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091

文|朱聖恩 攝影|簡瑞廷

 

臺東縣原住民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課輔班的陳秀鳳傳道,未婚時曾收到長輩贈送三把小提琴。當時的她根本還不會拉小提琴,沒想到這三把小提琴竟變成日後陪伴課輔班孩子的種子。

 

「我們不希望對原住民的印象就只是唱歌、跳舞、體力很好。」陳秀鳳說。

 

165圖說:陳秀鳳傳道談為部落孩子創造學習機會。

圖說:陳秀鳳傳道談為部落孩子創造學習機會。

 

課輔班不僅陪伴弱勢家庭的孩子寫作業,更想方設法尋求創新,為孩子們開創寬廣的出路。

 

早先,課輔班每年暑假會帶著孩子去旅行。課輔班裡的每個人都可以提出想法,再票選決定。提案的過程需要思考可行性以及旅費的著落。陳秀鳳上了一系列的非營利組織理財課,學習如何以金錢完成夢想,透過選擇、投資規劃。她認為這個課程很適合讓孩子套用在活動裡。

 

008圖說:放學後到課輔班寫作業。

圖說:放學後到課輔班寫作業。

 

每年迎接新年第一道曙光的熱門景點,莫過於太麻里的海邊。孩子們在元旦的前一晚就紮營在海邊,向湧入的遊客販賣紅豆湯圓,所得存入撲滿,累積暑假旅費。

 

幾次下來,學童搭過貓纜、參觀過101大樓、奇美博物館等地,理財課套進暑假計畫,小朋友體會自我管理─不隨便亂花錢才能存錢。

 

有了理財課初體驗,陳秀鳳仍有感單次性的出遊不易凝聚團隊精神,於是課輔班規劃了以五年的暑假完成騎單車環島的計畫。就在彼時,課輔班與伊甸基金會─象圈工程計畫的課後照顧模式合作,經由多元體驗,探索原鄉孩子學業以外的潛能。

 

伊甸重視課輔班陪伴孩子的在地力量,更尊重依其適性發展。不僅在經費上支持,還接洽了磐石集團的單車隊志工環島陪騎。

 

「他們真的是土雞!」單車隊教練讚嘆孩子們的體能。

 

原來單車隊的腳踏車是專業的腳踏車,孩子們騎的是一般腳踏車,照樣上坡下坡環島無礙。

 

2022年的暑假是孩子們騎單車環島最終章,因疫情加上兩岸關係緊張,以往有國軍志工陪騎的景象不復見,只有二名課輔班老師一前一後壓隊。課輔老師承擔旅途安全,一路戰戰兢兢,陪騎壓力大,但孩子們能以永不放棄的精神,一同完成一件壯舉,其中的成長與喜悅為童年增添養分。

 

單車環島計畫到第四年時,陳秀鳳即預先思索下一個五年計畫。她希望課輔班裡的孩子都要學樂器,是可攜帶的樂器,且不能是很容易就學會的。於是,從前長輩送她的三把小提琴帶來了靈感。

 

「吉他太平凡了,而且沒辦法團練。」陳秀鳳表示課輔班要有挑戰性的目標。

 

她看到許多孩子茫然進了大學,但畢業後回部落仍找不到工作,反而成了部落的負荷。能讀書的孩子,當然要鼓勵他們盡量讀書,但不擅長讀書的孩子,要為他們找出路。課輔班裡很多孩子的家庭是中低收入戶,有時候資源的補助反而成了他們向上的阻力。

 

139圖說:多元探索為孩子挖掘天分。

圖說:多元探索為孩子挖掘天分。

 

課輔班裡有孩子在學業上吃不開,經由小提琴課卻發現了音樂天分。

 

萬事起頭難。除了伊甸的支持,有了新的五年學提琴計畫,執行面的問題接踵而來:師資哪裡找?樂器從何而來?

 

「開小提琴班的每個過程都猶如創世紀22:14裡的『耶和華以勒』─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陳秀鳳說。

 

有夢想的人,似乎也會吸引資源匯集而來。無論是師資,或是樂器,都一一在最需要的時間點出現。

 

003圖說:敢夢想,資源就會來。

圖說:敢夢想,資源就會來。

 

老師一週來部落上一次課,其他時間就得靠自己練琴了,那耳提面命叮嚀練琴的虎媽角色,更考驗著課輔老師的耐心與恆心。

 

「其實,剛開始拉得很難聽。」陳秀鳳不諱言。

 

現在看到孩子們上課時間一到,就收拾玩心,自動自發帶著琴盒學琴。課堂間孩子們專注的眼神,小提琴的呢喃迴盪在嘉蘭部落間。弓與琴弦放鳴課輔班的用心陪伴與家長們對子女有機會習琴的感激。

 

181圖說:小提琴聲在嘉蘭部落迴盪。

圖說:小提琴聲在嘉蘭部落迴盪。

 

陪伴孩子學提琴,陳秀鳳分享一路的心得點滴:

 

不像鋼琴,琴鍵按下去就是那個音。弦樂則不然,你接觸多少,獲得的回應就有多少,這是弦樂的奧妙之處。她笑自己的音感不如小孩敏銳,孩子們憑聽力就能記譜。實則,陪伴練琴的過程,陳秀鳳體悟得習慣迅速讀譜這項基本功,否則未來遇到大篇幅樂章,彈奏就會受限。課輔班學提琴前面遇到很多挑戰,漸漸發現自己也跟著成長。音樂是相通的,以前彈琴很慢,自從和孩子們一起拉小提琴,不知不覺提升讀譜功力,彈琴也跟著進步。

 

陪伴課輔班提琴課,陳秀鳳提到了「堅定持續」的重要。

 

剛開班時學生人數很多,漸漸地有人就退出了。有的孩子看起來頗有拉琴的資質,但是缺乏持續性,就停止了。有的孩子則是學習緩慢。她舉班上一個同學為例,一開始學習狀況就像龜兔賽跑裡的烏龜,慢慢爬行並不出色。這位同學卻沒有放棄,一直持續學習至今。現在的她能和其他同學一起拉出和諧的練習曲,看見生命發光。

 

「專家就是這麼來的。」陳秀鳳舉這位持續學習的同學為例。

 

煙火璀璨,一下就沒了。她期許孩子們從不起眼到變成閃亮的星,成為部落的影響力,持續發光。課輔班將繼續開發機會讓孩子嘗試沒接觸過的東西。敢夢、營造氛圍,資源就會來。

 

110圖說:期許孩子們成為發亮的星。

圖說:期許孩子們成為發亮的星。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2.12.20 NO. 4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