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工作能讓人奉獻、回饋家庭與社會,更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方法之一)
你是否還記得,投遞第一份履歷表的忐忑與期待?以及等候面試的徬徨與擔憂?
身心障礙者的求職之路,比一般求職者要更艱難許多,而身心障礙者之就業人數,卻是逐年上升,在成功就業的背後,有哪些不可獲缺的因素呢?
文|郭依瑄
就業,是身心障礙者(以下簡稱身障者)自食其力、對抗他人眼光的好辦法。
而他們在成功就業前所承受的奔波與不安,也許是一般求職者的好幾倍。試想,身障者要克服內心的懼怕,進而走出家門尋求管道謀取工作,本身就是一件具有挑戰之事。
強大的支持性就業系統 提供身障者求職後盾
對此,政府結合了相關單位提供持續、全面性以及個別化的服務。
而伊甸提供庇護性就業、居家就業與支持性就業,讓有就業意願的身心障礙者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而其中服務人數又以支持性就業為大宗。
根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員工人數為34人以上的機關、團體必須進用身障者,且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3%。
而勞動部統計,106年法定進用人數為:57,620人,實際進用人數為:84,184人,進用率已達到146.2%。這代表著,身障者的工作能力受到肯定,許多企業並非法律規定才進用。
除了身障者本身要具備就業意願,如何持續提供個別化、全面性的媒合就業服務,更是身障者能成功獲得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於是,就業服務員要如何透過每一次的相處,同理個案的感受、了解人格特質、就業動機、工作能力與期待等等,並配搭到合適的職業,這些都是促成身障者成功就業的必要條件。
就業服務員替身障者尋找希望 打開視野
其中不乏許多身障者是第一次就業,對於職業所需的能力與自我能力認知難免有一些落差。
這時候就服員就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讓身障者保有心中夢想,並且協助他們拓展對其他領域的認識,先穩定就業,慢慢建立自信與成就感,累積資本後再決定要不要往夢想邁進,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台南職重中心的就服員陳德恩就分享,阿義(化名)一開始以腳踏車相關產業為唯一志向,一開始就服員先替他媒合腳踏車零件作業員,但並未錄取。
後來在晤談過程中,就服員發現其有洗車的經驗,於是就替他媒合加油站的工作,並向他解釋:「希望你先試試看這份工作,慢慢存錢後,可以開一間腳踏車店。」
阿義決定給自己一個改變的機會。
因並未在社會上工作過,與同事講話都非常慌張的他,在幾個月後慢慢有了改變,直到現在,已經可以跟同事開玩笑,甚至對來消費的顧客也不再懼怕。
目前已經穩定就業一年六個月的阿義,對此份工作得心應手,也有了自信,他不再將腳踏車當成唯一志向。
友善職場 穩定就業
要促成身障者穩定就業,除了身障者本身要有很強烈的就業意願,以及就服員從旁協助之外,也需要友善的雇主和具包容力的職場環境,讓就服員循序漸進的帶領他們熟悉工作、逐漸上手,讓身障者在職場上累積自信、找到自我定位,進而有了回饋社會、照顧自己的力量。
(圖說:身旁人的鼓勵,永遠是身障者就業最強而有力的燃料)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78期 2018.8月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