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看天吃飯」或是「人定勝天」,農民自古以來脫不開與大自然的密切關係。因應人口結構的變化、氣候變遷等因素,人與土地之間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封面

文|朱聖恩 攝影|蔡佳真

 

「你要吃飯?還是吃麵?」

 

用餐時間到,一句再尋常不過的問話即反映出台灣人的飲食習慣。

 

跟據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的資料顯示,1981年的每人每年食米量平均為98公斤,2009年的每人每年平均食米量則已降為48公斤。農糧署雖大力宣廣、鼓勵大眾多吃台灣米,但是多元化的消費選擇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民眾的主食已非米飯獨屬。

 

以水稻為主的農耕型態在台已行之有年,農民經年累月淬鍊下來的智慧,使台灣米的質與量都是有目共睹的。由於大環境的更易,綠油油的水稻田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乾渴大地

 

2021年2月初,台中大安溪左岸的蕎麥田正以機械採收,與過往的人工採收相比,省時省力許多。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馬聿安在田間,一會兒與農友對談,一會兒接起手機,一會兒指引媒體採訪到另一塊開著小白花的花田取景。

圖說:蕎麥花田。

圖說:蕎麥花。

 

陽光下,蕎麥心形綠葉襯托著白色碎花的花田,叫人暫時忘卻了全台缺水的煩惱。2020年,沒有一個颱風登陸,雖然少了風災破壞,卻也因降雨量不足導致稻子抽穗期間,農民卻苦於無水灌溉,眼睜睜看心血付諸流「水」。

 

水稻農難為無水之耕

 

遇見罕見的旱象,農夫難為無水之耕。縱使農委會欲以旱災救助協助農民度過缺水危機,可是放棄抽穗的稻田就像放棄已懷胎的孩子般令人心痛。異常氣候已成常態,是全球都要面對的嚴肅課題,與氣候關係密切的農業勢必得思考因應之道。

 

博士青農

 

在農民與外部之間溝通無礙的馬聿安,畢業於中興大學的農機博士、曾獲農委會「及時從農、青春築夢」專案遴選為第一屆百大青年農民,在農村高齡化的情境下,有農民新血的加入,就像看到金黃稻榖般地鼓舞人心。

 

馬聿安從學生時期就萌生了期盼未來從事與農業相關職業的想法。自外公留下了九釐米的田地,加上農政單位亟欲改善農村高齡化的情形,於是積極提供46歲以下的青農各項輔助資源,如:農業知能訓練、農地、資金、設施設備補助、產銷媒合、行政等方面的協助。

 

圖說: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馬聿安博士。

圖說: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馬聿安博士。

 

具高學歷的背景以及農政單位的輔導資源,身為青農,面對農村的現況,馬聿安思索哪些是可以運用他的所學與所擁有的,適時有所貢獻。

 

種植水稻過程,他觀察到水稻為一年二期作物,不僅用水量大且需要密集的勞動力。古早的農作型態是天高皇帝遠,農民只管專注在土地上耕作。然而,無論是「看天吃飯」或是「人定勝天」的觀念,也得隨著時代調整。

 

人與土地的關係

 

一名七旬農民雖已罹癌,子女皆勸其父好好養病、別再下田。從年輕就開始種田的農民,要他別下田,哪裡聽得進去。周邊的社交圈、人際網絡莫不圍繞著農田,這裡就是他的生活重心。

 

馬聿安指出,華人社會常把問題簡單化或二分化。農耕的過程,他體悟到人與土地的關係,豈是簡單的二分法可以一刀二段呢?他引用了聖經裡的創世紀第一章,所有人都有權利在神的創造下,管理神的創造。

 

