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晚美」人生

星期一上油畫課,星期三打非洲鼓,星期四上素描課……,要和賴桂蘭約時間不是那麼容易,往往得挪出空擋才能見得著面。在樂齡課堂上不時見到她的身影,她用滿檔的行程填塞她的生活,用心過好每一天,天天都值得歌頌。

文│ 攝影│何維綱、李蒼瑀


翻開68歲的賴桂蘭奶奶的行事曆,每天都排滿了行程,一會兒上非洲鼓課、晚上又上書法課,隔天上午還要上素描課,下午要到衛生所當志工……,閒不下來的她說:「人老了走出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心情也跟著快樂起來。」

人老心不老 樣樣學習

來到賴桂蘭學習的非洲鼓教室,「碰、啪啪咚……」的打擊聲震耳欲聾,學員跟著老師練習樂譜,雖然程度參差不齊,但是各個都很努力拍出節奏,享受打鼓的樂趣。這群上了年紀的長青族,不因退休而中斷學習,看到外人來訪,熱情好客外,還迫切地詢問:「要不要找我們演出呢?」

結束非洲鼓課程後,動靜皆宜的賴桂蘭,晚上接續上書法課沉澱心情。寫了一手好字的她,當初因為老師的一句話「畫作畫得好之外,落款時字醜就破功了」,於是開啟了她的書法學習之門。

和社會接軌  找到定位

熱中學習的她從初階進入中階,每一項才藝都是全心投入,即便養身操課程開在外縣市,她都會不辭辛勞地去上課,為的就是和老師求教,讓程度更上一層樓。「以前我鼻子過敏都依賴藥物,醫師警告我再吃下去要洗腎!」一語驚醒夢中人,從此賴桂蘭透過養身操調養身體,不僅狀況獲得改善,甚至不時到身障機構幫身障學生免費服務。

賴桂蘭每一天都過得非常充實,問她和過去有什麼轉變,她說:「走出來就是不一樣,以前少見世面會怕怕的,現在出來久了,臉皮也厚了;甚至交了許多朋友,想法和見識也跟著不同。」

到山區送餐  服務獨老

過去擔任會計的賴桂蘭,婚後隨即成為家庭主婦,在家相夫教子。一次,看見伊甸創辦人劉俠女士的報導,對她的生命故事感到欽佩,激起她服務社會的心。心想「沒有社工背景就當志工」,於是賴桂蘭受委託幫獨居老人送餐。送一餐飯路程來回20公里,在山區找不到路,逢人便問,「路就這樣問出來了。」有時送餐遇到老人家大門深鎖,賴桂蘭不放心堅持要見到本人才肯離開,於是附近周遭繞呀繞,總算找到人才放下心中大石頭,並將便當交到獨居老人手中。

送餐送久了,那份關懷溫暖了老人家的心。為了將服務做到好,賴桂蘭考取居家服務員證照,看到老人家沒人帶他們下山就醫,賴桂蘭二話不說帶他們去看病:生活用品沒有了,上山順道送過去,無法行動的則幫忙申請長照交通車,賴桂蘭把獨居老人當成家人般疼惜,瞻前顧後的成為老人家談心與信賴的對象。「有的老人家指定要我服務,別人服務她還不要哩。」賴桂蘭的貼心舉動贏得老人家的讚許,服務多年下來,陪伴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一直到一次服務期間出了車禍嚴重傷即肩膀,才淡出職場。

熱心又助人  樂活不減

傷勢復原後,賴桂蘭服務的腳步不曾停歇,過去家訪的背景意外結識苗栗愛加倍關懷協會(同時也是伊甸象圈工程計畫單位與社區輔具站)張天苗主任,開始服務新住民。遇到勞資糾紛,協助新住民辦理手續,爭取應有的權益。賴桂蘭總是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在苗栗通霄這個小鎮上,成為熱心服務的不二人選,只要有人請託,賴桂蘭義不容辭的幫忙,「答應別人啦,就傻傻(台語)的做。」豁達的心表露無遺。

 晚年,賴桂蘭開始把一部分時間留給自己,在樂齡班報名上多項才藝課程,有油畫、素描、書法、養身操、非洲鼓等,還擔任志工。在賴桂蘭身上只感受到時間永遠不夠用,善用每一天的她,打趣的說:「我太忙啦,大家都說我很難找。」語畢,又騎車前往下一個活動。賴桂蘭在助人與自我充電中蓄滿能量,過一個充實的「晚美」人生。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43 期 2015.9 月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