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聖恩 攝影|徐士堯
在全場的熱烈掌聲中,伊甸「老人照顧服務計畫」公益大使比莉粉墨登場,也宣告伊甸今年「擁老同行 作伙愛」議題正式開跑。
比莉今年主演喜劇─《媽,別鬧了!》引起許多討論,戲裡她飾演喪夫後尋覓第二春的Rose,逗趣橫生的情節為觀眾在生活中增添不少樂趣。歡笑之餘也不禁令人聯想,Rose的亡夫若非驟逝,而是罹患失智症或是因病失能而長年臥床,後續是否衍生更多的長照需求,未來恐怕就沒多少笑聲。
文|朱聖恩 攝影|徐士堯
在全場的熱烈掌聲中,伊甸「老人照顧服務計畫」公益大使比莉粉墨登場,也宣告伊甸今年「擁老同行 作伙愛」議題正式開跑。
比莉今年主演喜劇─《媽,別鬧了!》引起許多討論,戲裡她飾演喪夫後尋覓第二春的Rose,逗趣橫生的情節為觀眾在生活中增添不少樂趣。歡笑之餘也不禁令人聯想,Rose的亡夫若非驟逝,而是罹患失智症或是因病失能而長年臥床,後續是否衍生更多的長照需求,未來恐怕就沒多少笑聲。
當家裡有失能的身心障礙者,照顧是一輩子的功課。照顧者承受無比的壓力與重擔,當身心障礙者老化,那麼又該何去何從?
文|蘇麗華 座談會圖片來源|螢幕截圖 情境圖片來源|Pixabay
長期照顧是一條漫漫長路,許多家庭照顧者默默承受照顧艱辛,隨著照顧者身體年邁,身心障礙者也跟著老化,當他們晚年,誰來照顧他們呢?
時代沖刷如此快速。您可曾想過,有什麼是會引起您那一代共鳴的共同回憶嗎?晚年的照顧,在宜蘭頭城頭城據點,不僅是顧溫飽,更溫柔地回甘長輩年輕時的美好記憶─歌仔戲,見證一起走過的時光。
文|朱聖恩 攝影|簡瑞廷
「雲開見月復西歧」—這是伊甸基金會宜蘭縣頭城武營據點(以下簡稱頭城武營據點)為觀眾帶來的年度重頭戲。雖然全球疫情仍不見盡頭,觀眾規模不若往年,只開放給家屬與社會局代表,能夠趕在感恩節前夕登台演出,全體同仁與家屬莫不懷著感恩的心。
遠地就醫最擔心治療期間該住哪裡?愛心棧服務處處充滿溫馨的故事,更是癌症病友最貼心的服務。
(圖說:新的淡水愛心棧房間一隅,舒適的空間,讓癌友安心養病。)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愛心棧就像另一個家!癌友長期治療,讓他們就近醫療,安心靜養,更帶出希望。
一個人過節顯得單調,大家一起慶祝才有氣氛。基隆巷弄長照站的長輩趁著年前一起手作裝飾,布置場地,把年味帶進長照站。過程中大夥兒笑聲不斷,「好像回到小時候過節的感覺。」長輩開心的回應著說。年節相聚慶祝,把美好的祝福帶入新的一年。
(圖說:長輩自製年節飾品,各個開心不已。)
文|蘇麗華 攝影|王致尹
「好像回到小時候過年的感覺。」、「每天來都好快樂。」、「和這邊朋友的感情比兄弟姊妹還要親。」基隆巷弄長照站的長輩一個個上台發表新春感言,他們一起玩、一起笑,用歡樂填滿生活每一天。
長輩們年輕時堅毅地挑起一家生計,到現在八、九十歲了,身軀佝僂、個性退縮、不愛出門。待進到頭城老人日托中心後,有的胃口變好,有的在這裡交到「老」朋友。在歲末活動裡看到老爸、老媽笑開懷,子女們既安慰又感激。
文|朱聖恩 攝影|陳韋儒
「咕、咕、咕,起床啦!」社工林貴能喚醒午休中的長輩們,拉開窗簾,陽光照進,大廳瞬間一片光明。連續下雨超過一個多月,宜蘭居民都快發霉了。難得出了太陽,配合頭城老人日托中心長輩們的年終活動,大家好開心。
10年前,離開科技業,投入長照服務根本不在尚慧玲的謀職清單中。她卻意外走入陌生領域,一點一滴累積工作經驗值。接下來,她要繼續做到退休,把後半人生都奉獻給身障朋友。即便一路上有甘有苦,回頭看,心是甜的。
(圖說:尚慧玲在中心累積10年的服務經驗,把服務對象當成自己家人般對待。)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當家人罹患失智症、或是身心障礙者、或有長期照顧的需求時,主要家庭照顧者在身、心、靈都面臨重大考驗。居住海外或不同縣市的遠距家屬可以提供哪些協助與主要照顧者一起照顧生病的家人呢?以下提供2不5要的建議:
