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比拉斯教會

文|詹慶臨

「這杯冰滴咖啡,可是花了7天才完成的哦,」好客的魯薩牧師捧著精焙的見面禮,讓訪客遠到的舟車勞頓,完全被咖啡香取代。

這杯300cc的琥珀色液體,來頭可不小,是泰雅族人們運用新法,所特調研製的。咖啡豆是族人自種的,一顆顆暗沉沉的「魔豆」,底蘊深厚,經過了水洗、日晒、烘焙,然後冰滴9小時,再冰藏5天,慢慢汲引發酵出帶酒香的冰滴咖啡。

 

魯薩牧師發揚原文化召喚族人返鄉

 

魯薩.達路牧師是達比拉斯教會的牧師,隸屬泰雅爾中會,達比拉斯教會位於苗栗泰安鄉,是伊甸象圈工程計劃補助的單位,服務重點是推動課後文化體驗活動。

人口外流是部落的危機,當青壯者紛紛到城市謀生,學子又求學負笈在外,部落剩下的族人,老的老,小的小,怎樣才能召喚族人回流呢?魯薩牧師決定以發揚原住民文化來提昇族人對家鄉與血統的認同。

「原住民要先愛自己的土地、音樂、文化及教會,發揮上帝所賦予的恩賜,才能得到政府及社會大眾更多的重視和尊重。」魯薩牧師深體要恢復原住民的文化,得先『把年輕人找回來』,才能讓這個已經「老」化的部落重拾「活」力。」

達比拉斯教會 魯薩達路牧師

魯薩.達路牧師是達比拉斯教會的牧師,對青少年關懷工作抱持很大的熱忱。(攝影/詹慶臨)

 

咖啡園奉工計劃帶來生機

89年前,種植咖啡熱潮傳入部落,不少族人跟進投入。前陣子教會接手了一對夫妻所奉獻的咖啡園,族人們一起「奉工」種植。所謂奉工,就是奉獻工時,這是另一種無價的奉獻。奉工計劃幫助達比拉斯教會脫離九年來緊縮的債務。此外,教會運用部落換工的方法,互助栽植樹豆(2009)、小米(2012)、咖啡豆,誰家田園有缺工人的,大夥就結隊一起去幫忙栽種收成,彷彿回到農莊時代的合作關係,大大提昇了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咖啡栽種

族人在咖啡園辛勤工作,採收咖啡豆,齊心為部落教會突破「貧」頸。(照片/魯薩牧師提供)

 

教會也不斷嘗試栽種新品種,為泰安鄉大地換上新裝。在此魯薩牧師特別感謝伊甸顧問高永興教授,高教授每一季都會固定下鄉,指導族人試種不同的植物品種,如南美油藤,奇異果、殼斗科和其他新興果樹。目前最新計劃是引進巧克力黑柿品種,可以取代甜柿,帶來多樣的選擇,等小規模栽種,評估其可行性,試算未來的效益後,再做進一步的規劃。

發現新的工作機會是重要的契機,一旦大人們在部落有了維生的槓桿,才撐起文化的支點,爭取新的生長空間,如同老樹的根得到養護,才能進一步引導孩子們如枝葉般繁茂生長。

 

天地山川都是孕育原民文化的搖籃

過去族人存在酗酒及失婚問題,許多留在部落裏的孩子,在長期缺乏家庭溫暖的情況下,生活過得漫無目的,甚至出現酗酒、抽菸及打架逃學的偏差行為,很多孩子也開始不去教會,遠離信仰。

「未來」對這些孩子而言,是沒有希望的黑暗路……,某些生命現場,永遠飄著大雪,讓人沒有勇氣闖入當年的寒冷,要怎樣的熱度,才能融解冰冷的心?才能吸引他們回歸部落?魯薩牧師相信,愛與勇氣的溫度足以讓人禦寒。當困難的冰霜與盼望的熱情相遇時,一場冰與火的相融,讓人喜見生機,遠行孩子的心被融解了,年輕人的腳步聲也逐漸在鄉土響起。

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歸屬的據點,魯薩牧師設立了青少年活力站,同時為附近小學展開活力課程,也在教會成立主日學校,參與的青少年約40人左右。

孩子體驗教學

孩子們的體驗教學,等幫忙採收完畢,等會也幫忙吃樹豆大餐哦!(照片/魯薩牧師提供)

 

活力站提供的不是學校功課的課後輔導,卻是「進階版」的課後輔導---人生體驗。這裡沒有國、英、數教科書,乃是以天地為書冊,帶孩子們進入原民文化的博物館。天地山川,都是孕育原民文化的搖籃,不管飲食、藝術、農作、運動,都串連了祖先在天地歲月所編織的「原」貌。魯薩牧師期待孩子們看見大地的恩賜與魔力,看生命的無窮的可能性。活力就從親近大自然開始,讓孩子們成為小農,一起接地氣,迎日光,人親土也親。

 

陪伴偏鄉孩子們凝結希望與喜悅

 

活力站同時邀請部落裏的耆老,藉著教導年輕人學習傳統的狩獵、捕魚、編織,以及利用山林裏的竹子製作竹笛和口簧琴,來傳承部落的文化,重新找回對於家鄉的認同感。

編織文化

編織文化,泰雅族的精工。(照片/魯薩牧師提供)

 

泰安鄉,是小米與樹豆的家園,泰雅族老人為孩子們敘述種植小米的過程,原來播種祭也是家庭重要的祭典,要在春天之前將開墾的農田準備好,在田邊櫻花的蓓蕾綻放同時,完成播種祭的當天早上,再全家一起將種子播下。這時不能發出任何聲音,要安安靜靜地播下小米種子,這樣才不會被小鳥「發覺」,而趕來啄食。

 

一棵棵的小米,被嬌養在提心吊膽的春天,每一粒米都是清晨冰過、中午晒過、晚風涼過,是土地送給我們的禮物。

 

魯薩牧師教導孩子們種小米,雖然傳統作物經濟效益不大,但至少將原生種一代又一代保留下來,也讓孩子們體認特有的泰雅食物文化。採訪期間有幸親嚐了部落廚師烹調的山豬腳樹豆湯,樹豆清香,帶著Q甜,好似紅豆加上花生的綜合風味。傳統與創新的組合,使家鄉味道也成為記憶的寶藏。

 

每個孩子都擁有一顆懷抱夢想的初心,但是當家庭喪失了應有的照顧與陪伴功能,避風港不再安全,孩子不再抱有追夢的信念時,這個社會應該立即伸出臂膀,為孩子們圈起一個溫暖、有愛的空間,伴他們快樂長大。

 

伊甸十年來與數百個地方單位共同合作,深信在地組織有能力與毅力擔負這項使命。至今,伊甸仍秉持「找對的人,作對的事」這份精神,繼續推動「2020年象圈工程計畫」,期許陪伴那些在地努力、持續耕耘的社區夥伴,共同為台灣偏鄉需要關懷的兒少盡更大的心力。

 

捧起鄉民所特製的冰滴咖啡,滴滴精純,孩子們的心志如同一顆顆的咖啡豆,需要耐心精心地烘焙,凝結出希望與喜悅,這也是伊甸基金會和魯薩牧師共同的祈禱。

 

伊甸園電子報 2020.7.21  (8月號   402-1上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