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6735

(圖說:陳招滿最喜歡聖經詩篇二十三篇第 1-3 節的經文。)

 

文︱ mimy 雅婷       攝影|蘇麗華

 

參加伊甸職訓班已是20年前的事了,很早就想學習電腦,民國82年就曾向伊甸索取招生簡章,但因種種原因,未能付諸行動,直到 87 年才報名。

 

主要是家裡經營紡織加工廠,當時的傳產已早有外移的現象,在家幫忙的我也得另謀出路;還有一個最大誘因是-劉姐(伊甸創辦人劉俠),同為身障者,總對她有份特別的親切感,常從廣播中得知,伊甸為身障者舉辦各種活動,甚至帶他們上山下海,心生嚮往,卻不敢貿然報名;直到聽聞職訓班的消息,才下定決心跨出那一步;而一切就從當下開始改變。

 

IMG_6729

(圖說:當年接受中文排版班的職業訓練,最後進入伊甸服務二十載。)

 

第一次接觸到電腦,學習不同領域的技能。我修習的是中文排版班,主要學習電腦打字和基本的文書處理,如WordExcel等軟體的使用技巧;除了傳授電腦技能,還有「職前教育」的訓練,對我來說非常受用。

 

輔導老師教導未來在職場上可能面臨的問題,以及如何應對,有一次在課堂上,老師問班上同學說:「將來若有機會進入一間公司,希望公司提供給你什麼樣的條件和環境?」我回答:「我不會去問企業可以給我什麼,而是問可以貢獻給企業什麼。」看似完美的標準答案,其實背後藏著對自己「沒自信」的心結。

 

經歷三尊(尊重、尊榮、尊嚴)的公益文化,助人捐款行善老實說,當時的心態是,今天有人願意雇用我,就要緊抓住機會,怎麼可能還去談條件呢?上課到第三個月以後,伊甸有專門單位協助學員的職務媒合,很巧的是,伊甸正在缺人,我與另兩位學員一起去面試,結果應徵上資源發展處的職缺。

 

在伊甸服務近20年,工作內容為捐款與物資的募集。其間,我親身經歷三尊(尊重、尊榮、尊嚴)的公益文化,是如何落實在每位同工的工作與服侍當中,也見證到很多的身障同事一起在這友善、正面又有愛的工作環境下茁壯,能在這個像是大家庭一般的地方工作,心中總是充滿感謝,洋溢著幸福的溫暖。

 

在資發處工作這麼久,募款時被拒絕是家常便飯,但最常遇到真心想幫助人的捐款者。一路從職訓班進入伊甸的經歷,也對我在進行募款工作有很大的助益,我比任何人都了解,伊甸對弱勢族群的關懷與協助,畢竟我就是最大的受惠者。

 

每當外界對伊甸有質疑,打電話來抱怨說要停止捐款,我會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總能化險為夷。也有不少捐款者因長期捐款而認識我,打電話來就問:「請問招滿在嗎?」一些小小的舉動,都能使我感動;我瞭解到,把工作當成一種關懷的服侍,即使這麼多年來做著類似的事,卻依然擁有那份熱忱。

 

工作是關懷的服侍    歡喜受洗招滿平安

 

IMG_6743

(圖說:陳招滿認識生命的主,在在體會到神的奇妙作為。)

 

此外,更感恩的是,20年前職訓班的晨更活動,讓我初步接觸到基督信仰,雖說原來家裡是拜拜的,卻沒有任何排斥感,因為很多詩歌都太好聽了!像是《彩虹下的約定》和《野地的花》,到現在都還是很喜歡;讀經過程中也意外發現很多經句都很優美,自然而然地敞開心扉。

 

到伊甸正式上班後,在同工的邀約下,開始固定去教會,兩年前正式受洗成為基督徒,當時心中埋下的種子,終於適時發芽了(笑)!信主之後,我懂得在禱告中學習交託,不要凡事都憑一己之力,要倚靠神而不是倚靠人,那種信實給予我內心無限的平安。

 

伊甸像是一座堅固的橋梁,幫助我從沒自信走出來,進到社會職場、貢獻一己之長,讓我認識生命的主,在在體會到神的奇妙作為,應證了我最喜歡的聖經章節-詩篇二十三篇第 1-3 節:「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插曲box:

應考途中迷路,差點打道回府

 

在伊甸受訓期間,陳招滿印象最深的事情,是第一天面試應考的途中迷了路,差點就打道回府的事。家在三重,上課地點在台北市八德路的八德服務中心,出門前先看了地圖,坐到台北車站就迷路了,平常很少出門的陳招滿,對台北的路一竅不通,於是想放棄,回到三重。

 

正要轉車時,意外看見一輛306公車迎面而來,想起先前致電伊甸詢問交通方式,對方似乎有提及,心想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上車,最終順利抵達。回想起來,陳招滿還是很慶幸搭上那班306公車,因為後來她如期完成了課業,還謀得一份合適的工作。

 

資料來源:伊甸基金會  新蘆葦集職重篇   伊甸園電子報396-1上期 2020.2.11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