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世界簡單以「明暗」或是「黑白」區分,藝術一直以來都被歸在「白」與「明」的範疇,只有明眼人可以接觸,因為看得到才能作畫、才能欣賞藝術的美。

然而藝術真的是專屬於明眼人的「特權」嗎?

從視覺框架解放出來的藝術又是什麼模樣?

 

撰文|許可晴 圖表製作|許可晴   部分圖片來源|截圖自國美友善導覽APP

認識非視覺美學

「社團法人臺灣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成立於2014年,由甫獲「第七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的趙欣怡博士創立,擁有藝術、建築、心理學等背景的她,因緣際會在2006年認識全盲畫家廖燦誠,從此開啟非視覺美學教育與研究之旅。她開設課程帶領視障朋友接觸藝術,也培訓老師與志工帶領視障者進行美術創作。
 

藝術不是就是要用看的嗎?看不到怎麼知道自己創作哪些內容?

對於長期習慣用眼睛認識世界的明眼人來說,多半對非視覺美學的概念感到不解。

我們訪談了趙欣怡博士,針對這些疑問一一解答。

藝術應該是一門多元的學問,希望大眾能將藝術從視覺為主的囹圄中解放,也還給視障者藝術創作以及欣賞的基本權利。

 

Q1. 視障朋友能做什麼類別的創作?

非視覺美學的範疇很廣,明眼人能做的藝術創作,視障者也能做,其中最常見的是雕塑,因為就算看不見,視障朋友也能透過觸覺感受創作。

跟雕塑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近年來很夯的3D列印畫,塑料經過列印筆加熱軟化,接觸空氣後隨即固化,變為立體的線條,方便視障者以觸摸的方式進行創作。

除此之外,透過專業的帶領,視障朋友能夠嘗試的藝術種類其實還有很多,包括攝影、繪圖、表演藝術、電影等我們原先認為一定需要運用視覺的美術形式,都是非視覺藝術的範疇。

認識非視覺美學-01
(圖說:非視覺美學藝術的多元類型。)

 

Q2. 看不到,要如何進行創作?

雕塑或立體作品還可以用觸覺確認自己的創作內容。

但視障朋友要如何在失去視覺的情況下,確認畫下的、拍下的東西是自己想呈現的內容呢?

趙博士說道:「這個問題本身就被視覺框架侷限住了,藝術本身不單僅能用視覺做為理解或感受的依據。」

人除了視覺,還有觸覺、聽覺、味覺、嗅覺,而非視覺美學作品有時呈現的是某種觸感、聲音,甚至是味道,作品帶出的是一個情緒、想法或是氛圍,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美」。

同理,當我們在欣賞非視覺美學的作品時,也必須轉換角度,將畫面在腦中轉譯,試著用不同感官去理解、欣賞藝術作品。

認識非視覺美學-02
(圖說:以攝影圖像為例,藝術也可以用視覺外的感官創作或是欣賞。)
 

Q3. 視障者不能進行視覺性的創作嗎?

教導視障生時,趙欣怡博士會融入美學的基本概念,例如顏色的符號意涵、調色原則、畫面構圖等等,不會因為學員看不見,而忽略視覺美學相關知識的教學。

縱使非視覺美學希望大眾能打破「視覺優先」的框架,以多元感官感受藝術,卻也不避諱讓視障者做「視覺性」的創作。

藉由科技或志工的口述影像,視障朋友能夠了解周圍環境或是自己的創作「長怎樣」。

趙博士提到,口述影像可大致分為動態和靜態,前者像是畫作、攝影、雕塑作品;後者則多用於口述電影或動畫。

協助視障者欣賞藝術作品時,根據作品是平面或是立體,口述影像須注意的重點也不同。尤其,當我們為視障者進行雕塑等立體作品的口述影像時,需要將「觀看視角」納入,協助他們對於作品能有較全面的理解。

由此可知,根據藝術作品不同的主題、形式、內容,以及不同對象,口述影像的描述重點也會不同,難以一套SOP通用之。

擁有多年的教學經驗,趙博士也分享畫作口述影像的敘述原則及注意事項,提供給大眾做參考。

認識非視覺美學-04
(圖說:為視障者欣賞描述藝術作品口述影像基本原則。)

另外,趙欣怡博士特別提醒,口述影像不是越詳細越好,若是沒有將視覺資訊經過適當地重新編輯,一味地將所有細節都敘述出來,可能造成視障朋友失去耐心或是無法構成完整圖像概念。

 

Q4. 盲人玩藝術,創作流程為何?

