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旋律、一首歌等都能引起共鳴!張綺妍用音樂走入障礙者的內心世界,協助他們療癒,開啟盼望的大門。

(圖說:張綺妍運用所學,把音樂帶到需要的人身邊。)

 

文、攝影|蘇麗華

五歲被鋼琴啟迪,對著媽媽喊:「我要學音樂。」的張綺妍,一路從音樂科班出身。成年後的她,不羨慕演奏會上的光環,她卻反思「學音樂的目的是什麼?還有其他應用的可能性嗎?」一頭栽進音樂治療的領域,開啟了她人生的轉捩點,對人有了更新的眼光。

 

音樂對於張綺妍就像呼吸一樣的自然,手邊的樂器一到她的手中,就可以化為旋律,奏出喜怒哀樂的各種情緒。

 

張綺妍說,音樂不需要語言,就能引起共鳴。「我的家人都不太會表達…」,但奇妙的是,一彈奏家裡的琴聲,都能凝聚所有人的情感,「好像在看一個共同事件,欣賞一個純粹的藝術。」小時候的張綺妍被音樂深深吸引,更立志走上這條路。

 

上音樂班、檢定考試、舉辦演奏會,張綺妍在制式的框架中學習,開始思索「這是她起初想要學習的方向嗎?」沒想到哥哥當年報考的大學簡章上,「音樂治療系」意外引起她的興趣,發現原來音樂還有其他應用的可能。突然間她茅塞頓開,日後成功進入台南藝術大學音樂應用系(音樂治療組)就讀。

 

畢業後她赴英國進修,進一步裝備自己的專業。研究所一年級實習時,張綺妍來到精神障礙的院所,英式的平房、大片的草皮有如渡假村,怎麼看都不像是病院。

 

學長笛 精障者走出心境

 

舒適的園區與戒備森嚴形成強烈的對比,重重的安檢,以及隨行的警衛,讓人心生害怕。透過玻璃窗凝望,突然間病患一個箭步趴上窗邊,令人不寒而慄,張綺妍瞬間自我懷疑起來,「我現在可以嗎?頓時間覺得我沒有學過音樂治療。」張綺妍戒慎恐懼的步入,帶著個案指定的長笛進入屋內。

 

服務的對象是20歲的女性,因為縱火、毒癮被關。初次互動時,病患身上的刺青和主動逼近的氣勢,在在衝擊著她。接下來病患破窗企圖逃跑、毀壞防火警報器,讓治療一度中斷。

 

最後患者被隔離到單人房,法醫拒絕她參與任何活動。張綺妍思考,她因為缺乏社會支持,外界對她諸多負面評價。但是人要被關心、被愛,宣洩情緒才能慢慢重新回到自己;而不是藉由攻擊和毀壞,找到自己一絲絲的價值。於是,她不斷和護理師溝通,希望可以恢復音樂治療,於是雙方回到了起點。

 

吹奏長笛時,病患無法掌握吹氣,因而氣餒,張綺妍對她說:「情緒激昂沒有辦法將氣吹出聲音。」她轉身要對方和她背靠背,感覺她身體的氣和穩定的感覺。

 

此舉沒想到引來對方的哭泣,「因為從來沒有人敢靠近她。」張綺妍領悟,「原本我擔心樂器好少,無法引起共鳴;沒想到音樂的能量非常大。用最單純的音樂和她相處,很像少即是多的感覺。」

 

「我們做的就是成為容器,讓她安心在裡面表達,去陪伴她。」表面上是在練習吹長笛,對她來說,卻是回到曾經吹長笛的夢想。上研究所二年級時,張綺妍從老師口中得知這名女孩最後努力重返學校,也加入音樂社團,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圖說:音樂是共通的語言,不用言語就能傳遞情感。)

 

傳遞音樂 早療兒感受母愛

 

音樂就像是一個媒介,沒有語言也能溝通。張綺妍將它應用在極早療嬰兒的身上,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果效。

 

在英國時,她做到宅療育,帶著一把吉他上路。這一次服務的對象是6個月大的早產兒,全身插著維生系統,媽媽無法帶她到院接受療育。

 

