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星淚》、《孤雛淚》、《憤怒的葡萄》…。兒時閱遍世界名著的陳珮榕從中得到一個結論─人人都需要愛。
文|朱聖恩 攝影|陳韋儒
學生時期,陳珮榕就認定人生的意義:能為人服務,付出愛與關懷給有需要的人。因此在進入大學校園後,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服務類的社團,到療養院探望老人家、辦理孩童參加的環保活動等。其中有一項社團服務是到馬偕醫院探望病童。
在一次訪視的活動中,抵達醫院時,發現病房裡的小病人因著罹病,失去了一般小朋友臉上應有的光彩。當志工大哥哥、大姊姊開箱拿出絕活兒,開始帶領病童們一個個精心設計的活動。小朋友們即使生了病,遇見新鮮好玩的事物也卯足了勁,認真、用力地玩遊戲。小朋友的歡笑聲充滿病房,醫院的一隅被照亮了。
歡樂的時光匆匆過去,遊戲結束,志工大哥哥、大姊姊收拾道具準備離開。這時,一個小弟弟來到陳珮榕的面前滿心期待地問道:「大姊姊,你們什麼時候還會再來呢?」想起此時已近學期末,這次應該是本學期的最後一次社團活動。新學期之後的活動尚未定案。不輕率給承諾敷衍小孩子,遂婉轉以告。不料,小弟弟的臉馬上黯淡了下來。望著小弟弟失落離去的小小身影。不禁困惑道:我們當志工的目的不就是要把歡樂帶給生病的小朋友嗎?為什麼活動結束後,從他們身上奪走的快樂,卻比來看望之前來的更多呢?
將疑惑請教團長,團長吃驚,因為社團成員第一次有人提出這種問題。「活在當下,或許人只要有當下的快樂就夠了。」對團長的回答雖然不盡滿意,但在沒有更好的答案之下,只有先接受這個說法。
女生獨自在外租屋有安全考量,聽從了母親朋友的建議,搬進姊妹之家。姊妹之家是一群基督徒學生同住在一起。作息規律,早晨06:00一起讀聖經、禱告、唱詩,週間參加教會的聚會、活動,關心其他的學生並將福音帶給人。
雖然當時還不是基督徒,清早就得起床,跟著其他基督徒室友按表操課並不難。只是在從事這些基督徒習以為常的事項中,陳珮榕總會一邊觀察,一邊思考為什麼要讀聖經?為什麼要禱告?住在這裡的同學與其他的同學有什麼不同?住在姊妹之家,表面看起來都從事同樣的事情,卻總覺得與他們之間隔著一層薄膜。
漸漸地發現,和同學們在一起遊玩,或者為同樣的服務信念一起努力時感到很快樂,但是這樣的快樂卻會消逝。反觀這群基督徒室友,他們也和常人一樣有喜怒哀樂,可是與他們相處,從他們身上所散發的喜樂卻似不會消逝。
在一次教會的福音聚會中,鄰座的基督徒對陳珮榕說:「妳知道為什麼會感到和身邊的室友不一樣嗎?那是因為妳需要主耶穌作妳的生命。」驚訝不已,內心的疑惑竟被點出癥結。當日,就相信主耶穌受浸。
凡事認真的陳珮榕認為,既然成為基督徒就該有基督徒的樣子,從前的讀聖經是為了達到入住姊妹之家的要求。此刻起,就該「用心」讀聖經。
讀到了歌林多前書13章1~13節:「我若能說人和天使的方言,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如今常存的,有信、望、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不自禁地拍案叫絕!自童年所執著傳遞愛的信念,如今才領會原來神自己就是愛,神的愛就在聖經裡揭示出來。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19.12.19 NO. 394下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