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黃健庭說,長照機構的設立,讓後山長輩實現在地老化的想望。)

後山的長濱鄉一直以來都是老化最嚴峻的地區,醫療資源匱乏。

如今台東耆福綜合式長照機構的設立,為原鄉長輩打造一處安老環境,在家鄉就能頤養天年。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台東線長濱鄉日照的缺口,由伊甸接下服務,

這座機構讓長輩的最後一哩路有關照,有溫馨的愛相伴,

讓後山長輩在家鄉就能得到妥善的照料,實現在地老化的想望。

台東長濱鄉距離市區至少一小時車程,

由於人口外流嚴重,留下老人與隔代教養的孩子。

檢視長濱老年人口比為23.4%,老化指數與身障人口比名列前茅。

 

「長濱鄉介於花蓮市和台東市中間, 處於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窘境。

醫療資源欠缺,除了 衛生所外,只有 一兩家西藥房,

民眾在取得醫療服務相對困難。」台東縣長黃健庭分析當地的現況。

 

長照2.0推出後,長濱鄉迫切需要提供服務,

正好縣府有一處忠勇國小的閒置校園,可以校園活化再利用。

於是,由台東縣衛生局主動協助將學校用地變更為社福用地,

再交由伊甸承接服務,整理成日照的服務空間。

黃健庭不由得說:「這是政府與民間很好的合作案例。」

(圖說:台東耆福綜合式長照機構開幕當天,縣長黃健庭(左2)與伊甸董事長葉瀛賓(右2)共同揭牌。)

機構的核心功能是照顧失能和失智長輩,

老人家可以就近在這裡進行復健,用餐,洗澡等,

未來還會規劃各類親子文康活動,藝文表演,安親,課輔等,

營造成多功能的休閒活動場域。

「它可以變得親民,融和社區功能,我們的目標很希望可以和伊甸一起來合作。

 

台東縣的社福支出一直是很重的負擔,

如何讓青壯年人口可以返鄉就業,讓原本欠缺家庭功能的可以彌補過來,仰賴解決源頭問題。

黃健庭指出,縣府努力發展觀光產業,創造就業機會,提高民眾收入,

從數據顯示,台東民眾存款增加 300 億,

在地就業機會多過找工作的人,民眾生活改善,連帶中低收入人口比例下滑。

不過,他不諱言,少子化嚴重,老年人口成長,老化比例升高,老年照顧勢必要投入更多心力和資源。

 

台東醫療問題在於偏鄉資源匱乏,特別是緊急醫療和重症能力不足。

「遇到重大醫療要轉院,不論是轉到花蓮或是高雄,

車距都要3小時,很多時候遺憾就在救醫路上發生。」

黃健庭看見問題所在,他表示,偏鄉不可能設立醫院,成效不彰會倒閉,

衛生所發揮的是衛教功能,不可能配備專科醫師。

在長濱鄉,只有兩家診所和零星的藥局,萬一遇到嚴重事故,會陷入彈盡無援的狀況。

(圖說:台東縣長黃健庭(右2)與伊甸董事長葉瀛賓(右3)參觀長照機構設施。)

所幸,台東馬偕急重症醫療大樓成立後,轉診比例下降。

此外,在偏鄉成立六支高級救護隊,在第一時間緊急救治,

甚至可以做侵入性醫療,再後送醫院,降低憾事發生。

黃健庭指出:「自推動以來,緊急救護成功率從5%提升到28%

意味著失去心跳,沒有呼吸的100 人當中,過去救活5個人,現在提升到28 位。許多縣市都來台東學習。」

 

老人社會福利方面,台東縣老人家乘車點數居全台第二,

增加復康巴士車輛並改由智慧系統派車服務,解決人工調度困難。

黃健庭說,就算有緊急臨時預約亦可受理,

或是有輪椅過大的特殊需求都能納入考量,擴大車隊服務效益。

 

老人家隨著身體功能退化,輔具需求日增。

過去要申請輔具,要先經過評估才能購買使。

「現在改採先買先用,再由廠商和社會處完成後續行政流程,便民效果獲得好評。」

他欣慰的說,施政讓照顧身障鄉親的美意可以更落實。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71期 2018.1月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