訪談時,媽媽向他們傾吐心聲,難過孩子從出生以來從沒法抱過他,不停的自責,淚流滿面的說怎麼把孩子生成這樣。

 

張綺妍感受媽媽的失落與無助,以及想愛孩子的那份心。於是,她為這對母子寫了一首歌送給她,要她每天唱給孩子聽。張綺妍將孩子的小腳輕放在吉他弦上,透過音波震動感受到樂音,教媽媽唱:「Amy~媽媽在這裡;Amy~媽媽在這裡,你今天好嗎?Amy~媽媽想要抱你,但是害怕傷了你……」

 

空氣中只有音樂旋律和媽媽溫柔的聲音,即便沒有接觸卻想把母愛傳遞給孩子。沒想到孩子竟然發出「哦哦」的聲音,每天的互動就像是滋潤的養分,呵護著寶寶長大。最後寶寶生長曲線上升,脫離了維生系統,媽媽開心的帶著寶寶出門到院治療,一切有了盼望。

 

音樂擦藥 情障者不喊痛了

 

音樂就是如此迷人,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一位情緒障礙的學童,是大人眼中的麻煩人物。來到張綺妍的教室,她排斥各種音樂的刺激,彷彿就像噪音又刺耳。

 

她常常說她身上有許多的病痛,卻是一道道看不見的傷口。那些隱形的傷疤,究竟是什麼呢?令人匪夷所思。

 

最後張綺妍靈機一動,決定即興和她唱一首「擦藥歌」。她拿出一支鼓棒,假裝成棉花棒幫她塗抹傷口,每一道傷口塗一塗就癒合了,小女孩第一次感受到被關愛,心情被治癒, 她突然舉高雙手呼喊:「耶!沒有了,都不痛了! 」,她反過來問張綺妍:「那你有哪裡痛嗎?」孩子的情緒被滿足了,她停止她的攻擊,願意將視線轉向他人。這讓張綺妍了解,父母要重新審視怎樣看待孩子的表現,用多一點的關愛代替批評,讓孩子更好。

二重奏 軟化自閉症的心門

 

在她輔導的對象中,不乏有自閉症兒,「他們和我們沒有不同,只是像是生活在不同的星球而已。」

 

她接觸的一位重度自閉症兒,沒有口語的他,情緒波動大,常出現攻擊行為,還會自殘。

 

起初來到教室便躲在角落,兩人沒有對焦,他抗拒上課,生氣起來會破壞樂器。「他剛來時不適應,一生氣拿起窗台的花盆砸向我。」

 

上課時,兩人要保持三公尺以上的安全距離。為了同理他的情緒,張綺妍學會等待。她彈奏不協調的音,外人聽起來帶點低迷的氣氛和恐怖,彷彿在述說:「我看到你的心情。」將孩子的情緒一點一點的倒出。

 

他口中不時會爆出一串數字,恍如報名牌般,讓人不解。張綺妍順著他的心境起伏對應,依著數字彈出節奏,編成了一首歌。沒想到意外引起他的興趣,他開始走到鋼琴旁邊,他敲一敲琴鍵,張綺妍就附和著彈一小段旋律,「我們變成了二重奏。」

 

這是正向的開始,「我們找到對的音樂對話。」他原本氣憤的臉柔和了,變成開心的臉蛋。磨合了兩個月,這位小學四年級的男孩還主動上前親了老師一下,良好的師生關係,連媽媽都嚇到音樂有如此的魔力。

同樣用音樂與失智長輩互動,也能幫助他記憶。一位60多歲的爺爺失智無法生活自理,每每抹了肥皂卻忘記沖洗,奶奶為此大傷腦筋。平時爺爺喜歡唱歌,張綺妍寫了一首「洗澡歌」,把步驟放在歌詞裡,爺爺有時唱了一段又忘記下一段,就不斷複誦,幫他記憶,解決生活難題。

 

音樂就像是共通語言,只要旋律或節拍一起,就能感受它的美妙。張綺妍用她的專長,幫助需要的人,療癒他們的心。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 2019.11.14  393上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