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大夥兒一同繪畫,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藝術沒有框架,人人都能參與和盡情發揮。不管障別、年齡,只要有興趣,就能享受創作帶來的樂趣。香港推行共融藝術,讓每個人都能輕鬆進入藝術的殿堂。
文‧攝影│蘇麗華 圖片提供│伊甸國際發展處
「我可以跳舞嗎?」、「可以跳得好嗎?」許多障礙者或是銀髮族若沒有舞蹈基礎,可能會發出這樣的質疑;但是在共融藝術的領域裡,講究的不是專業,而是能包容不同的人,用其想像力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享受其中達到平權的目的。
(圖說:與障礙者一起跟著身體擺動,跳出自己的風格,舞蹈也可以很自由。)
【舞蹈】
「共融可以是視障者搭配看得見的人;也可以是聽障人士搭配一般聽得見的人。所有人不管肢障、智力、年齡等都可以融入創作,享受舞蹈帶來的樂趣。」香港CCCD社區文化發展中心共融藝術舞蹈老師鄭慧君說。
過去,跳舞時,大多會要求障礙者要達到跟一般人一樣的水準,不時會聽到老師指示學員:「手再舉高一點、身體再轉過去一些……」往往因為障礙,難以達成,造成心裡受挫。「我們應該要降低標準,去看他能做到的層面,發揮他的長才。」
跳舞時,參與者可以利用己身的能力給予不同的障礙者協助。例如:一般人可以給予聽障者一些資訊,帶動他們舞動。坐電動輪椅者或許會認為肢體擺動有限,無法跟上他人的節拍;但是轉個念,將電動輪椅的速度融入舞步中,就有不同的效果。「你無法想像電動輪椅者可以帶著大家飛。」
還有腦性麻痺者,因為張力大身體會不停的顫抖,不妨化障礙為優點,讓他做自己。於是,大家改成學習他的舞步,成為舞蹈的特色。
(圖說:鄭慧君說共融藝術讓每一個人都有參與的機會,不分你和我。)
【戲劇】
同樣的道理,戲劇也是如此,讓障礙者站上舞台成為演員。在一齣暗黑劇中,自閉症者雖然溝通有障礙,但他卻能勝任幕後工作,換佈景時,總能將道具放在準確位置,以利表演。
演員中有一名社交恐懼症的患者原本足不出戶,當初光是要和他約在地鐵見面都成為難事。鄭慧君表示,對方一看到人群就害怕,最後卻突破心防來到劇團中團練。「全黑的舞台劇,伸手不見五指,看不到台下的觀眾,這名社交恐懼症患者的壓力指數瞬間消失。」他成功站上舞台上,一圓表演夢。
謝幕燈亮時,大夥兒站上舞台享受觀眾的掌聲,他默默的坐在台下,不急於強迫他面對人群,能參與就是給自己一個肯定。
(圖說:每個人依著自己的想像力,為畫布抹上色彩。)
【圓圈畫】
繪畫時,不單是專家能創作,障礙者或年長者也能在畫布上恣意揮灑。參與者可以自主選擇要畫什麼內容,唯一的條件就是不能覆蓋他人的塗鴉。
於是,依著每個人豐富的想像力、各自搭配色彩的主張,原本看似亂無章法的結構,搖身一變成為一幅獨特的藝術創作。
「誰能想到如此大的空白壁面可以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將壁畫變得如此精美?儼然自己就是〝藝術家〞,每個人都為最終的結果感到非常自豪!這真的是一個讓人發出“WOW”驚訝的項目!」JOANN ANGELI在網頁上回饋她參與圓圈壁畫的感受。
圓圈畫講求的協力、共融創作!香港圓圈畫老師指出,不管你是坐輪椅或是年長者等,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創作。當大夥兒都蹲在地上作畫,輪椅使用者不用離開座椅,改以長筆替代;長輩彎不下腰或是久坐難耐,可以坐在板凳上塗鴉。「活動依著參與者的能力來設計,我們曾辦過老人、青少年以及精障者一起創作。」
有時畫壞了,也不打緊,再加一點東西,會有意外的驚喜構圖。擁抱不同就這樣成就一張張色彩繽紛的傑作。
「包容性、協作、想像力。」是圓圈畫創辦人Hiep Nguyen的核心價值理念。
鄭慧君也強調:「人是最重要的,給予人人平等參與的機會,是共融藝術致使至終不變的信念。」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2018.12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