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照服員發現爺爺的肚子好像懷孕那般,笑稱要幫他「做月內」,笑的爺爺和其他長輩合不攏嘴。)

在澎湖,許多長輩們的兒女因工作或其它因素四散各地,島上約莫有1,585位獨居長者,這些獨居長輩們或多或少都被孤獨感圍繞著。

伊甸秉持著:「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的服務宗旨,在105年設立了澎湖頤福社區式長照機構,為離島長輩盡一份心力。

而這三年來,有哪些長輩因著伊甸的服務,重新燃起了對老年生活的美好想像呢?

 

文.攝影│郭依瑄

 

秋陽從窗外灑進來,驅趕了室內的寒冷,澎湖頤福社區式長照機構裡的長輩們,正期待著「打排球」活動呢!只見照服員與社工紛紛將椅子排列成一個大圓,幾位行動自如的長輩也跟著幫忙,裡面有一位爺爺眼神專注且笑容滿面,讓人一眼就注意到他。

 

樂活老人 助人助己

他是82歲的金璧爺爺,曾當過三屆村長,講起話來抑揚頓挫,待人相當和氣。獨居18年的他,一個多月前才來到這裡接受伊甸的服務。社工蘇煌琪說:「在爺爺64歲時,老婆就過世了,從那之後他便一個人住。」

 

雖然假日兒子都會回來探望,但在平日,爺爺都是自己打理三餐與生活雜事,若要看醫生便要等兒子放假回來。雖然生活瑣事都能自己處理,但在兒子沒有回來探望的日子裡,寂寞總是天天來敲門。

 

「晚上我都睡不太著,黑白亂想,想兒子想媳婦,想我過世的老伴。」說起困擾著他的寂寞和過世的老伴,爺爺眉宇間的英氣瞬間消失無蹤。蘇煌琪見狀便逗他:「你不是說你老婆是你從台灣拐來的。」爺爺聽到旋即笑了出來,做勢槌了蘇煌琪手臂一下說:「我是用紅轎子扛來的啦!」

 

當年自由戀愛還不是很興盛,多半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親。爺爺是土生土長的澎湖人,卻在某次去台灣時,認識了奶奶,奶奶為了爺爺不惜遠嫁澎湖。蘇煌琪悄悄地說:「有時候爺爺看到鄰居,老伴還在的,都會跟他們說:『你們這樣真的很好,老伴都還在身邊』。」眼神滿是惆悵與羨慕。

 

但在一個多月前,金璧爺爺兒子便提議要載他來伊甸的日照中心看看,爺爺一口答應。「頭一日來,我就看他們在對待老人真的很不錯,完全不像想像中的老人院那麼可怕,有說有笑蓋熱鬧,我就跟我兒子說:『好,我要來。』三天後我就來報到了。」

(圖說:社工蘇煌琪和每位長輩都有著好交情,十分認真負責。)

講起接受服務的轉變,爺爺捧著肚子說:「你看,我一個月前沒有這顆肚子,連我兒子都說:『爸!你最近卡肥喔!』在這裡吃好睏好,活動百百款,回去都比較睡得著,而且有大家一起,比較安心。」爺爺摸著肚子,靦腆的笑了出來。

 

獨居的歲月 不再孤獨

「爺爺人真的很好,像我們有時候在忙,他都會幫忙我們收東西、攙扶其他長輩,有些長輩可能不想參加活動,爺爺都會倒相揪。」爺爺雖然年紀大了,但仍有一顆年輕開朗的心,「現在老了,也沒什麼特別的目標,只希望每天快快樂樂的過,這樣就不會退化。」說完這句話,爺爺起身拉著另外一位曾經獨居十年的玉全爺爺坐下。

 

玉全爺爺已經90歲,頭腦靈活能完整背下24節氣,且寫得一手好字。腳因退化,需要輔具才能行走。回想起獨居的不方便,他表示,生活上的事情都還能自己處理,也能自己洗澡,但對孤獨實在是束手無策。「每天晚上我也是會亂想,想自己一個人沒有人陪伴,太太也不在了。」

 

已接受三年服務的他,有次在家裡閃到腰,打電話來向蘇煌琪請假,蘇煌琪因擔心爺爺沒得吃飯,便開著車繞過去看看,「他真的很好,擔心我沒飯可以吃,還專程來看我。」講起有什麼願望,玉全爺爺想了想說:「若有錢,我想要買一台小車,讓大家可以常常出去玩。」

(圖說:爺爺寫得一手好字,還能完整背下24節氣哦!)

離島長輩 需要大家來守護

據澎湖縣政府統計,島上約莫有1,585位獨居長者,伊甸屏島區區長程錦屏表示,這些獨居長者大致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年輕時未善盡家庭責任的長者,受到兒女奉養的拒絕、拒絕隨家人遷移至外地而選擇獨居、不願成為離鄉子女的負擔,選擇留在故鄉、因環境習慣等問題,不願離開澎湖。

 

程錦屏區長表示:「如何過得精采是個人的主觀看法,民間就各自發揮不老騎士丶銀髮搖滾等,再者75歲背包客丶溜滑板丶88歲成為體操選手,這些都是長輩的自我覺察,不願意被當做『需要被照顧的人』,所以我們在這類型的長者身上看不到退化,看到活力丶意志力在生命中流動。」

什麼是我們想過的金齡年活?「我一直嘗試讓日照同工協助找到長者年輕時的夢想,讓他們能有機會達成這個夢想。」程錦屏如此期待著。

 

可見,當一個樂活老人,不畏懼老化所帶來的苦痛,便能活得天天都精彩,日日是好日。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2018.12月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獨老 澎湖 老人
    全站熱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