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心靈障礙 活出希望

因為父母朋友的支持與協助,宜蒨漸漸走出霸凌的陰影,不但成功瘦下來,身體機能變好,情緒也較過去穩定,更重要的是她慢慢突破社交適應障礙,看到人生的希望與價值。

 跨越心靈障礙 活出希望  

文│張雪惠  攝影│何維鋼

 

今年20歲的何宜蒨,去年年底由父親帶來到伊甸,接受協助。原來她在就讀高職時,曾遭遇學校同學霸凌,每天哭著不想上學,也拒絕跟爸媽說自己被霸凌的事,過程中轉學過三個學校,最後在台中特教畢業。

 

遭遇霸凌 導致燥鬱症發作

因霸凌進而導致躁鬱症發作,情況嚴重時,會無法控制自己,一直不停地說話,無法安靜下來聽人說話,人際交往陷入困境。伊甸劉淑賢老師指出,宜蒨剛發病時,曾服用藥物控制一段時間,但家人認為長期服用西藥對身體不好,就停了一段時日,沒想到停藥一年後再發作,她的父母才正視女兒罹病的事實,繼續接受治療。

 

其實,像宜蒨這樣的孩子,最需要家人、朋友的支持,後來爸爸媽媽改變與她的互動方式,給予愛和關懷,再加上現在在伊甸上課,同儕間的相處,固定的休閒活動,搭配適當的藥物治療,原本重達100公斤的她,透過固定的作息與運動,至今已瘦了30公斤,身體機能變好,情緒也較過去穩定。

 

不再抱怨 看到成長的果實

此外,專注力提高,學習上明顯較過去跟的上進度,她會努力的動力是獎勵金,農場工作很辛苦,劉老師表示,她拿到獎勵金時非常高興,對她來說,透過努力得到報酬,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這表示其實她很重視自己的表現。

 

在人際交往上,不論在交朋友或是兩性關係方面,都有比較正確的認知。現在她也開始願意表達,跟媽媽談心事,不再像過去那樣容易抱怨。劉老師笑著說:以前會抱怨父母為何送她到這裡,現在則有很大的改變,不論是父母或是她自己都可以看到成長的果實。

 現在宜蒨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以後可以去上班,因為上班可以交到朋友,而且拿錢給父母,會讓她覺得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的確,人活著除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外,最渴望的不外乎是贏得他人的認可,獲得最基本人的尊嚴。在這裡,隨著與人的互動增加,宜蒨慢慢突破社交適應障礙,而藉由參與多元的活動,真正與社會有所連結,看到人生的希望與價值。

 跨越心靈障礙 活出希望  跨越心靈障礙 活出希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