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裡的視窗與我 

2015.06.18-56 

今年伊甸的小象展翼計畫,由多位專業攝影師走入偏鄉社區教導孩子學習攝影,他們想教給孩子透過攝影發現新的自己的機會,因為他們都看見一個現象:小孩願意的話,很多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文│陳玠婷 攝影|李蒼瑀、陳玠婷


視窗裡的世界可以自己創造,那麼在現實社會中,我們是否具備改變生活的能力,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呢?譬如一個充滿平和且安全感的世界,不用擔心溫飽、有愛人的能力、有顆善良的心的生活。

今年伊甸的小象展翼揮別往年的歌唱與繪畫,將主題鎖定在攝影專題當中,選擇台灣八個象圈工程計畫的守護家園孩童為對象,邀請專業攝影師進入偏鄉教導他們從相機視窗中找尋自我、認同自己,同時也培養專注與觀察能力,希望未來能成為找到自己在社會定位的助力。

看見自己 勇於改變

負責屏東兩處守護家園教學的攝影師艾菲爾表示接觸偏鄉多年,他認為偏鄉是資訊流動緩慢的地方,不包含擁有物資與人力的進駐的地區,這兩地的差別,各有好與壞。而什麼是好?什麼是壞?艾菲爾曾有疑問過,他發現並不是所有外來的新事物都對偏鄉有幫助,因此他更慎用自己的想法與影響力,不再貿然給予自己以為好的事物。有一次,艾菲爾帶著一車的氣球,上廬山賽德克部落去看以前曾經擔任攝影助教時認識的孩子們,只是沿路發送的結果導致分配不均,後面的孩子沒有氣球可拿,兩方孩子起衝突,打起架來,艾菲爾遂感到抱歉:「我只是想帶禮物給他們,卻破壞他們的秩序。」

這趟廬山經驗改變艾菲爾的想法,他慎重思考未來要給偏鄉什麼?那些真的適合他們嗎?會不會限制他們原有的發展與能力?要讓改變成為一種正向的力量,不讓「改變不同於自己的」粗魯想法傷害到雙方。至於如何開始改變,先是需要具備觀察、思考、批判的能力,艾菲爾說:「再衝撞體制。」而攝影可以培養上述能力,也容易上手。

善於發現能力 接受自己的模樣

而攝影師許惟翔在此次攝影課程也有所感悟:「我覺得自己獲得的比孩子獲得更多。」有一次,他想到生活中一般物品多是方形、長形、圓形,很少看到心型,所以他請孩子們在社區當中找到心型的事物拍下來,結果孩子們居然使用常見的樹葉、石頭等排成心型狀,不僅打破他原有的想像設定,更意外發現他們的創造力!

許惟翔進一步表示,他希望拍照是有趣的,不教孩子們高深的技巧,而是帶著他們觀察習以為常的事,已找到新角度為樂趣,幫助他們看見事情的多面向。另外,許惟翔請孩子在不同情境之下,拍下自己的表情,藉此傳遞「認同自己」的觀念,接受不同的自己。

IMG_0899  

讓渴望變成改變的動力

而各地的偏鄉各有不同的問題需要面對,但多與經濟窘困、家庭支持力低有關,台東加津林教會的牧師陳泰和舉例,部落裡有兩個學童會喊妻子為「媽媽」,他請妻子不要拒絕孩子的舉動,全是因為他們的背景因素,一位孩子剛出生沒有多久,父母親即離異,母親因此離開部落與孩子不相見,因此他從沒有看過母親;另一位孩子則是母親在獄中生下他,被外婆接出來撫養,母親長期不在身邊;兩個孩子從小失去母親的關愛,或許他們並不了解自己的母親,甚至沒有嘗過母愛的滋味,但是他們都有渴求愛的原動力。

四堂攝影課,不談技巧,而是一種全新體驗、省思機會,或許有些改變正在發生,期待轉化成能量,出發建構自己的未來。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42 期 2015.8 月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象圈 攝影 伊甸 偏鄉
    全站熱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