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老幼同樂,長輩見到孫兒般的孩子,笑得合不攏嘴。)
這一天三峽北大公共托老中心格外熱鬧,一群小娃兒與爺爺奶奶玩遊戲,唱唱跳跳的可愛模樣逗得長輩笑得合不攏嘴。老幼共融活動促進祖孫情誼,也讓情感溫暖了心窩。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三峽北大公共托育中心的幼兒發出童音此起彼落,還包著尿布的小娃兒們依著老師的指令,整隊來到三峽公共托老中心。嬌小的身形、稚嫩的臉龐,一進門無不吸引長輩的目光,一見到他們臉上浮現笑容。一幕幕同樂畫面,頓時溫暖了長輩們的心。
祖父母輩疼愛孫子是人之常情,三峽北大公共托老中心將「老幼共融」化為每月課程之一,讓不同世代有相處的機會。長輩見到幼兒不時詢問道:「好可愛啊!」、「你幾歲?」孩童靦腆的回答:「2歲。」
當活動音樂響起《兩隻老虎》的歌曲,只見長輩和幼兒跟著比畫動作,拍手唱和好不熱鬧。進行氣球遊戲時,幼兒將手中的氣球遞給長輩;長輩則回報點心給幼兒,雙手滿滿的零食,是疼孫兒的表現。
期間有孩子大方的展開雙手投向長輩懷抱;也有孩子享受坐在長輩的膝上,甚至遊戲時會說:「阿公我們一起玩。」樂得長輩笑開懷。
73歲的櫻月奶奶也樂在其中,直言道,家中有5歲的孫子,平時會教她畫畫;這一天幼兒進到中心互動,她也感染快樂的氛圍。過去的她有重度憂鬱症,來到托老中心有人關懷、陪伴;還有同儕交流,生活豐富了起來,病情也不藥而癒。
她回憶第一天到托老中心參觀後,興奮的喊著:「我要來,我要來。」她走出心境,直言:「來機構不是被家人遺棄,這個觀念要改。」她說自己就是最好的見證,找回快樂,也找到健康。她還鼓勵其他患有憂鬱症的同儕,跨越心中的門檻,隨時保持正向能量。
(圖說:藉著世代共融,讓幼兒有機會親近老人家。)
共融活動給予失能長輩不同的刺激,帶出人與人互動的美好感受。三峽北大公共托育中心老師湘菱表示,現代小家庭居多,幼兒鮮少有機會和長輩互動,藉著世代共融,讓他們親近長輩。
托育中心與托老中心只有一個庭院之隔,孩子隔著玻璃窗就能看到長輩在庭院散步,不時會向他們打招呼;事後老師還會引導孩子討論當天互動的內容,例如與長輩玩了哪些遊戲,加深他們印象。
「長輩也會期待孩子下次再來的時間。」社工呂佳歡說,即便長輩失智不能言語,也不會剝奪他們參與的機會。活動完全尊重長輩的意願,不會勉強;當有參與意願時,會有志工或照服員陪同在旁引導,一起同樂。
該中心跨世代活動不限幼兒,也開放國中生和大學生與長輩共融,留下許多生命影響生命的故事。
主任朱若慈分享過往的經驗表示,一群國中中輟生在老師的安排下來到托老中心,意興闌珊的他們站在一旁擺出「三七步」的姿勢,他們直言不諱的說出對失能老人的印象就是「傻、記憶力差、動作慢……」沒想到長輩看到他們就像看到孫子般開心,敞開心接納他們上前擁抱,頓時感到被尊重的感覺,這是校園不曾有過的經驗。
剛開始,國中生愛來不來,第二次之後,看到他們的改變,竟然比老師還準時報到,朱若慈說。互動過程中,國中生放下戒心,與長輩同樂,玩疊疊杯、博弈等,「很難想像最後國中生輸到沒有籌碼。」他們輸得心服口服,也顛覆對長者的刻板印象。
當融合活動進到尾聲,合影留念時,一位留著長瀏海的男生竟然願意撥開流海露出眼睛配合拍照,朱若慈驚訝說,過去有人碰他的頭髮,他會做勢打架的人,竟然判若兩人,可見他的心軟化了。
(圖說:透過遊戲讓幼兒熟悉老人家,願意產生互動。)
還有大學社工系學生進到中心實習,希望設計活動幫助長輩。遇到失智長輩問他幾歲?得到的答案是「18歲」,朱若慈笑言:「其他的歲數都存到銀行裡去了。」
別以為失智長輩不懂,活動設計不好玩他們會離開現場,讓學生受挫。因此,透過共融活動調整教案,也是學習之一。
期間,有退休長輩因為酗酒問題造成憂鬱而來到中心接受服務,酗酒間接提高失智的風險,讓他不得不戒酒。對學生講起這一段自己的生命歷程,大家感動得哭成一團,「這是活生生的生命教育啊!」
跨世代活動消除外界對失智或失能長輩的刻板印象,也改變了孩子對長者的態度,懂得敬老尊賢。透過活動,給予不同的刺激,延緩失智長者的退化速度;同時也增進世代彼此的關懷。愛在祖孫輩中間流竄,溫馨而動人。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81期 2018.11月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