2020年延伸至2021年的缺水危機,水利署資料顯示農業用水佔總用水量7成,引發降低農業用水的聲浪。另一面,有為降低農業用水說法提出別的見解:使用水庫裡的農業水僅佔1成,其它皆來自河川水、壩堰水等,且農田為土地涵養、吸納水份、調節氣溫。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亦發現陸地的儲水量與地震有關:當陸地含水多時,垂直荷重增大,反之,水少時垂直荷重減少,應力波動會誘發地殼下的地震活動。

 

扣除二期水稻下來,還有約三分之一年的時間,馬聿安思考如何水旱輪作維持地力,並確保稻穀供需平衡。因應缺水,除了水稻,有哪些作物是較耐旱的?什麼樣的農業型態是可以讓農民年紀漸長之餘,以花費較少的體力耕作,能保有長久的收入?除了昔日的各自為陣型態,能不能集結農民們的力量,因當前的氣候變遷與國際競爭?

 

圖說:集結各世代小農之力因應當前挑戰。

圖說:集結各世代小農之力因應當前挑戰。

 

雜糧不雜,是豐富的概念

 

馬聿安結合了產、官、學的力量,盼提供給農民新知好做出正確的判斷與行動,集結老中青三代的小農之力,從產銷班至2016年成立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透過AI農業大數據,應用科技契作生產在地雜糧,包括小麥、大豆、蕎麥、大麥、薏仁、胡麻等。

 

圖說:雜糧不雜,是豐富的概念。

圖說:雜糧不雜,是豐富的概念。

 

2月,正值採收蕎麥的季節,但一談到雜糧與其理想,馬聿安雜糧傳教士的精神就振奮起來了,立即放慢語速陳明理念。

 

「雜糧不雜,是豐富的概念。」馬聿安道來。

 

作物與土地之間的關係,非人窮盡一生所能通曉;再好的食物,也沒有一項單一食品可以取代食物豐富的多元性所能帶給人充足的滋養。食安的問題引起社會大眾正視吃的議題,此外,全球因新冠肺炎影響之下,供應鏈貨運不順暢致運費升高,也提升民眾對國產雜糧的需求。這對致力於國產雜糧品質的中都銀青團隊,努力讓雜糧共應鏈步入常軌,莫不是一劑強心針。

 

「博士?我還博土咧!」

 

人與天、人與地、人與人的關係是門學問。當年馬聿安以青農博士背景懷抱理想加入農耕的行列,先不談協力合作,在與不同世代的農民溝通過程,就需要謙卑學習,摸索出溝通的模式,才能有進一步的協作。

 

「博士?我還博土咧!」父執、祖父輩的農民當時向馬聿安如此回應。

 

青年農民有一天也會成為老農,如何站在他們的立場上,思考什麼樣的農耕方式是可以作得長久、作得穩健,用團隊的力量、科技的加持,即便有一天成為老農,也可以繼續從事喜歡的志業,農民的生涯發展不是被動被淘汰,而是有權選擇想要的長照方式。同時,也將過去的經驗傳承給後輩,青銀合作、永續發展。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運作至今,雖有挑戰,卻胸懷農業使命感往明確的方向前進。盼以佳美的經驗,為土地、農民與消費者間搭起幸福的連結。

 

圖說:中都連結了土地、農產品、餐桌與消費者。

圖說:中都連結了土地、農產品、餐桌與消費者。

 

生長在於神

 

馬聿安引用哥林多前書三7:「可見栽種的算不得甚麼,澆灌的也算不得甚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自古以來,農業與殷勤和謙卑息息相關,也許一場病蟲害或旱澇就使農民的辛勞化為烏有。但也在這人與土地的探戈舞中,運用神所給的恩賜管理這地,共領略發現土地的驚奇美好。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1.11.19 NO.417

 

您可能也想看:

*青年創業 點屎成金 https://bit.ly/3bSPCp0

*就地取材、培養人才 以在地投資活化社區產業 https://bit.ly/3l0jt40

*在長濱遇見「雞」力 https://bit.ly/3o5LEPI

*主婦的「雞」情圓夢之旅 https://bit.ly/3qk2Xz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