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早療兒付出 從中獲得成長

職能治療師林巧雯從醫院轉任到機構,透過近身接觸個案實踐服務理念、磨練溝通能力。面對截然不同的工作模式,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克服挑戰,希望能藉此幫助更多早療家庭重拾歡顏。

文│黃珮瑜  攝影│蘇麗華

來到東港早療中心已經快三年的職能治療師林巧雯表示,職能治療的終極目標就是讓個案能夠擁有獨立性、順利的進行日常活動。但過去在醫院服務時,病人與治療師受限於互動的時間和場域,有許多細節層面還是關照不到,曾讓她對「自己的工作究竟能為病人帶來多少幫助?」這點感到疑惑。來到伊甸後,因為有機會深入居家指導跟服務,反而讓她打開了工作的新視野。

從頭摸索,強化溝通經驗

雖然擁有滿滿的熱情,本身所學也是針對發展遲緩兒童的職能治療,但她進入機構服務之前,實務經驗一直都是以醫院為主,剛開始不免有些不習慣。

舉例來說,她曾到一位腦麻的個案家中訪視。腦麻的孩子頭部控制不佳,她注意到家中使用軟搖籃對骨頭的排列不好、容易造成變形,建議改用稍硬的墊子替代。甚至還要關心孩子沒有被抱的時候是如何安置?除了一直躺著,是否可以藉由幫寶椅訓練坐?椅背高度不夠該用什麼來提供頭部支撐、如何用帶子輔助固定等……這種在生活細節上的觀察與探究,是過去少有的經驗。

此外,如何說服案主家人跟她合作也是新挑戰。曾有案例是小孩需要更換矯正鞋好使用站立架,但礙於家長想選用需要自費的矯正鞋,以及其他種種原因而遲不處理換鞋問題。為了不耽誤孩子的復健進程,幾經溝通,最後是由她陪同協助跟醫生討論,以及緩和小孩面對陌生教師的緊張感,終於才順利完成矯正鞋的訂製。

許多家長初期因為信任感尚未建立,對於治療師所提出的建議配合度並不高,甚至也會拒絕去上課。林巧雯必須耐下性子,一次次跟家長說明、先建立關係再請對方嘗試。當孩子的狀況有改善,家人的態度就會變得比較積極,甚至會提出自己的想法跟她討論。但這都需要時間磨合才能看見成效。

用創意+毅力突破工作瓶頸

林巧雯表示在機構工作非常富有挑戰性,因為一直會有新的東西進來。例如有一次辦要舉辦融合活動,要讓20幾個程度不一的遲緩兒跟70幾位的小朋友一起互動;這麼多的人數要如何規劃場地動線?怎麼分組?活動進行時有突發狀況該如何協助?此外,將以前一週一次團體課調整成每天早上900930上體適能課,訓練孩子踢球、前滾翻、爬拱橋,或設計遊戲橋段,用套圈圈來訓練單腳站立,這些都是為了讓孩子的進步,她要不斷動腦筋克服的。

由於機構目前只有她一位職能治療師,缺乏可以討論請教的對象,所以遇到困難都要自己去翻書或問朋友尋求解決。有時遇到瓶頸也會自己跑去逛五金行,找尋一些合用的零件簡易加工來解決案主的困難。她說,在機構工作雖然涵蓋層面很雜,卻讓她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就像是有一位胼胝體較小的孩子頭無法擺正、肚子也沒有力氣;她就從爬開始訓練,並讓他練習做仰臥起坐。從一開始想拿東西但怕會失去平衡不敢動、一直哭,到現在已經可以自己站立。雖然只是微不足道的進步,但看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有了回報,心中就會盈溢著滿滿的成就感,也是她持續付出的動力來源。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63 期 2017.5 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