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看起來非常溫柔的教保老師林懷恩,進入伊甸汐止小作所服務已三年多了。

說話的樣子輕輕柔柔,兼具感性韌性的她,

不喜歡權威,總是能依學員的個別差異,

引導他們學習自立態度與技能

 

文│張雪惠 攝影│何維綱

目前汐止小作所共有19位學生,懷恩老師主責其中5位,她表示,

這邊的工作是帶著學員做代工訓練,每週20小時。

她進一步說:「這裡的孩子學習時間較一般人長,所以要多給他們一些耐心和愛心。」

 

對於學員的不足,懷恩老師總是以理解和接納的態度對待他們,

然而這般的愛心與同理心是其來有自的。

「我在家中排行老二,姐姐是一個很優秀的人,

親戚和家人比較看重姐姐,經常拿我跟她比較

對我跟對姐姐的態度很不一樣,

我從小就一直想,為何一定要很優秀才會被重視?

「還有,我父親是很權威型的人,

管教方式是不順他的意就會被打,

就算沒犯錯也常被打。這樣的環境下,

我很不解的是,為何只有別人定義的好,才是真的好,

沒達到就是不好嗎?這也是我會走助人工作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在教育引導孩子,她始終保持彈性與寬容的信念:

「其實每個人的出生都有其價值,

我想透過這份工作,讓大家找到肯定自己價值的位置,

而非一昧的跟別人比較!」

即便對助人工作極有熱誠,

但進汐止小作所初期,曾因當時才正式營運不久,

人力流動加上行政作業不熟悉,而一度萌生去意。

後來因人力逐漸到位,加上信仰的力量加持,

她跨過難關,現在不但帶的非常得心應手更深深的愛上這份工作。

 

她笑說,每天看著學員開心的來上班,自己也跟著開心起來。

「學員很可愛,每天來到這裡,一定會跟我們打招呼,

偶爾就算被指責,也是很單純的接受,並不會延續不開心的情緒,

如果我也可以擁有這般簡單的幸福感就好了!」

雖然身為老師,但孩子們的單純與善良,倒成了自己學習的榜樣。

看著他們慢慢地成長,漸漸在改變,

心中的滿足感與成就感,不言而喻了。

(照片為小作所學員↑)

例如:一個自閉症孩子,原本不會找人家聊天,都是自己一個人,活在自己的世界!

三年來,

透過假日分享訓練表達能力,

透過活動促使他與旁人互動

現在他變得會跟所有同學打招呼,人際互動大大改善。

 

其實懷恩老師自己就有一個高二的兒子,正值叛逆期,

但她知道要用什麼方式跟孩子溝通,避免哪些互動模式,

這樣的教育模式,也套用在這些學員身上,

孩子們很喜歡和她接近,

甚至畢業後,還繼續跟她分享自己的生活,說心裡話,

可見懷恩老師的愛心,傳到孩子心裡,彼此彷若親子般的親密。

提及印象最深刻的學員,林懷恩立刻談到小民(化名)

「小民有智能障礙,精神疾病,另有糖尿病併發視力問題和血癌,

家裡只剩一個哥哥照顧他。

30初頭的他,喜歡和人聊天,但有認知問題,

哥哥怕他被騙,轉介來到我們這裡,

剛開始很擔心他的狀況,因為他有妄想症狀,還曾因此在外面被人揍!

不過他很可愛,也喜歡來這裡,非常遵守規範,且喜歡工作的一個學員,

他常常跟我們說他起結婚的夢想……只是,

進來一年的時間,突然因血癌過世,

我們心裡蠻難過,因為學員們都很年輕,從沒想過會遇到這樣的事……。」

 

學員在大家都沒預料的狀態下去世,讓懷恩老師對這份工作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

她說:「我希望自己可以全心全意,盡心盡力去陪伴他們走這一段日,

不論時間或長或短,期待自己用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

像一個教練給他們方法,訓練他們,讓他們可以自立,

就算不一定能走到那裡,但總希望自己可以盡最大努力,

公正對待每一個學員,絕不放棄他們每一個人!」

採訪過程中,懷恩老師始終以溫柔而堅定的語氣說著每一件事,

在她身上,我們看到愛的柔軟與堅韌,正是這份愛的力量,

支撐著她像媽媽一般的帶學員,陪伴他們成長。

希望未來她能像她的名字懷恩-懷抱恩典一樣,

持續幫助更多的孩子,

引導他們懷抱神的恩典,走向快樂自立的人生道路!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67 2017.9 月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