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宅溫暖長輩的心與胃


年少時就從軍的鄧伯伯,離鄉背井來到台灣,十幾年來難得有這樣的機會,體驗圍爐吃飯的熱鬧與喜悅。彷彿在台灣多了一群可愛的家人,一起辦桌享用暖心的豐盛饗宴。

文|賴慶榕    照片提供|北投耆福老人服務中心


來自中國大陸的鄧伯伯,啷噹少年時漂洋過海來台從軍,曾回去大陸,經過朋友介紹與現在的妻子結婚,從2002年帶著妻子搬來台灣定居。如今,鄧伯伯年歲已高,在台灣的日子與妻子相依,沒有其他眷屬陪同,近十幾年僅回大陸兩次,大部分的過年時光,皆在台冷清度過。

身體退化 活動受限

隨著年齡增長,慢性病悄悄蠶食著年老的身軀,近年來鄧伯伯的健康問題一一浮現:中風、失智、重聽的情形尤其明顯,曾做膝關節置換、行動不便,需倚賴助行器行走。拖著每況愈下的軀體,即使重聽很難聽得清楚他人話語,鄧伯伯卻總是面帶微笑地對待所接觸的人們,有著樂天的性格。

與鄧伯伯鶼鰈情深的阿姨過去從事看戶的工作,現在幾乎全心陪伴鄧伯伯左右。鄧伯伯對她十分依賴,只要阿姨離開他的視線,往往顯得相當不安。尤其中風後,對妻子的依賴感更深了,而長年照顧伯伯的阿姨身體也日漸衰老,愈來愈感吃不消。

簡單生活 夫妻節儉度日

一窺鄧伯伯與阿姨平日的生活寫照,無論是食衣住行育樂方面,都是最簡單的方式生活著。他們目前租屋在台北的傳統市場當中,環境不好,光是入門前的狹小空間就令人窒礙難行,通常不被認為有人居住,是連社工都不容易找到的地方。平常吃的簡單樸實,一般常見的食物:饅頭、麵食,幾乎都由有著山東人好手藝的阿姨親自製作。

鄧伯伯與阿姨的休閒娛樂範圍,幾乎只在鄰近公園與醫院,偶爾天氣好時,阿姨會推著輪椅帶伯伯出門散步。阿姨非常熱情且好客,每個月社工訪視到他們住處時,都會殷勤款待,或是想要饋送食物給對方。即使是居家服務員來幫忙時,阿姨仍然非常主動關心可以幫忙的地方。


到宅圍爐 不華麗卻很溫馨

鄧伯伯和阿姨結為夫婦後,在台灣並無兒女照料;而這次過年,卻有別於以往的寂寥氛圍,更多了伊甸基金會北投圍爐小隊的到宅圍爐行動,陪伴長輩重溫過年團聚氣氛的美好。

圍爐小隊在準備菜色方面,以「軟食」為主要考量,煮得久一點、爛一點,都是為了讓長輩容易吞嚥。最後端出四菜一湯的家常料理:肉燥豆腐、時鮮蔬菜、蒸蛋、青菜蘿蔔湯等,雖然沒有高級的餐廳菜餚與華麗排場,卻足以創造滿屋的溫馨場面。無倫是鄧伯伯或阿姨,還是參與圍爐行動的工作人員內心都滿載著無以言說的感動。

「謝謝你們,做的真好吃!」鄧伯伯與阿姨略帶哽咽地向圍爐小隊連聲道謝,阿姨更是感性地說:「如果你們是我的孩子,那一定很幸福。」微微濕潤的眼眶打轉著淚水。已無關乎是否有著高超的料理手藝,相互付出的體貼與愛心,就足以帶來最真實的感動。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47 期 2016.1 月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