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障礙不影響創作!身障藝術家用不同的媒材和管道,向學生們展現他們的才藝。他們成長的軌跡即使不盡完美,一路走來回頭望,每一步都在歌頌生命的美好。
(圖說:李冠瑩與藝術家連志忠互動,關心有色盲的他如何調色,才能創作繽紛的作品。)
文|蘇麗華 攝影|蘇麗華 、何維綱 工作坊圖片提供|伊甸萬芳啟能中心
萬芳啟能中心美藝班的學員平時為身障藝術家,在工作坊這一天,他們多了一個新的身分,一躍成為講師。用藝文創作、生命故事感動著你和我。
在台大藝術季「自由飛翔的無障礙世界-身障藝術家畫展暨工作坊」中,不少台大生紛紛前來參與共融藝術,藉由聆聽與互動,走入身障者的內心世界。
工筆畫的課堂上,萬芳啟能中心的阿堡先在金色宣紙上,做出綠葉,再疊上一瓣瓣的荷花。由於做工精細,必須耐著性子,才能慢工出細活。阿堡將一身技法傾囊相授,與學生們沉浸在中國典雅的「荷香」世界。
台大政治系大四生李冠瑩因著接觸工筆畫,重拾兒時畫畫的樂趣,也暫時將繁忙的課業拋諸腦後。「整個過程沒有把講師當成特別的人,而是用正常的眼光看待他們。」在習畫過程中,發現工筆畫有它的難度,要先用草圖勾勒,做工細膩層層疊上去,是不同類型的畫作,學習到很多。
(圖說:李冠瑩參加完藝術工作坊後,特地到萬芳啟能中心看看阿堡藝術家的工作情形。)
再聽到講師的背景,他因為早產和脊椎側彎的關係,身高只有125公分,「身形雖然小一點,但是他卻沒有退卻。」這次活動的型態很不一樣,透過藝術交流來認識他們,李冠瑩指出:「沒有凸顯他們的悲情,強調的是他們的優勢。」因著理解與包容,她有了不一樣的看見,「很佩服他怎麼走過來,很難體會,真的不簡單。」
參與另一場生命故事工作坊的蕭羽平,第一次有機會坐下來聆聽身障朋友現身說法。
(圖說:哲毅平時靠著溝通板,說出他心底的話。)
台上腦性麻痺的哲毅對抗著肌肉張力,吃力地寫下「非常辛苦,我永不放棄,希望可以一天比一天更進步。」26歲的他,靠著輪椅代步,無法表達,滿腦子的想法只能透過溝通板拼音說出簡單句。有如自由的心靈被禁錮在身體裡,動彈不得。
但是這些障礙都無法箝制他,哪怕鍵盤輸入得慢慢地敲擊才能拼湊成字,他依然將他的心情感受化成文字,悉心的收藏著。哲毅有夢想,他想要當一名作家。此外,他也想當網紅,將他正向的感染力渲染給周遭的人。
(圖說:台上的哲毅與巧音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感動了許多學生。)
聽著他們娓娓道來生命的坎坷,當蕭羽平試著操作溝通板時,腦中浮現一個念頭,「其實那些我們以為稀鬆平常的事情,原來對他們來說是這麼的困難。」15分鐘的故事時間,充滿了辛酸過程,台大政治系大三生蕭羽平的眼眶也濕了好幾次。
講台上的他們,沒有被逆境打倒,卻用樂觀以對,蕭羽平不時抬頭望向他們,禁不住的說:「他們的眼神散發著光芒。」
「我是一個聽眾,我不知道在同樣的情況下,我是否也能和他們一樣勇敢的站起來,學會去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蕭羽平聽完生命講師們的故事後,感觸良多,久久不能自已。
席間,生命講師巧音也分享她的求學過程,充滿悲喜交加。遇到友善的同學會從旁協助她;遇到惡意的同學則嘲笑她,不和她做朋友。隨著畢業後來到萬芳啟能中心,在愛的大家庭有了停泊的港灣。
這次的身障互動經驗,將蕭羽平拉回兒時的記憶。國小的時候,班上有一位坐輪椅的同學,因為當時第一次接觸,一開始會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幫助她。於是,蕭羽平決定觀察她的生活所需,比方說:吃飯可能需要什麼、聽她慢慢說話和耐心等她回應。一次,小學畢業後在一家餐廳不期而遇,沒想到對方還記得她呢!
而李冠瑩在國小的生命教育課程,老師曾帶他們到植物人的安養機構參訪,讓她領悟到生命價值的可貴。
(圖說:藉由這次藝術工作坊後,李冠瑩開始思考社會與科技媒合的可能性。)
個性開朗的蕭羽平喜歡和人聊天,在她眼裡,弱勢者和一般人並沒有什麼差別,一樣都會是她想瞭解、關心的對象。「只要有機會能夠接觸他們,而且在他們感到舒服的情況下,我都會很樂意和他們聊天說話,或是向他們表達我的關心以及對他們的欽佩。」
一場共融藝術,台上台下在繪畫、聆聽、對話中有了共同的交集,生命盪漾出不一樣的火花。
(圖說:李冠瑩嘗試工筆畫創作。)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19.7.23 389-2下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