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幸福生活

儘管小兒麻痺造成身體不便,以及年邁母親照料的困難,但透過伊甸等社會福利團體的協助,俊銘的生活日漸上軌道,他也相信,未來一定可以和母親過著安全無虞且豐富的幸福生活!

找回幸福生活  

文│張雪惠    攝影│林明勳

 

民國四、五十年代,小兒麻痺病症流行,病毒侵襲整個台灣,當時,一條街上就有多達七個孩子罹患此病, 2、3歲時罹患小兒麻痺的俊銘,就是其中之一不幸的案例。

 

罹患小兒麻痺生活自理困難

 

罹病至今已超過50年,今年59歲的他,不但行動不便,智力也受到影響。國中畢業,俊銘就再也沒有繼續求學,之後在母親的陪伴下,參加許多社福機構活動(例如在立達啟能訓練中心上課),也曾經在仁愛之家擔任工友,但因患有癲癇,時常工作到一半就昏倒,因此做了3、4年就離開。

 

因身體的因素,長久以來俊銘無法正常工作,可說是由母親一路照顧至今。俊銘媽媽說,像他們這樣的人,很難嫁娶,更遑論生養小孩,就這樣,媽媽照顧俊銘也過了將近60年。

其實,在行動力尚未退化以前,俊銘每天都會走路運動,生活自理尚不成問題,但隨著年紀漸長,再加上身體功能開始退化,到現在連移動都有困難,需要有人協助使用輪椅及四角拐杖,活動的範圍極其有限,很多地方都沒辦法去。

 找回幸福生活  

即時介入生活漸入佳境

 

目前,家裡面就剩高齡86歲的媽媽與俊銘同住,但母親年紀逐漸老邁,甚至俊銘跌倒時,都已經扶不太起來,照顧生活陷入困境,所幸兩年前伊甸中區服務中心的即時介入,幫助了他們。伊甸從101年起開始服務俊銘,期間,提供了多項協助與服務。

 

之前,俊銘的房間設置在二樓,但因行動力日漸退化,曾發生多次爬樓梯跌倒的情形,行動不便的俊銘,正所謂「傷在兒身、痛在娘心」,俊銘媽媽心疼的說,之前他曾從樓梯跌下來,打石膏休息好幾個月,臉上也有多處留下跌傷的傷疤。

 

無障礙規劃 不再跌跌撞撞

居家環境動線不便,處處潛藏著危機。於是伊甸中區服務中心社工員連結輔具資源中心,協助他們做了居家無障礙環境規劃,在樓梯處放上防滑墊,也在浴室廁所及餐廳的動線上面安裝了扶手。其中扶手的設置,對俊銘的幫助尤其大,讓他可以順利地自行進出浴室、廁所及餐廳;此外,伊甸社工員也替俊銘連結了送餐服務及居家照顧服務,減少俊銘母親照顧的壓力。

 

另一方面,社工員還替他們申請雙老身障家庭關懷服務,包含:健康餐飲服務、生理健康監測服務、辦理健康促進活動以及社會參與活動。目的即在於減輕照顧的負擔,並串連鄰近社區的相關照顧資源與互助網絡,使他們能獲得適切的服務。

 找回幸福生活  

建構支持網絡幫助待援家庭

 

過去,俊銘曾哀怨地說,其他兄弟姊妹都會開車了,就剩他連騎腳踏車都還不會騎!小兒痲痺的他內心深處隱隱嚮往可以過著一般人的平凡生活。現在,俊銘每週一、三、五積極到醫院做復健,已持續好幾個月,他知道即使不能改變命運,但透過復健減緩身體功能退化速度是他可以辦得到的。

 找回幸福生活  

詩篇 73:23說:「但我時刻跟你在一起,你拉着我的右手攙扶我。」社會上,有著許多像俊銘這樣的身心障礙者以及其背後需要援助的家庭,透過幫助,陪伴他們走過障礙,藉由建構支持網絡,協助他們重新回到幸福的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