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們年輕時堅毅地挑起一家生計,到現在八、九十歲了,身軀佝僂、個性退縮、不愛出門。待進到頭城老人日托中心後,有的胃口變好,有的在這裡交到「老」朋友。在歲末活動裡看到老爸、老媽笑開懷,子女們既安慰又感激。

1圖

文|朱聖恩 攝影|陳韋儒

 

「咕、咕、咕,起床啦!」社工林貴能喚醒午休中的長輩們,拉開窗簾,陽光照進,大廳瞬間一片光明。連續下雨超過一個多月,宜蘭居民都快發霉了。難得出了太陽,配合頭城老人日托中心長輩們的年終活動,大家好開心。

 

在歌仔戲老師吳麗安的帶領下,日托中心的員工說學逗唱配搭無間,拉著長輩與家屬一起舞動。「呵~ 呵~ 呵~」咦?這笑聲怎麼帶著歌仔戲唱腔?原來是日托中心督導林永吉扮的聖誕老人,老人娛樂老人,嗨得很!

 

2圖

 

陳阿嬤心開、胃口開

熱情的音樂帶動全場,家屬們陸續抵達。女兒陳麗寬表示,得知日托中心為長輩舉辦年終活動,擔心媽媽感到失落,即使請假也要來參加,所以來的時候身上還穿著工作的制服。媽媽陳張銀今年81歲,來到日托中心已經四年了,來的時候身體狀況不太好,罹患帕金森氏症、吞嚥不易。吃一頓飯,光是吞一口飯就得花很長的時間,試著煮軟爛一點,讓媽媽好吞嚥。因為吃得少,當時陳阿嬤身體虛弱、駝背,後來經由日托中心廚工的推薦,進到日托中心。

 

3圖

 

陳麗寬的兒子自幼由陳阿嬤帶大,祖孫情深。得知要將阿嬤送到日托中心,兒子並不認同。如今,看到陳阿嬤來到這裡很快樂,在用心的活動規劃下,陳阿嬤可以開懷地唱歌。心情好,胃口也跟著好,陳阿嬤的體重從進來時的35公斤進步到40幾公斤。以一般人的食量相比,陳阿嬤的胃口還是算小的,但陳麗寬認為媽媽來到這裡日子過得開心最重要。

 

日托中心的每一位成員都發自內心地照顧長輩們,精力充沛的林貴能,今年67歲,在長輩們的中間簡直像個青年人一樣有活力。曾因健康亮起紅燈退休,經過休養,終究惦念著長者服務,在茲念茲,她又回到了頭城老人日托中心。透過積極地家庭訪視,主動關心、挖掘需要幫助的長輩,協助媒合資源。宜蘭是歌仔戲的故鄉,與許多在地長輩的生活有很深的連結,為此她成立了頭城歌仔戲團,讓長輩們有自己的舞台。

 

4圖

 

日托中心的社工、行政人員為鼓勵長輩走出家門,多有社交活動,來回接送在所不辭。廚房整理得一塵不染,每日預備長青食堂、送餐服務近百人的菜量,全由廚師林錫陽一人挑大樑。看在家屬的眼裡,一面,陳麗寬十分肯定日托中心的付出。因此若是工作中有合適的資源,她不吝分享給日托中心,感謝日托中心照顧媽媽。一面,頭城老人日托中心的性質屬於在地據點,邀請當地居民能加入志工行列,一同守護家鄉父老。

 

5圖

 

林阿嬤、外籍看護都開朗起來

持著手機,李維敏捕捉眼前歡樂的畫面留念,今天家中三姊妹和夫婿都來了。媽媽林淑玉今年80歲,原本外向的媽媽在生病之後個性變封閉,也沒有復健的意願,成天在家睡覺,後來媽媽確診失智,每況愈下。外籍移工長期跟抑鬱的老人家相處,也顯得鬱鬱寡歡。

 

現在看到林阿嬤高興地跟其他長輩拍手唱和,很難想像當時的情況。

 

6圖

 

「老了,沒錄用了。」林阿嬤童年沒機會念書,勤勉拉拔孩子長大,不時叨念過去的歹命,哀嘆年老沒有用處,繼而出現社交退縮、日漸消沉,家人憂心不已,遂想讓林阿嬤到日托中心試試。起先,林阿嬤不願給兒女添麻煩,沒有去的意願。

 

「媽,小時候恁疼咱,現在換咱疼恁。」

「媽,別再說自己沒錄用,恁是咱的盼望!」

「媽,恁細漢沒機會讀冊,現在可以去日托中心讀冊。」

 

三個女兒連番上陣,好說歹說,林阿嬤終於點頭答應了。來到日托中心,林阿嬤開朗了起來,還交了「老」朋友。跟只會說日文的阿嬤很聊得來,一位不會講台語、一位不會講日語,聊起天來卻是有說有笑。今天的活動,只會講日文的阿嬤沒有家屬來參加,林阿嬤的其中一位女兒充當「一日女兒」,一起進行「親子互動」。

 

7圖

 

來到這裡,有了與外界的互動,林阿嬤開心,外籍看護也開朗起來,她也樂於幫忙照顧其他的長輩。

 

妯娌作夥一起來

家住二城的阿美阿嬤今年91歲,揪著妯娌一起來。阿美阿嬤如廁、午休拿被子,都可以自己來。午餐後幫忙擦桌子,勤動手成功延緩退化。

 

「勁久沒看到恁!」坐著輪椅的阿嬤向拄著助行器的阿嬤問候。隨著音樂照顧老師林玉雲帶著長輩以毛巾操進行親子互動,茶歇時間,長輩與家屬享用豐盛的在地美食。在這裡,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長輩們願意持續前來,彼此扶持頤養天年。

 

8圖

 

9圖

圖說:溫馨接送長輩。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0.12.31 NO. 406下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