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台南新營的伊甸葡萄藤社區日間作業所,映入眼簾的是牆上各式各樣的SOP流程、日常作息等易讀圖表;日常需要用到的物品、耗材,則分門別類擺放在固定位置,並貼上名稱和圖示。這些容易辨識、理解的圖說,都是教保老師為了在此工作的智青們特別設計的無障礙指引。

(圖說:教保老師為智青們特別設計的日常作息易讀圖表。)

 

文|林佳勳        攝影|何坤益

 

社區日間作業所提供身心障礙者另一種有別於職場工作與機構照顧的服務模式,使無法進入庇護性就業者,能有不同於接受機構照顧的選擇。伊甸基金會台南區台南職重中心主任張雅琪表示,有些在此工作的智青伴隨多重障礙,教保老師必須依照不同需求,為其量身訂製適合的教學方式、無障礙輔具,協助他們更快融入環境,並擁有良好的人際互動。

(圖說:聽障智青景儒過去多以手語跟他人溝通。)

 

22歲的景儒有輕度智能障礙伴隨重度聽力障礙,啟聰學校高中畢業後即進入葡萄藤,是此處第一位聽障學員。教保老師蔡惠芸說,雖然景儒配戴電子耳,但缺乏口語能力的他,過去多以手語為主要溝通方式,為了與他交流無礙,蔡惠芸特地去學了手語。「他其實是我的老師!」蔡惠芸笑著說,透過實際使用手語與景儒互動,她也更能理解聽障者的思考邏輯。

(圖說:教保老師蔡惠芸為了聽力障礙的學員景儒學習手語。)

 

蔡惠芸還將常見的詞彙搭配手語圖示,製作成簡單的溝通圖卡,方便景儒和其他老師、同儕溝通。她甚至在作業所內成立手語社,邀請學員們一同學習手語。目前景儒和外界的溝通方式除了手語,也可以使用筆談、溝通圖卡和手機圖卡app,多元的發聲管道有效拓展了他的人際圈。

(圖說:將常見的詞彙搭配手語圖示,製作成簡單的溝通圖卡。)

(圖說:教保老師許記珠(圖右)使用溝通圖卡協助景儒完成組裝工作。)

(圖說:手機圖卡app協助景儒和同儕溝通。)

 

另外,景儒剛進葡萄藤時,由於不懂得拿捏人際互動分寸,再加上聽力不佳,習慣用緊迫盯人的方式觀察他人,或是用力拍打別人肩膀打招呼,一度造成同儕關係緊張。蔡惠芸分享道,或許是因為年幼喪父、投射思念之情,景儒過去有一陣子喜歡長時間盯著鄰居叔叔看,造成對方的困擾。

 

為了協助景儒改善人際關係、釐清人際界線,蔡惠芸除了向學員們說明景儒的狀況,請大家理解並提供協助之外,還為他製作了一張人際關係表。她將景儒日常中會遇到的人們,例如:媽媽、親友、鄰居、同事、公車司機、郵差等等,以照片搭配稱謂的方式製成圖表,並將其依親疏關係分門別類。

 

這張人際關係圖,除了讓景儒學習辨識長相和稱謂,也藉此教導他適當的人際界線:有哪些行為可以對家人做、有哪些互動對朋友或陌生人而言是越界。在蔡惠芸的幫助下,景儒現在和同儕相處愉快,也不再因為緊迫盯人造成他人困擾。他每天從白河住處自己搭乘公車到葡萄藤工作,也在此交到朋友。

(圖說:人際關係圖讓景儒學習辨識長相和稱謂,也藉此教導他適當的人際界線。)

 

而另一位學員冠翰,除了中度智能障礙之外,還由於小眼球症導致全盲。教保老師何秋燕說,雖然過去也收過視力障礙的學員,但程度不如冠翰嚴重,為了讓他能在作業所內安全地工作、移動、生活,作業所在無障礙設施上做了許多調整。

(圖說:全盲智青冠翰(圖左)與教保老師何秋燕(圖右)。)

 

