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人情最溫暖,這裡的人們最和善,好像一個大家庭,大家都愛小甜甜…」一首卡通名曲,道盡張可昀小甜甜關懷獨居長者不落人後的心願。

圖說:左起─張炎玉處長、郭阿嬤、小甜甜、劉培伶督導、吳霈詠組長、李維欣主任

文|朱聖恩 攝影|何維綱

 

毛色潤澤、精神抖擻的雞隻在雞欄裡呼吸著陽明山上的新鮮空氣。車子行經蜿蜒的山路馳向山頂。冷氣團來襲,正是個適合圍著圓桌吃熱鍋的天氣。

 

歲末年終,闔家團圓圍爐在華人社會裡是再自然不過的景象。然而人一生的際遇總有悲歡離合,和家人吃飯有時並非每個人都能擁有。今年92歲的郭阿嬤,丈夫已逝,獨自租屋住在山上空間狹窄的雅房。年節腳步將至,圍爐就是要熱熱鬧鬧的,若是只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年節時分反倒讓人不勝唏噓。

 

張可昀小甜甜自幼由阿公、阿嬤帶大,頗有長輩緣。在拍戲以外的時間,很樂意參與長輩相關的活動,為回應阿公、阿嬤從小的疼愛,化作對眾長輩們的博愛。

 

位於山上的土雞城,少了市區的駢間雜沓,有的是一株株青蔥的松竹盆栽夾道,大夥兒引頸等候著郭阿嬤的到來。在餐廳裡圍爐可容納下一夥兒人,小甜甜攙扶著92歲的郭阿嬤下車,步入松竹園土雞城。

平日生活相當儉樸的郭阿嬤,今天略施指粉、裝扮典雅,見到那麼多人,稍顯害羞。桌上已擺滿佳餚,最年長的郭阿嬤未伸箸,沒有人敢動筷。就這麼客氣地僵了幾秒鐘。同桌的伊甸資源發展處張炎玉處長熟絡氣氛:「阿嬤,來呷。大家作夥呷。」大家一起吃才有味道,眾人直盯著郭阿嬤吃飯,她可是會不好意思的。

 

「阿嬤,您甲意哪一道菜?夾給您呷?」

「豬腳麵線,牙齒不好了。」

一邊吃飯,一邊自然地和郭阿嬤話起家常。郭阿嬤聊起從前登過富士山,現在每晚會收看NHK新聞。小甜甜也憶起兒時家庭經濟能力有限,當鄰居的小孩子在玩躲避球,小甜甜得跟著阿嬤在屋外幫忙做家庭代工,利用自然的日光,節省電費。

 

「祖父母的智慧超乎我們想像,隔代教養的孩子也同樣優秀。」小甜甜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到。阿嬤扮白臉、阿公扮黑臉。記得有一年的中秋節,小甜甜吵著要和別人一樣中秋烤肉。

礙於經濟狀況,阿嬤安撫著:「嘸錢,呷飯就好啦。」

「不管啦!我要烤肉、我要烤肉…」想以淚取勝的小甜甜,哭成了淚人兒。

直到哭累了,正納悶阿公素常嚴格地管教小孩,怎麼不見有任何動作。只見阿公不急不徐地拿出錄音機,傳來陣陣小孩子哭鬧的聲音–「不管啦!我要烤肉、我要烤肉…」。原來阿公剛剛把小甜甜吵著要烤肉的過程全都錄了下來,用不著阿公責罵,小甜甜聽到刺耳的哭鬧聲,就自動不再吵了。

 

臘月正逢郭阿嬤的生日,小甜甜準備了生日蛋糕給郭阿嬤祝壽。有好幾年的生日,郭阿嬤都是自己一個人度過。以郭阿嬤的年紀來說,與同樓層七、八十歲的「年輕」房客相比,郭阿嬤的體力、步態都甚佳,雖是獨居,郭阿嬤將租屋處所的公共區域整理得井然有序。但終究會遇到高齡者的生理挑戰,如聽力、白內障等,加上暈眩症狀。在每回回到租屋處,爬上二樓狹窄樓梯時更添驚險。各社福團體分工合作,有的提供居家服務(採買、整理、就醫等)、有的提供送餐服務、有的協助居家修繕、有的協助安裝緊急救援鈴等,依其專長齊力照料、一同關心郭阿嬤。

「阿嬤,生日願望?」

「祝大家身體健康、平安快樂!」郭阿嬤拱手祝福在場的每一位。

 

筵宴方過,帶著禮物與眾人的祝福。小甜甜陪同郭阿嬤回到住處。

 

「阿姨,我來囉。」簡單地向郭阿嬤打個招呼。

居家服務員楊敏芳每週會到郭阿嬤的住處,協助進行日常生活的起居。郭阿嬤盡可能地維持自立生活,除非真得體力不行,否則凡事自行打理。也不會把居家服務員當成清潔人員,或是用使喚的態度待人。郭阿嬤自豪地聊到,一回到醫院就診,護理人員向一位70幾歲患者的家屬表示:「人家90幾歲都可以自己來看診,你們全家10幾個人把這裏都擠滿了,到外面等啦。」

 

長年投身長者服務的楊敏芳分享到,長者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模式。即便是提供服務,也必須先了解他們的個性,摸索出生活中的服務模式,而不是貿然地把服務強加於人。

圖說:居服員(右)楊敏芳到宅服務

工作之餘,熱心為長輩服務奔走的小甜甜也領悟箇中道理。在參與各社福團體的活動前,自己先作功課,了解情況。因此她可以在親身參與長者送餐的服務中,體會有些阿公顧慮面子的問題,送餐無須多言,將餐盒放置固定位置即可。鄉下的阿嬤也會像小女孩般地鬧彆扭,但在彼此生病時,仍會老老照顧,互相幫忙取餐盒。

小甜甜大方展現對長者的關愛,不僅自己以身作則,也邀請社會大眾出錢、出力,集眾志關懷長者,何必骨肉親。今日陪伴郭阿嬤圍爐,以及看到居服員與郭阿嬤的互動。溫馨的氣氛恰如卡通名曲:「…這裡的人情最溫暖,這裡的人們最和善,好像一個大家庭,大家都愛小甜甜…」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19.12.11 NO. 394上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