感言之五:
李繼吾、黃舒芸夫妻:
我在育幼院長大,十分嚮往家的溫暖。1984年來到伊甸服務,擔任喜樂盲人四重唱歌手,也是錄音師,感受到同工們彼此接納的溫暖,劉姊就像我們的大家長,給予關心,傳遞愛的福音成為家的光彩,我在這裡完成許多挑戰與夢想。
很開心能為劉姐「復活」廣播劇配音,也和太太舒芸演出路人甲、路人乙,希望我們對周遭需要關懷的人能從路人甲、乙成為真心陪伴的朋友,尤其是對失去家庭溫的青少年。其實,無論身在何處,只要有神的愛,有接納關懷,那就是一個最溫暖的、叫做「家」的地方,這也是劉姐給我們的榜樣。
插畫繪製心得
楊兆蘭:
看了慶臨姊改編的創辦人劉姐的─「復活」劇本,對於其中死亡的情節有點不能接受,這個課題我心裡是排斥的,太過於寫實血腥。
到廣播劇聲音稿錄製完,我聽了原始的聲音表現,在母親哭泣的環節,我流下了眼淚,劇中兒子的聲音,我感受到這是一個原創稚嫩的青少年,在生命的面前表現著他的恐懼與憤怒,掙扎與徬徨。
楊兆蘭用報廢的牙刷所畫的自畫像。
經過了一些心情的醞釀,最後再聽到完成配樂的廣播劇,我眼前呈現出,在五〇、六〇年質樸的年代所上演「從死亡到新生,從破碎到有勇氣重新再愛」的一齣舞台劇;至此,我心中對死亡議題的抗拒與憂傷趨於平靜,也好像找到一種平衡,看到每個破碎的生命裡,渴望被溫柔對待的心。插圖繪製就以舞台的概念,非常順利的完成了。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0.9.25 403-2下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