看得見,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所需工具,並俐落地下筆。

而對於視障朋友來說,少了視覺輔助,創作時仰賴觸覺與聽覺。在此情況下,「找出創作流程」成為了順暢完成作品的關鍵。

「教學過程步驟化很重要!」趙博士以指導非視覺繪畫為例,向我們分享她在教學現場如何帶領全盲學生完成畫作。

認識非視覺美學-03
(圖說:趙博士依教學經驗,點出非視覺繪畫的創作流程。)


其中,她特別強調「物品定位」的重要。由於看不見的緣故,視障朋友無法直觀 地用眼睛看到畫筆、顏料、剪刀等用具究竟放在哪,若無先培養他們將用具放在固定位置,以及將桌面範圍進行定位,課堂時間可能有一大半都將花費在尋找用具。

為了避免學員在創作過程中,因桌上用具太多而感到混亂,趙欣怡博士會依照作畫的進程,逐步將材料發下去,也會時刻叮嚀他們將用具擺好,以讓創作順暢進行。

另外,在作畫的過程中,視障朋友也需使用特殊的握筆方式。趙博士建議學員們握筆時靠近筆尖,增強繪畫時的觸覺辨識,並提醒他們畫圖時盡量「雙手並用」,一隻手握畫筆,另一隻手以觸摸的方式追蹤筆跡。

 

「志工有時是一場課程成敗的關鍵。」

除了以口述影像協助創作,趙博士也強調志工「動口不動手」的重要性。

幫助必須恰如其分,而不是一味地事事幫忙。例如:當學員亂放工具,找不到時,有些志工會直接將對方需要的物品放至手中,讓視障生難以培養定位用具的習慣。

這樣的過份協助是趙博士努力避免的情形,她希望視障者進行美術創作時,能在探索和失誤中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能讓視障者自行完成的,志工可從旁觀察即可。

 

Q5. 盲人如何欣賞藝術?

藝術不只包含創作,還包括欣賞。

在歐美等國家,視障者走進美術館早已不是特例,臺灣近年來也跟上腳步,積極關注視障者對於「藝術文化」的需求。

文化部近年指定國立臺灣美術館為視障觀眾重點參觀館所,增設無障礙的友善觀展空間。

館內不僅提供觸覺地圖,幫助視障觀眾在展場內定向行動,趙欣怡博士也於2016年開發「國美友善導覽」APP,提供戶外雕塑與室內展間的口述影像語音及手語導覽,希望提供視障、聽障朋友更彈性、自主的參觀方式。

APP
(圖說:國美友善導覽APP的標誌。)

對於視障者來說,除了口述影像語音導覽,某些展覽特別製作浮雕觸覺圖以及3D展品,聽覺加上觸覺輔助,讓視障者能更加瞭解作品。

觸覺圖1

觸覺圖2
(圖說:《時。光。機-從古典到當代攝影藝術教育展》中設有3D展品及觸覺圖。)

 

說到觸覺圖與3D立體圖,許多人都誤以為將平面作品全都「凸起來」即可,但其實將觸覺轉換成腦中畫面的過程是一門複雜的學問。要製作觸覺圖及3D立體圖,必須先辨識出平面作品中的「重點」,並依照畫面的層次做出不同程度的凹凸,另外也需搭配口述影像的語音導覽,告知視障者那些無法「摸出來」的視覺資訊。

有鑑於其困難度及耗時度,要讓美術館完全「友善」,需要更多資源及專業人才的投入。雖然比起歐美國家,「視障者接觸藝術」的概念在臺灣較晚起跑,但對於臺灣在無障礙展示的創新科技應用能力,趙博士仍給予相當大的肯定。期望在未來,政府及民間單位也能挹注更多資源,讓無障礙設計更加普及。

 

Q6. 明眼人可以參與非視覺美學課程嗎?

非視覺美學教育不是純粹的美學培養,它包含工具的使用、空間概念、生活經驗的累積及移植等相關知識,長期參與將對視障朋友的生活重建帶來很大的幫助。

非視覺美學好處多多,但可別誤會「非視覺」這三個字,認為它是專屬於視障者的藝術形式。

近年來政府推動融合教育,鼓勵盲生融入普通班級,與一般生一同上課。

然而,視障生該怎麼與一般學生共同參與美術課?

為了避免視障生在融合教育的學習環境中被忽略,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鼓勵教師參與多元感官美學培訓課程,從非視覺創作中,習得帶領視障生接觸藝術的技巧。

另一方面,明眼孩子也可從非視覺美學課程中獲得感官開發的學習效果,進而提升觸覺、聽覺、嗅覺、味覺等感官的敏銳度。

認識非視覺美學-05
(圖說:非視覺美學對於明眼人及視障族群的不同幫助。)

美國全盲畫家約翰‧布朗姆利特(John Bramblitt)曾說:「藝術的重點不是視覺,而是你是否能透過藝術向別人表達你的想法和情緒。」(Art isn’t about vision. It’s about expressing your idea and emotion, having other people understand. )

非視覺美學倡導不只是視障朋友的走近藝術的基本權利,更關乎「藝術」兩字更多、更廣的可能性。

如同趙欣怡博士長期堅持的信念:「藝術應該屬於所有人;藝術也應該來自所有人。」(Art for all; art from all.)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0.12.10    406-1上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非視覺美學 視障 藝術
    全站熱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