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香港的老年人口愈來愈多,失智與獨居老人照顧問題一一浮上檯面。 )
香港的老化速度早已超越日本!少子化、失智照顧與獨居問題在在衝擊著香港。如何建構失智友善社區?政府和民間力量一起動起來,一同迎接老化社會的到來。
文|朱聖恩 圖片|國際發展處、https://unsplash.com/、pixabay
銀浪席捲全球,香港無不倖免。甚至早在三、五年前人口老化就已超越了日本。預測到2060年,香港老年人口的比例將是35%。平均餘命延長、低出生率、移民政策、老老照顧等社會現象,無不與失智症的照護相互關連。
屆時將同時面臨扶養與照顧人力不足以應付龐大照護的需求。如果不將目前以醫療體系為主的照護型態推向社區照護,照護端將遠遠無法滿足失智被照護端的需求。
失智症友善的行動與政策需要政府與民間攜手合作,迫在眉睫。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樓瑋群自嘲,屆時到了自己也失智時,可能就沒有人照顧了。
(圖說:伊甸基金會舉辦「2019失智國際研討會」-香港講者樓瑋群博士)
在「伊起活到老2019失智國際研討會」上,樓瑋群分析,「高齡也是失智的高危險群!」香港的老人,女性平均餘命從87歲延長到93歲;男性年齡從81歲增長到87歲。高齡的狀況已非常普遍,日前她與醫院管理局的朋友聊天發現,過去100歲的人通常重病得進醫院;但是現在100歲的人到醫院只是掛普通病號,反映香港面臨嚴重的公共醫療壓力。「低出生率加上如果照顧不推向社區,將來將沒有人照顧老人。」樓瑋群憂心忡忡地說。
此外,獨居或是兩老獨居也是不容忽視的課題。根據2016年的統計指出,接近40%的老年人口,不是一個人住;就是兩個老人一起住。這會造成什麼情景?樓瑋群表示,有可能是一個輕度失智症老人照顧一個中風出院的老年人;或是一個慢性病的老人照顧一個失智長輩。
這樣產生的隱憂,就是輕度失智老人外出吃飯,卻忘了帶飯回家給另一半吃,意味著將來發展失智友善時,要將長者的居住安排考量進來,否則老老照顧嚴重情況會與日俱增。
(圖說:香港開始出現老老照顧的社會現象。)
失智症精神健康政策檢討
香港政府在2018年提出八個關於失智症精神健康政策的檢討─「認知障礙症照護斷層 精神健康服務檢討2018」
─診斷前
─確診
─確診後的支援服務
─協調與照護管理
─社區服務
─社區關懷
─緩和醫療臨終照護
─早發性認知障礙症
在提出這八項檢測後,發現各個不同領域的專業亟須整合,仍有許多不足需要填補。
醫療體系與社區當地的結合
過去,香港的醫院管理局與社會福利署兩邊少有溝通,自2017年起,香港食物及衛生局聯同醫院管理局及社會福利署推出「智友醫社同行計畫」。
為期兩年的前導計畫,設定20間長者地區中心與4個醫管局聯網,以「醫社合作」模式,加強社區護理服務,為患有輕度或中度失智症的長者與家庭照顧者在社區內提供適切的支援服務。前導計畫常規化後,於2019年5月將服務推展至7個醫管局聯網及全港41間長者地區中心。
推動失智症公眾教育
礙於社會上對失智症的偏見與歧視,失智者本身及其家人多不願意透露罹患失智症的事實。鑑於此氛圍的瀰漫,為推動社會大眾對失智症有正確的認識,進而能在社區提供適切的照顧與支援服務。
香港社會福利署自2018年起展開為期三年的公眾教育活動─「全城『認知無障礙』大行動」。包括製作電視電台宣傳短片、架設失智症專題網頁、委託專門機構舉辦國際認可的「認知友善好友」簡介會、2019年開始播放共8集有關失智症的電視劇集,並於地方舉辦相關活動,加強市民對失智症的認識及關注,從而建立一個對失智症及其家屬友善的社區。
服務遇到的問題
香港的醫療體系與社會服務體系雖然都致力於失智症的領域,但在過去的時代,涇渭分明,缺乏診療以及後續復能的銜接,經由「智友醫社同行計畫」等計畫的實施與努力,雙邊專業的對話往前邁進。但在執行個過程中也陸續發現問題有待克服。諸如:健康長者與失智長者服務使用場地的競合、為遷就失智長者而調整了健康長者原有的服務、失智者確診後轉介尚沒有適當的歸屬等。
民間的力量
為跟上失智友善的國際趨勢,不僅在政府端作了努力,民間的力量也不容小覷。例如:記者陳曉蕾在2015年創辦了非營利組織「大銀」,出版香港第一本照顧者雜誌《大人》,藉著每月舉辧社區活動,致力於將民間組織、專業團體、商界等連結一起。
除了平面媒體,另一個從事與社會創新相關設計的非營利組織─啟民創社,透過跨世代共融設計研究的專業服務,為全球社會議題提出創新方案。例如:透過「腦化城市」的活動,教育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認識。9月是國際失智症月,啟民創社在2018年的9月就邀請了香港市民在繁華的銅鑼灣一起「腦化銅鑼灣」。
另外,在社區層面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南區長者綜合服務處自2016年起展開為期三年的「智‧愛同行」長者及家庭照顧者支持計劃,為輕度失智長者、體弱長者、家庭照顧者提供一系列支持服務,藉以改善其生活品質並紓緩照顧者的壓力。也同時推動民、商、官合作,共創失智的友善社區。樓博士指出「智‧愛同行」特別在社區中針對市場菜販、大樓保全人員、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機這三班人培訓對失智症的認識,具體推行社區中的失智友善。「智‧愛同行」也安排輕度失智者打掃社區,服務當地民眾,成為很新穎的工作。
個人方面,有一位當地民眾,設想著配合長者吃清湯腩習慣的在地特色。自動自發地找了幾間牛腩河粉店作為分享失智症照顧的據點,老人家喝咖啡擔心有失眠的困擾,吃清湯腩是當地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且無須顧忌咖啡因的影響,自然成為老人家樂於前往的好所在。樓博士提議,說不定在台灣的夜市,也能出現主動關心失智者且兼顧風土民情的小吃店服務據點。
(圖說:香港有心民眾將清湯腩小吃店作為失智服務據點。)
失智友善篩檢─茶餐廳
香港知名的飲茶文化與失智友善也可連結,但茶餐廳不是服務家庭照顧者,而是透過免費喝下午茶的方式吸引長者作失智症的快篩。利用這個方式發掘了100多位失智症初期患者。
專業整合與服務在地化
回顧香港在失智症的服務,樓博士最後提出有2點是目前待加強的部分。第一,失智症的照顧與服務在各專業層面上各自為政,缺乏整合。第二,香港自英、美引進了許多關於失智症個別的介入模式,但在引進之後如何本土化,這些都是需要繼續努力的方向。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19.6 388_上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