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缺乏口語能力的多數住民,陳珮瑜在與他們日復一日的日常相處中,細心觀察、挖掘深藏在住民心底的需求,只求盡一己之力,為他們圓一個小小的夢。

(圖說:在院內落實CRPD精神是社工陳珮瑜的心願。)

(圖說:在院內落實CRPD精神是社工陳珮瑜的心願。)

 

文|林佳勳          攝影|何維綱

 

陳珮瑜個性開朗大方、喜歡與人互動,高中時參加服務性質社團,對於助人工作留下好印象。大學考上服裝設計與經營學系,念了一年發現志趣不合,決定轉到社工系就讀。

 

畢業後,她進了青少女安置機構服務,擔任少女們的生活輔導員。這些青少女大多是因為家庭失能或是家事事件被安置於此,陳珮瑜就像是少女們的保母兼舍監,與她們同住一個屋簷下日夜相處、照顧生活起居。服務兩年多的日子,也讓陳珮瑜培養出細微的觀察能力。

 

爾後,她來到宜蘭教養院任職社工,面對跟上一份工作截然不同的服務對象,陳珮瑜並未退卻,她負責的大多是年輕個案,一半以上患有症狀、程度不一的自閉症。

 

一開始,個案們無法預期的行為不免令陳珮瑜戰戰兢兢,但相處之後,她發現他們的脫序行為並非出於惡意,而是因為無法自我控制,面對突發狀況也就能泰然處之。為拉近跟住民之間的距離,她透過日常關心、問候,一點一滴建立信任關係。

 

落跑阿豪的故事

住民阿豪被安置在宜蘭教養院前,是一位會四處遊蕩的遊民,入住後,仍不改自由心性,時不時趁著教保老師不注意偷溜出教室或院區,引發騷動。

 

阿豪缺乏口語能力,沒有人知道他偷跑的理由為何,社工組長經由日常觀察發現:阿豪偷跑的時間大多鄰近闔家團聚的傳統節日或年節,推測他是因為想家,所以才有這樣的舉動。

 

阿豪的父親和妹妹都患有心智障礙,父親生活無法自理被安置在社福機構,他和妹妹也入住宜蘭教養院,這裡等於是阿豪第二個家,即便想一圓他回家的夢,也無處可去。

 

陳珮瑜不斷尋思,該如何協助阿豪建立對宜蘭教養院的歸屬感、感受到有人陪伴的溫暖,又能在安全的前提下,享有相當程度的自由?雖然在院內生活起居有人照料,也定期規劃社區適應活動,但或許對阿豪來說仍不夠自由。

 

在社工組長的建議下,她決定為阿豪安排外出用餐、採購的一日行程,並邀請跟阿豪擁有好交情的同仁同行。外出當天,喜歡亮色系的阿豪興奮地採買全套衣物、包包等用品,引來同仁打趣問他:「你採買的裝備這麼齊全,是不是又想偷跑啦?」

 

或許因為享受自由空氣的渴望被滿足,阿豪偷跑的狀況有了改善,院內同仁們時常能看到阿豪穿著他自己挑選的整套亮色服裝,在院內悠閒遊逛的身影。

(圖說:陳珮瑜(圖右)帶住民嘗試操作夾娃娃機。照片提供/宜蘭教養院。)

(圖說:陳珮瑜(圖右)帶住民嘗試操作夾娃娃機。照片提供/宜蘭教養院。)

 

被遺忘的孩子仍記得愛

生離死別,是社會工作者無法逃避的議題之一,陳珮瑜到職沒多久,就遇到一位患有異食癖的個案,因為誤食而意外過世。

 

親眼目睹家屬在醫院崩潰大哭,不捨個案年紀輕輕就這麼撒手人寰,在她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年輕的她,第一次跟死亡如此接近,同時也見證個案家屬對孩子的愛,不因其障礙而有所匱乏。

 

愛的背面是冷漠。一位個案的父母,無法接受孩子患有唐氏症的事實,在個案出生不久後,便將他托給全天候保母照顧,期間從未探望過親骨肉,亦不曾給予經濟以外的支持。保母照顧個案十多年,直到年事已高無法繼續照顧,他才被安置在宜蘭教養院。

 

去年保母因罹患輕度失智症,身體機能退化而入住安養機構。俗話說:「生的請一邊,養的恩情較大天。」今年春節,陳珮瑜特別安排個案前往機構探望保母,聊表孝意。

 

由於個案僅有仿說能力,平時非常安靜,偶爾問他問題也常答非所問,陳珮瑜一開始不免擔心個案對於這樣的安排會有什麼反應。沒想到前往機構途中順道接保母的女兒,她一上車便問個案:「你還記得我是誰嗎?」個案竟然毫不遲疑地回答:「姑姑!」這是兩人同住時,個案對保母女兒的稱呼。

 

進到機構,保母見到個案時又驚又喜的表情更讓陳珮瑜難以忘懷,聽見個案呼喊保母「奶奶」,並一改在院內被動的態度,主動坐到保母身邊、與奶奶和姑姑一同分享食物。回想起保母當時驚喜的笑容,陳珮瑜笑道:「感覺更像是圓了保母奶奶的夢。」

(圖說:陳珮瑜(圖右)教住民認識錢幣。照片提供/宜蘭教養院。)

(圖說:陳珮瑜(圖右)教住民認識錢幣。照片提供/宜蘭教養院。)

 

落實CRPD精神

在宜蘭教養院服務近三年半,陳珮瑜最在乎的,是個案的需求是否能被照顧到?住民們來自四面八方,家庭背景迥然不同,過去在學校學習到的服務通則,未必適用於每一位個案的狀況。

 

「畢竟我們服務的是活生生的人,會變來變去很正常。」遇到複雜難解的個案,她透過社工小組會議反覆討論和嘗試,或跟同為社工的大學同學們互相交流,從千頭萬緒中,試著研擬出最佳解方。

 

服務過程中,難免遇到家屬因個案障礙之故,對其設下諸多限制的狀況。「過去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者有許多刻板印象,認為他們能做的事有限,家屬也會有這樣的偏見。」陳珮瑜分享道:「有的則是保護過度,什麼都不讓他嘗試。」如何拿捏過與不及的界線,是跟家屬溝通的重要課題。

 

笑稱自己在學期間,曾經堅持未來不走身障領域的陳珮瑜,因著在宜蘭教養院服務的機緣,心態上有極大的轉變。過去曾因不了解而畏懼身障者的她,現在帶住民們外出時,見到旁人不友善的眼神,反而會在心裡默默為住民抱不平。

 

「其實,他們跟我們沒有那麼不同。」期許在院內落實CRPD(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精神,陳珮瑜希望能透過一己之力,鼓勵住民們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學習表達自己的需求。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0.4.22   398-2下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