依據冠翰在作業所內的活動路線,在階梯、地板貼上防滑條,讓他能夠清楚自己所在的方位和路線。階梯入口處設置無障礙斜坡,每層階梯也不忘貼上防滑條,保障冠翰行的安全。何秋燕說,現在冠翰在所內已經是熟門熟路,所以這些防滑貼條對他而言只是輔助,讓他在人多的時候,有條可以依循的路線。

(圖說:依據冠翰在作業所內的活動路線,在階梯、地板貼上防滑條,讓他能夠清楚自己所在方位。)

 

在所內工作需要打卡,過去冠翰的出勤卡正反面雖然有貼上容易辨識的魔鬼氈和小水鑽,但是由於卡片放置高度太過一致,導致冠翰需要花時間摸索,才能順利找到自己的卡片。後來何秋燕靈機一動,在冠翰的出勤卡頂端黏了一道膠帶增加高度,果然成功縮短冠翰上下班打卡時間。

(圖說:何秋燕幫冠翰在出勤卡上端黏上膠帶,方便他拿取。)

對視覺障礙者而言,固定的動線、將常用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有助於建立方位概念。冠翰在所內的工作位置是固定的,常用的水杯也放在固定位置。何秋燕表示,過去冠翰的個人用品會為了方便他拿取,而選擇獨立放置,但為了讓他融入群體生活,她開始嘗試將他的水杯跟其他學員的放在一起,「但是他的杯蓋比較特別,和別人不一樣,方便他辨認。」

 

何秋燕說,量身訂製固然重要,但人畢竟是群體的動物,適時協助身障學員融入團體生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為了讓學員養成運動的習慣,所內放有運動器材供學員使用,何秋燕也會跟其他學員溝通,讓視力不便的冠翰能在固定的機台運動,大家也都能理解、體諒,甚至貼心地讓冠翰先使用運動器材。


(圖說:冠翰(圖左)在所內有固定使用的運動器材。)

 

冠翰在作業所內原本只負責數眼罩的單純工作,為了增進他的能力,何秋燕安排他負責將眼罩裝箱的環節。礙於冠翰缺乏視力,何秋燕用引導和口述方式,教他辨識眼罩正反面、如何堆疊眼罩才算整齊、怎麼判斷第一層疊完要再往上疊第二層等等。經由反覆的耐心教導和放手讓他嘗試,冠翰現在已經能把這項新工作做得很好。

 

「其實這些學員們都很有想法,也有自己想完成的夢想,卻很少被用心傾聽。一般人常常因為不理解他們而覺得他們不能,但他們其實可以做到很多事情。」為了幫這群智青們圓夢,今年10月,張雅琪主任為他們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舉辦了「聽我說說畫,我有一個夢—2019伊甸智青創作展」,展出智青們的畫作。

 

過去作業所內的智青們經常受館方邀請,多次造訪臺史博。張雅琪主任表示,每次參觀前,館方都會仔細地詢問智青們需要哪些協助,並提供個別化的無障礙服務。「他們一直致力於推廣『文化平權』,十分重視身心障礙者的使用體驗。」張雅琪主任說。

 

臺史博除了身心障礙者友善交通、友善餐廳服務外,展場空間的無障礙設施亦十分到位。在導覽方面,他們提供視覺障者「志工隨行引導」和「口述影像」服務;針對聽語障人士提供「手語志工」和「專業翻譯」;面對智青或自閉症者,則提供符合其理解程度之易讀教材和導覽服務。

(圖說:景儒創作的貓頭鷹擁有大大的眼睛,喜歡透過雙眼觀察大家。)

(圖說:冠翰將於創作展中展出自己的自畫像。)

 

多次帶領智青們前往臺史博,留下美好的無障礙觀展體驗,也是張雅琪主任選擇在此為智青們舉辦創作展的原因之一。多障智青景儒和冠翰在這次的創作展中,也各自展出了自己的一幅作品,歡迎大家一起來為智青們的夢想加油!

(圖說:「聽我說說畫,我有一個夢—2019伊甸智青創作展」於2019年10月1日至11月3日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出。)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19.10.8 NO. 392 上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