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去的所有影像全都襯了一片像蜘蛛絲一般的背景,

張靜宜得了罕見疾病「貝西氏症」

視力障礙的她,改用甜美的聲音做電話客服工作,解決民眾的疑難雜症。

文│王錦萍 攝影│王致尹

 

相和聲音都很甜美的張靜宜,

說話時長長的睫毛眨呀眨的,外表完全看不出來她的視力只有0.1

過去她曾經兩次完全看不見又恢復,

如今,雖然這僅存的視力也在漸漸流失,

但是她學習接納自己,練習新的生活,

反而為生命開拓出嶄新的一頁。

張靜宜目前在新北市就業服務處擔任電話客服

工作時,她戴著濾光眼鏡、能擴大聲音的耳機,

也借助放大滑鼠把電腦螢幕放大許多倍,

透過這些職務再設計善用輔具,一樣能發揮她的長才,

幫助解決電話那頭民眾的疑難雜症。

 

其實張靜宜從小視力就差,

國二那年一早起床突然眼前一片黑暗,完全看不見,

經過雷射治療將視神經上的血塊打散以後,眼前成了破碎性視野

看出去的所有影像全都襯了一片像蜘蛛絲一般的背景。

 

我對太亮的光線特別敏感,立體感與色彩的敏銳度都下降

例如相近色就不太能判斷,

對臉孔的識別度更低,對我來講每個人好像都是無臉人,

或者別人做的小動作也無法看出來。

雖然如此,張靜宜還是足夠應付生活。

在與蜘蛛絲共處的幾年當中,

張靜宜完成了大學幼教科系的學業,

並且進入幼教工作,成為一名幼稚園老師。

原本一切看似順利了,

沒想到隔了幾年,第二次眼睛再度發生同樣狀況,突然又完全看不見了,

這回她去醫院接受了更詳細的檢查與評估,

究其原因發現,原來張靜宜得到的是一種罕見疾病,

叫做「貝西氏症」

 

「剛拿到視障手冊的時候,自己還不太能接受身障的身分。」

張靜宜說她對未來茫然,

情緒低潮自暴自棄,也曾動過輕生的念頭,

後來持續收到伊甸視障培訓還有重建工作的課程資訊,

一開始會有點排斥去上這些課,好像就此宣告自己是個盲人了。

她說:「但是因為接觸多了之後,再向社工諮詢,

開始去了解視障者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情況,

慢慢的,就比較能接受自己逐漸轉換為視障者的身分了。

 

張靜宜說:「懂得愈多之後,心裡更加踏實。」

知識就是力量,

那些恐懼與茫然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向著新生命開展的自己,

張靜宜在伊甸職訓中心上了半年的免費培訓,

學習盲用手機和定向課程,

接納自己新的身分之後,能勇敢拿出手杖作為警示,

生活上白天夜晚都敢自己一個人出門,之後工作上也順利銜接轉換跑道。

 

張靜宜認為,在伊甸這半年的課程一方面是為轉換工作有所緩衝以及充電,

另一方面是讓家人和自己在成為視障者這件事實上做一點心理預備,做好建設。

 

「一路上幫助我的貴人很多,

尤其伊甸的職訓老師不管是能力或心態上面都是很健康的,

不只讓我更了解輔具,工作上有不同領悟之外,

老師們很正向的能量更感染我,對我產生很大鼓勵。

現在每天的客服工作最重要的是臨場反應和面對民眾的情緒,

張靜宜覺得自己頗能以同理心去鼓勵人,

當問題來了,那種不想接受,很想逃避,

可是又必須去面對的心情她很能體會呀!

 

張靜宜說她感覺自己的視障經驗好像變成了現在工作的養分,

遇到問題的時候不一定是先退一步,

而是應該提出來大家一起想辦法,

這個不行再試第二種方案,不要這麼快就放棄。

 
雖然失去視力,但張靜宜的生命何嘗不是重見光明呢!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68 期 2017.10 月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伊甸園電子報 的頭像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