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以樂服務中心與桃園市政府社會局合作,自去年起辦理自立脫貧方案,為弱勢青年及家長開辦多元課程,替他們創造更多探索未來的契機,期望避免貧窮的世代循環。  

10月17日適逢「國際消除貧窮日」,自立脫貧方案的青年們在這特別的日子踏上兩天一夜的圓夢之旅。此次行程由青年們自行規劃與執行,並由伊甸社工胡又文、林嘉怡全程陪伴引導,希望藉此讓青年們累積多元經驗,能對未來的規劃更有想法。

參與方案第二年的阿鴻是本次活動的總召,自大二參與自立脫貧方案以來,他越來越了解自己,也看見自身更多的可能性。

2021016-97

文|許可晴 攝影|何維綱

 


夏末的三峽,一群身著桃紅色T恤的青年們拿著塑膠袋和夾子,在豔陽下淨溪,今年就讀大學旅遊管理系三年級的阿鴻是其中一員。

2021016-6
(阿鴻在烈日下淨溪。)

「這次行程我們從7月底就開始討論了。」大學生生活忙碌,阿鴻擔任本次活動的總召,旅遊的行程從食宿到交通,要統整30幾人的意見實屬不易,慶幸疫情趨緩,才沒讓大夥兒的辛苦白費。

觀光旅遊是阿鴻的本科專業,他不僅曾擔任校內休閒旅遊社的社長,目前還在台灣知名遊樂園實習,能夠將本科所學應用於實務經驗,阿鴻感到相當興奮。

「他非常會領導,還會注意很多細節,像是排行程時他會注意到大家這時間是不是該用餐了,或是等一下行程會不會延後。」伊甸以樂服務中心社工胡又文對他的細心和出色的領導能力印象深刻。

 

2021016-115
(胡又文稱讚阿鴻的細心及領導力。)

對餐飲和觀光旅遊感興趣,那與阿鴻的成長歷程有關。成長於單親家庭,阿鴻一家六口靠媽媽賺錢養家,懂事的他從國中起便在餐飲業打工、學習一技之長。

「我國中的時候是一個很內向、害羞、負面的人,後來讀餐飲和觀光,學了一技之長,才讓自己比較活潑、能夠接觸人群。」阿鴻稱自己國中時害怕面對人群,直到學習餐飲、觀光才一改他原先的個性。

然而,為了協助家計,打工填滿了阿鴻的日程,造成他與同樣早出晚歸的媽媽總是缺少交集,也因如此,自立脫貧方案中的親子旅遊活動最令他印象深刻。

「我比較不常跟家人一起外出遊玩,基本上大家工作都很忙,也不會碰到面。」與媽媽一同參與自立脫貧方案,母子倆多了許多共同回憶和話題,在家碰面時不再只有簡單問候,還可以相互分享在課程活動中的經歷,親子關係升溫不少。

不僅如此,方案開辦理財、生涯探索、履歷撰寫等多樣課程,也讓阿鴻藉此對自己有更深入的探索,除了學到求職技能,更促成他心靈上的成長。

 

2021016-21
(圓夢之旅行程中有金工體驗,讓青年們有機會一窺各行各業。)

先前一次冒險體驗活動,參與者必須攀上高台並走過高空繩索才能完成任務。這對於懼高的阿鴻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在活動開始前他還害怕地問社工:「我一定要參加嗎?」

後來,阿鴻仍鼓足勇氣攀上高台。「我在上面哭了一下,然後硬著頭皮走上繩索。雖然後來沒有走完,但我至少邁開了那一步。」 成功克服內心的恐懼,阿鴻替自己感到驕傲。

談起參與方案後最大的收穫,他說:「我覺得更認識自己了,原來我不只可以做這些,還可以做更多!」

「我希望未來可以開一家餐廳或是咖啡廳,然後邀請家人來吃,這是我一直懷在心中的夢想。」將自立脫貧方案中獲取的經驗和自信轉為向前的動力,期望阿鴻能夠用當時攀上高台、走上繩索的勇氣,讓夢想一步步成真。

 


資料來源: 伊甸園電子報2021.11.4 NO. 417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