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已非老人的專利!

國立台中科技大學護理系教授吳麗芬接觸失智症已有20年經驗。 她回憶,曾見過30歲即失智的案例。

到底失智症會引發哪些行為問題,而照顧者又該如何應對呢?

 

文│郭依瑄

 

失智症是什麼?是健忘、癡呆抑或失去智力?

失智症是一種混合型的認知障礙,是以記憶力退化為主,再加上至少一項以上的認知功能缺損,例如:計算、視覺空間技巧、語言能力等等。

其程度足以影響到日常生活甚至工作執行,甚至還可能伴隨人格變化、情緒障礙、行為異常,嚴重者還有幻覺、妄想等等精神症狀。

 

是健忘?還是失智?

失智與健忘不同。

舉例來說:健忘可能是記憶差、意識到自己忘記了哪些東西、沒有明顯的認知功能缺損;

但失智症患者常常會不知道、否認自己忘了什麼東西,也逐漸聽不懂口頭或字面上的指示。

 

「見過一個長輩將紅包放在枕頭底下,每天晚上都會拿出來數。但某天,就是少了一包,老人家氣急敗壞,不斷地數,但她就是沒辦法說出少了哪一包。失智症患者無法意識到自己忘了什麼、少了什麼。」國立台中科技大學護理系教授吳麗芬如此說道。

換言之,健忘只是大腦的檢索能力出現障礙。

而失智症則是大腦的輸入、儲存能力出現障礙,資訊存不進大腦。

 

失智症的醫療現況: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

失智症又分為:血管性失智症以及阿茲海默症。

  • 血管性失智症為腦血管疾病所導致的失智症,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期退化的速度取決於中風的次數與發生的位置。治療方式通常是找出可逆性病因,針對病因加強治療。
  • 阿茲海默症占了失智症患者的67成,是現今比重最高的。成因為掌管記憶的海馬迴、大腦皮層等等神經細胞發生病變退化。現今則無有效控制的藥物或方法。

 

藥物治療:90%以上的失智患者,在病理中會出現行為或情緒上的問題。適度使用抗鬱劑、情緒安定劑、抗精神藥物可改善其症狀。

非藥物治療:藉由環境的調整、改變溝通方式、懷舊訓練、建立正常作息,也可以借助一些輔助療法(音樂、植物、動物等等)來延緩症狀。

 

失智症的照護重點

「把焦點放在他的能力與專長上,盡量讓他們做擅長的事情。」吳麗芬在「失智症精神行為問題之認識與照護」的研討會上分享照顧失智父親的經歷。

其父親已經95歲了,罹患中度失智,很喜歡吃蒸蛋以及花生米。

於是吳麗芬替父親在餐桌上擺了筷子、湯匙、叉子,讓他自由選擇自己的用具,去夾取他愛吃的食物。

 

她發現,父親會用湯匙舀蒸蛋,用筷子夾花生米,且動作比起夾取他不愛吃的東西,動作流利許多。

而那盤花生米吃完之後,父親發現不遠處還有一盤花生米,於是他會站起來,過去將那盤花生米取來吃。

「一頓飯下來,不只訓練到手部肌肉,站起來去拿花生米這個動作,也訓練了其他部位的肌肉。」

 

因父親吞嚥功能比較困難,在吃藥的時候,家人會陪同在側。

「在吃藥的時候,我們會在他前面站一排,有的人教他怎麼吞,還吞給他看。」

而飲食菜單也改變了,例如:饅頭變成饅頭泡湯、飯就會改成稀飯,連花生米都會煮的軟爛一些。

 

 

最後,吳麗芬語重心長的提醒大家:「發揮家庭功能、安排規律作息十分重要,失智症雖然不可逆,但我們照護者要想辦法延緩失智、找到照顧方法,且關心病患與自己的心理狀況,不要讓不好的情緒蔓延開來。」

 

資料來源:《 伊甸園月刊 》10月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