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繁忙的生活已成了現代人的常態,面對生活中的壓力以及疫情產生的焦慮,台大營養師彭惠鈺提出幾項飲食原則,教大家如何從飲食下手,獲得平穩愉悅的心情。

飲食封面_工作區域 1

文|許可晴 製圖|許可晴
 

大腦分泌過多皮質醇等壓力賀爾蒙時,便會使人累積慢性壓力,進而影響身、心靈狀態。

談起如何藉由飲食舒緩壓力,彭惠鈺營養師點出人體內的 r-胺基丁酸(GABA)及血清素是關鍵。前者可稱作大腦的天然鎮定劑,具有放鬆大腦、緩和情緒的功能;後者則被稱作快樂賀爾蒙,能夠穩定交感、副交感神經,使心情愉悅,兩者皆有助於減緩慢性壓力。

 

紓壓這樣吃 應援你的好心情

r-胺基丁酸及血清素的來源為蛋白質及色胺酸,須經由維生素、礦物質等輔酶的作用才得以生成。吃什麼能夠促進氨基丁酸及血清素的生成?彭惠鈺營養師列出建議的菜單:

  • r-胺基丁酸食物來源:蛋白質、麥片、堅果。
  • 血清素食物來源:蛋白質、色胺酸、全穀類、大豆製品、香蕉、奶製品、堅果、鮭魚。
  • 輔酶維生素與礦物質:維生素B群(全穀類、小麥胚芽、堅果、蛋肉類、深綠色蔬菜)、鋅(牡蠣、海鮮)、維生素D(鮭魚、鯖魚、香菇等)、鐵(瘦肉、動物肝臟)。
     

紓壓飲食_工作區域 1
(紓壓菜單,助氨基丁酸及血清素生成。)
 

「除了上述營養素,鈣(奶類、小魚乾)、鎂(堅果類、深綠色蔬菜)的攝取也相當重要,能夠起到放鬆神經及肌肉的功效。」彭惠鈺營養師提醒,各種維生素、礦物質都能對人體起到幫助,「紓壓怎麼吃?」多樣化的均衡飲食是正解。

 

攝取五色蔬果 植化素減緩發炎、抗氧化

r-胺基丁酸、血清素之生成外,減少身體的發炎、氧化反應對心情的穩定也有很大的助益。

「蔬果的攝取別太單一,食用各種花花綠綠的蔬菜可補充多種植化素,減少身體的發炎反應。」彭惠鈺營養師點出地中海飲食便是良好的飲食方針,建議民眾可以海鮮作為主要蛋白質來源,搭配各色蔬果,並使用橄欖油、芥花油等不飽和脂肪含量高的油。

紓壓飲食-02
(從蔬果中獲取多元植化素。)

 

飲食紓壓 必破解的三大迷思 

一、 吃甜點有助於心情愉悅?

甜點是許多人心中的療癒聖品,煩躁的午後來份甜滋滋的點心,心情往往也會美好起來。

然而糖分真的有助於心情愉悅?彭惠鈺營養師警告:「吃甜點的快樂只是短暫的!」

甜點中的糖分有刺激多巴胺分泌的作用,因而能夠使人感到亢奮,然而糖分不能讓多巴胺穩定分泌,分泌量的激升伴隨的往往是不久後的驟降,意味著必須攝取更多的糖分,才能夠找回起初的快樂心情。

「所以甜食不適合做為紓壓食物,因為就算你從中得到了快樂,不久後負面情緒還是會回來。」另外高脂肪、高鹽的食物也會造成相同的現象,同樣必須減少攝取。

 

二、 喝酒能夠助眠?

失眠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在床上左翻右滾卻遲遲無法入睡,有些人會藉由酒精幫助入眠。

彭惠鈺營養師點破其中盲點,酒精雖然能夠幫助入眠,卻會影響睡眠品質,使人落入越睡越累的窘境。

「牛奶不僅有蛋白質,可以促進血清素的生成,還有鈣質,能夠起到安神效果。」想要一夜好眠,牛奶是更好的選擇。

 

三、 吃特定食物便能起到紓壓作用?

「人家說吃香蕉有助於產生血清素,但單靠香蕉也是無效的。」每項營養素、維生素對心情的舒緩都有助益,欲藉由飲食紓解壓力,單吃某項食物幫助不大,均衡攝取原型食物才是重點。

彭惠鈺營養師舉例,台灣人常以一顆麵包「敷衍地」解決早餐,而良好的早餐安排要盡量包含蔬果、五穀雜糧、堅果。遵守飲食複雜化、多樣化的大原則才能發揮最佳的紓壓的效果。

除此之外也需注意進食的時間點,食物在體內消化、作用需要一定時間,因此切勿太晚進食,以免因消化不良導致失眠,適得其反。

 

想要擁有放鬆的好心情,均衡飲食只是其中的一環,並不是萬能解藥。彭惠鈺營養師提醒,在生活習慣、環境因素等方面也須多加注意,才能達到良好的紓壓效果。


資料來源: 伊甸園電子報2021.10.19 NO. 416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