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幸福的漫漫長路

幸福或許只要一雙合穿的鞋子、一顆普通的足球玩具就已足夠,然而對小志來說,卻是一條的漫漫長路。

文|張雪惠 攝影|何維綱

小手搓揉著粘土,依從教保老師的指令,將黏著劑塗在粘土上,歲的遲緩兒小志(化名)歲的妹妹小貞(化名),憑著創意無限的想像,拼貼出繽紛燦爛的母親節卡片。不一會兒,坐在一旁與孩子一起勞作的小志媽和小志,突然為了貼粘土吵起來,此景,像極了兩個小孩在爭鬧著。深入了解才知,原來小志媽有輕微智能障礙,個性也像小孩一般,孩子帶孩子般的教養型態,令人擔心。

貧困失能 等待援助

說起這家人,背後其實有段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小志爸和小志媽先前因著人頭戶罪行,雙雙入獄服監,由奶奶獨自撫養四個小姊弟。小志媽在三個月後出獄,小志爸目前仍在獄中服刑。不曾工作過,也沒有生活技能的小志媽,目前正靠著各種社會救濟,與三個小孩(其中一位由奶奶帶),一同住在殘破不堪的舊屋裡。

身上穿著別人不要的二手衣,家中的傢俱盡是捐物,生活能力稍弱的小志媽,經常以她唯一擅長的電鍋料理─白飯配上料理包罐頭來餵養孩子;因不知如何搭乘交通工具,全家人更是只能關在家裡看電視,過著幾近半封閉的生活。

時段療育 大有改善

去年十二月,小志和小貞因遲緩症狀,被轉介到伊甸桃園服務中心接受時段療育。小志被評估為全面遲緩,約較一般同齡慢了半年到一年,而妹妹小貞遲緩症狀較輕,所幸幾個月的療育課程後,兩人大有改善。

社工林謙慈表示,小志媽媽雖識字,但有認知障礙,一開始挺擔心媽媽的照顧狀況,初期教她搭公車,直說頭暈不舒服,一次兩次的耐心鼓勵,現在她已能風雨無阻地帶著小孩來前來學習。過去孩子因文化刺激不足,造成學習遲緩,現在則盡量讓小志媽在家裡帶著小志多玩一些特定教具,達到療育目的。還好媽媽的配合度極高,回家作業也能讓孩子如實完成。母子一同成長,生活與學習慢慢步入正軌。

期待愛心 展望幸福

說到未來的期望與目標,淑芳老師表示,因小志從未上過幼稚園,希望能在今年九月讀小一前,學會五十以內的加減、寫自己的名字、認識注音符號等小一生應該具備的能力。

採訪結束後,小志依依不捨的指著他常玩的足球說:「我想要帶回家!」看著他身上舊舊的二手衣,僅有的一雙鞋也太小,不敷使用,不禁讓人鼻酸。幸福或許只要一雙合穿的鞋子、一顆普通的足球就已足夠,然而對小志來說,卻是一條漫漫長路。看似富裕的台灣社會,仍有一群弱勢族群正等著你我的愛心與關懷,協助他們到達幸福的彼岸。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63 期 2017.5 月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