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長輩因病而出現溝通困難,有時甚至會有非故意的惡言相向。身為照顧者在處於高壓情況下,卻不知如何排解,甚至會開始對照顧者厭倦、生氣、想放棄的狀態。本篇邀請曾擔任居家長照心理師的黃靜婷老師分享照顧者排解情緒的技巧。
(圖說:黃靜婷心理師曾擔任居家長照心理師。)
文|許幀貿 圖片提供|黃靜婷
為什麼長輩無法正常溝通了
隨著年紀增長,感官功能會逐漸退化;再者即是受到疾病的影響,像是中風、失能、小腦萎縮…等。中風是突發性的症狀,失能及小腦萎縮則是漸進的退化。在這過程中,皆可能出現長輩開始無法與人正常、理性溝通的症狀。這是出自於為何呢?
黃靜婷心理師表示,生病的人狀態可能是極為混亂的,不但身體不舒服、力不從心的行為也會使人出現挫折、痛苦、難過或是自責的心情……;首當其衝的便是最親近的照顧者,會直接承受對方的憤怒的情緒和痛苦的言語,無疑是雪上加霜;然而這些很可能都非出自本意,生病的人並不想這樣,只是因為面對的壓力實在太大了,已經不知道人生該如何繼續了……。
當對方情緒高漲 該怎麼應對?
照顧者已經勞心勞力了,還要照顧長輩的負面情緒,在照顧上便是難上加難。身為照顧者,究竟可以怎麼做?黃靜婷心理師說,首要步驟,請先讓自己冷靜。
她引用家族治療領域的大師Murry Bowen的話:「透過冷靜會讓引發負面的情緒沒有辦法啟動。」若沒能冷靜則可能陷入負向的循環。
待自己情緒穩定後,才有機會開始思考對方情緒產生的原因、對方真正想表達的話語是什麼、可以如何滿足對方的需求等等。了解過後,就能進一步思量怎麼幫助被照顧者。
這是需要慢慢學習,而並非馬上就能適應的。黃靜婷心理師用「一杯混濁的水」做舉例。被照顧者混亂的情緒如同水中雜質,若自己也處在混亂的狀態,那就會形成一杯混濁的水。冷靜下來後,混濁的情緒會慢慢沉澱在下方,而上方的空間就變清澈了,這時候思緒也會比較清明了。
冷靜下來了,就能夠開始思索如何幫助被照顧者了。您可以使用五種「愛的語言」來思考對方的需求在哪裡。分別為:
1. 服務的行動:可能有實際的需求,像是需要吃喝、換尿布等。
2. 肯定的言詞:可觀察被照顧者是否需要被肯定、被看到進步的地方。
3. 肢體的接觸:適時的肢體接觸很重要,是安全感的累積。例如牽手或擁抱。
4. 精心的時刻:減少滑手機,專注於彼此用心的相處。
5. 貼心的禮物:送上需要上的禮物。
照顧者排解自身情緒小技巧
聊完了被照顧者情緒高漲時我們可以怎麼做,接下來則是要談到照顧者排解自身情緒的技巧。家庭治療學者Bowen表示「放下焦慮,生活中的許多問題自然不會發生。」當然這是要慢慢練習的,畢竟照顧這回事並非幾個月的事情,所謂「長期照顧」,顧名思義通常都要花上個幾年。
黃靜婷心理師再用水(H2O)當作舉例,「身體,像是冰塊一樣,看得到也摸得到;呼吸,則是像流動的液體;意念,像是看不見也摸不到的空氣,但確實存在,是最難掌握的。」因此不妨先從身體開始,透過做伸展操、瑜珈等來掌控像水一樣流動的呼吸,呼吸穩定了就較好掌握意念,覺察自己受到那些觀念的束縛,才有機會得到釋放與轉化。
(圖說 : 照顧者平時能透過伸展操舒緩壓力。)
在照顧期間,您可以透過「安心五寶」,讓情緒有更多方式的應對:
1. 同伴:無論是家人、朋友、同學或同事,尋求他們的協助與陪伴。
2. 轉移注意力:暫時的抽離,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3. 運動:做操、有氧、爬山等,讓您的壓力賀爾蒙排出體外。
4. 觀念:試著改變自己的觀念,可透過上課等方式練習。
5. 信念:去找到支持自己的信念及信仰。
只要吸收到正確知識並去實踐,那杯「混濁的水」雜質就會越來越少,若最後雜質清空了,無論這瓶水再怎麼搖晃,心都能夠穩定,不受外界影響,那就是最好的境界。
黃靜婷心理師分享其中一個案例,曾經一位個案的女兒獨自照顧失智症中期家人多年。家人常常做出一些令人傷腦筋的行為,像是隨處將大小便抹在牆上,作息顛倒半夜喊著要出門等等。照顧者當二十四個小時要承受這些事情時,就會變得相當辛苦。心理師說,那位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掉了三顆牙齒,顯示身體承受了許多壓力;明明才40多歲的年紀,頭髮卻白了許多。那位個案女兒完全沒料到這段照顧之路是多麼長、多麼艱辛。
原本因為擔心照顧方法的不同,而不放心交給其他的人幫忙,後來經過心理師的建議,他願意嘗試長照2.0的服務,慢慢與長照人員建立起信任關係;自從長照資源固定的進來(如每日下午3小時的服務)之後,案女兒開始為自己安排活動,像是跳舞課、畫畫課等,漸漸地找回自己生活的重心,而非所有心力都花在照顧者的身上。如今,她才有自己也被照顧到的感受,慢慢開展自己的生活。
尋求支援 你不孤單
透過上述的故事可以看出資源的重要性。不論是親戚朋友、鄰居,乃至社福團體、公部門的長照資源,身為照顧者要去找到支持的系統。避免一個人承擔重擔,讓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
最後,黃靜婷心理師想提醒照顧者們「慈悲」及「憐憫」的差別。若是抱著憐憫的心態照顧,心情是出自於同情及恐懼,會讓自己產生不舒服的心理;若是帶著慈悲、感同身受的心情,看重自己也看重對方,才會願意承擔,將自己的付出視為送給對方最大的祝福,感受會溫暖很多。
長照之路漫漫長,各位照顧者們辛苦了。但別忘記你絕對不是一個人,找到能協助自己的資源,並謹記自己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讓大家一起繼續努力。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 2022.06.15 NO.42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