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握住希望  重建新生

當現有生活秩序被打亂,中途致殘者該如何面對重建之路呢?社會給予資源和關懷,媒合適當工作,更是重建生活的關鍵點,重拾自信和快樂,並不難。

 文/陳玠婷

 行經許多美好風景,我們常常在人生中恣意揮灑生命色彩,但是站在轉折處,背負不甘心、不情願、不接受的情緒,上帝又會帶著我們去哪裡?

 重建生活  從心開始

  身心障礙者中,高達八成比例是中途致殘的個案,意謂著他們都曾經擁有一般正常的生活,因此中途致殘的身心障礙朋友,最難跨過的關卡,即是從一般人的生活跨到需要輔助幫助的生活,大部份的他們,會覺得自己不再完整了,原來順遂的一生,許多人生計畫,都需要重新檢視、考量。中途致殘改變的不只是外在形體,心理、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種種面向皆需要重建,這重建的漫漫長路,又應該怎麼度過?。

 根據台北市社會局於100年度為中途致殘者的生活需求調查報告顯示出,百分之37.7人,是家中唯一經濟收入來源,且百分之34.4為身心障礙者本人,顯示出中途致殘以前,三分之一人為家中經濟支柱,比例之高。但致殘之後,無工作經驗者高達百分之79.9,且工作的不穩定度也超過半數。

 擁有工作只能奢望?

 什麼原因造成中途致殘者找到工作後穩定度卻不夠?其中百分之31認為其體力無法負荷,而百分之22則認為薪水過低無法維持生活開銷,在如此循環之下,心理壓力過大,也容易打擊自信心,失落感也越來越重。

 如以中途致殘者與先天性身心障礙者在工作層面討論,兩者無明顯區別性,皆需要支持系統進入,如家庭、上司同事、政府、社會等提供關懷、技術改造、資源投入等才能幫助他們及早熟練工作技能,跨出障礙那一步。

 合適工作  重拾快樂

 雲呈罹患淋巴癌前,擁有令人稱羨的工作,為一位專業的飛機維修師。生病後,忍痛將工作辭掉,投入治病的漫長路途中。他曾經接受20小時的手術,也接受化學治療,生病的後遺症也讓他全天都在不同程度疼痛、抽筋度過。雖然雲呈行動不便,為了家人依然需要收入支撐,在伊甸幫助之下,他目前從事製作標本的工作,擁有穩定收入,內心安定許多。

 而秀燕因生活壓力大,中年時常常聽見無人聽見的對話聲,醫生診斷為精神分裂症。不認識病症之前,她抗拒接受自己患精神疾病,把自己關在家裡拒絕吃藥,直到在超商看到身心障礙者努力工作,又在因緣際會下認識上帝後,才讓她鼓起勇氣走出來,找到工作,恢復了自信也找回了健康。

 廖光榮則是中年因不知明原因,視神經衰退,視力漸漸模糊,目前只能看見色塊,感覺光影。當他漸漸感覺到自己失去視力之時,感到非常無助慌恐,也曾經封閉自己。但因貴人相助,他不僅走出來考上按摩師執照,更沒有被胃腫瘤給再次擊倒,目前的他經營個人工作室,收入雖不豐,但他已知足快樂。

 聖經哥林多後書4:8提及「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控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身心的障礙無法與心靈的力量對抗,勇敢走出障礙,前方就是希望。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