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恩聽障烘焙坊(後文簡稱蒙恩)成立16年,憑著高品質及天然的用料在同業中漸漸打響名號,深受消費者喜愛。

貨架上多品項的餅乾、點心,從研發到製作全由聽障員工包辦,印證了蒙恩的Slogan-「除了『聽不見』,聾人可以做任何事」。

蒙恩創辦人潘信宏牧師長年關注聽障權益,始終相信有障礙的並不是人,而是環境。在競爭激烈的甜點市場走過16年,他希望蒙恩只是一個起點,盼更多企業採用相似模式,建立聽障友善職場。

大合照

文|許可晴 照片|受訪者潘信宏牧師提供

 

潘信宏牧師身為聽人卻打著一手「流利」手語,很多人好奇問他:「牧師,是不是您家裡有人聽不見,所以才成立蒙恩呢?」

答案是否定的,潘信宏牧師與聽障朋友的緣分,要從921大地震開始講起。

 

深入地震重災區 決心推廣聽障權益

早在成立蒙恩前,潘信宏牧師任職於台北的電腦軟體公司,公司以影像處理軟體出名,當時可說是大有前景。

1999年,921大地震重創台灣,潘信宏牧師收到教會的邀請,一口答應加入救災任務,舉家遷移到重災區台中東勢。放下原先的高薪工作不可惜嗎?潘信宏牧師回答:「我認為人的價值不在於你得到什麼,而是在於你貢獻了什麼。」語氣中透露出無比的堅定。
 

蒙恩3
潘信宏牧師放棄原先的工作,投入921大地震的救災任務。
 

深入災區,潘信宏牧師透過家訪發現了一群「中高齡聽障人士」,他們沒有受過教育、沒有技能,也不會手語。別說是申請災後補助,他們連人際溝通都沒辦法,活像是宇宙中的一座座孤島。

沒有任何溝通途徑,旁人也不知如何伸出援手,於是潘信宏牧師於2002年成立了聽障生活無障礙發展協會,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教他們手語,後續也開辦多種職訓課程,想幫助這群聽障朋友自食其力。

考量了市場的實用性,協會最後選定烘焙做為職業培訓的主力,並幸運地在當地找到聽障烘焙師傳授技能。終於,經過了一年半的密集訓練,蒙恩聽障烘焙坊在2005年誕生。
 

手語是「官方語言」 溝通無礙職場有愛

人際溝通是立足於社會的重要元素。無法參與會議、與同事缺少交流,聽障朋友最大的困難正是溝通,因此往往難以融入職場。

然而在蒙恩,聽障和聽人員工全都會打手語,手語可說是企業內部的「官方語言」,大大降低了溝通障礙。
 

蒙恩內部2
蒙恩的「官方語言」是手語,聽障員工們在職場如魚得水。
 

「我們有一位員工,他以前在職場上很孤單,他媽媽跟我們說他以前下班回家都沒有什麼笑容,但來到蒙恩後,他下班都是笑笑的。」蒙恩的產品生產部門由17位聽障烘焙師負責,他們透過手語交流,休息時間也能閒話家常,如此光景是他們在先前的職場所不曾體驗到的。

不僅如此,針對聽障員工的其他需求,蒙恩也有相應對策。如需與主管溝通,聽障員工們只需按下烘焙坊內的按鈕,辦公室的燈便會亮起,主管就能夠及時前往作業現場,解決了聽障朋友無法使用電話通話的問題。同樣地,烘焙坊內的烤箱除了蜂鳴器之外也安裝了閃爍燈,方便聽障員工確認點心的烘烤時程。

「存在障礙的並不是人,而這是這個環境。」潘信宏牧師憑著這個理念,一一解決了工作環境中的不利因素,打造出聽障朋友的幸福職場。

 

堅持走對的方向 花香蝶自來

甜點市場競爭激烈,沒有一兩把刷子可是不行的。而蒙恩一開就是16個年頭,潘信宏牧師認為沒有什麼經營祕訣,唯獨「力求進步」是重要關鍵。

「餅乾常會添加香草精這個化學合成物,我就要求我們的師傅用天然的原料來代替香草精。」小細節便可以看出潘信宏牧師對原料及品質的要求,他相信「花香蝶自來」,事實也的確如此。蒙恩沒有砸大錢打廣告,而是靠顧客們一傳十,十傳百,各個都成了老主顧。

蒙恩1
蒙恩對於產品品質相當要求。

除了嚴格把關產品,蒙恩也秉持「全人關懷」精神,不僅注重員工的工作表現,還經常舉辦各種主題的職業訓練,關心他們的人際關係和生命成長。

「外面職場真的不是很友善,有些老闆、同事明知你聽力不好,對你的要求還是很苛刻,要求你一定要會讀唇語,比較缺乏同理心跟包容心。」《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了企業進用身障者須達一定比例,然而後續配套措施不足,依舊造成許多身障朋友難以適應職場生活。

蒙恩深受消費者喜愛,營業規模勢必會持續擴大,然而談起最終目標,潘信宏牧師說蒙恩只是一個模板,希望更多企業能用相似模式,將部分產線交給聽障朋友,讓他們在溝通順暢的環境內工作。

「跟以前相比,台灣的友善職場已經進步許多,但當然還是有進步空間。」蒙恩的成功證明了聽障朋友可以做任何事,而潘信宏牧師也將持續努力,推動聽障友善職場的進步。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1.08.05 NO. 414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