企劃|朱聖恩 圖|y.zhen深夜日常
伊甸基金會公益影片《也許,你不認識他們》中,「音樂.戲劇新女王」曾沛慈帶著觀眾深入不同障別的身障家庭,透過她的雙眼看見家庭照顧者的處境。恰巧影片拍攝地點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一劇中應家姊弟倆同住的家,勾起她不少回憶。
(圖說:甫敲響金鐘的藝人曾沛慈首度擔任伊甸公益大使,呼籲大眾一起支持身障家庭勇敢前行。)
文|林佳勳 照片提供|伊甸公關中心
在過去農忙時代,家人總會泡一大壺熱茶給割稻的農人們喝,天氣越熱越是要喝熱茶,才可以真正解渴,有了這個兒時的記憶,運用於工作中,每週帶著我那20位年長的寶貝們參與品茗活動。
(圖說:宜蘭教養院的住民非常享受品茗香草茶的時光。)
從事社會福利服務工作,引領著何天元走入社會角落,幫助一個個待援的家庭。貧窮線下的生活映入眼簾,令人憐惜與不捨。何天元深知自己的重任,從扶持到新生,這條路雖長,意義卻非凡。
(圖說:伊甸副執行長何天元分享服務的點滴,每一個服務都是動人的故事。)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照顧最弱勢的弟兄,就是我服務最大的意義。」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一語道出他服務的信念。在第一線服務,看盡社會底層掙扎求生、苦不堪言的景況,不禁心生憐憫。帶著他們入住愛德養護機構,過起有品質的生活,是家人放心和安心託付的好所在。
談起機器人,第一個閃入您腦中的會是什麼呢?是阿諾史瓦辛格的魔鬼終結者?是變形金剛?是社群平台的聊天機器人?或是時下熱門的小朋友保母─兒童智慧機器人呢?
內政部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我國將於2026年進入超高齡社會,由服務型機器人來照顧您我的老年也是長照體系中的一種選項。
圖說:機器人小貝(圖片來源:https://www.robelf.com/)
文|朱聖恩
在軟體工程、軟體開發與設計等方面所向披靡的曹永忠博士。在歷經照顧生病父親的過程中感嘆:「健全的長照體系對台灣實在太重要了!多少個家庭因為長照被拖垮。」
圖說:曹永忠博士暢談Maker創客的起源
文|朱聖恩 攝影|何維綱
「健全的長照體系對台灣實在太重要了!多少個家庭因為長照被拖垮。」曹永忠博士有感而發的說。
踏入新北市鶯歌大湖公共托老中心大門,穿過彷彿回到鄉下有花、有草、有樹的老家庭院,一群長輩正在中心內活力充沛地忙碌著,為一周一次的「快樂餐自己煮」活動做準備。
(圖說:服務使用者秀秀阿姨手腳俐落地備料。)
文|林佳勳 攝影|何維綱
端午節前夕,位於台北石牌的頤福社區式長照機構內熱鬧非凡,一群孩子們正在梳妝打扮準備粉墨登場––他們是西湖國小歌仔戲團的小團員們,要為機構內的爺爺奶奶們帶來一場精彩的歌仔戲表演。
(圖說:西湖國小歌仔戲團的小團員們於端午前夕與伊甸頤福長照機構內的長輩同樂。)
文|林佳勳 攝影|何維綱
長期照護讓您喘不過氣嗎?一起來看看如何申請居家喘息服務吧!
附註:2018.12.1起實施「擴大外籍看護工家庭使用喘息服務」計畫
家有聘僱外籍看護,但符合以下公文內提及條件者,亦可申請居家喘息服務喔!
長照2.0有哪些服務項目呢?一起來看看!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19.5月 387上期
覺得長照服務申請流程很複雜?一張圖讓你輕鬆上手!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19.4月 386下期
家裡有需要使用長照服務的長輩,但是要如何申請呢?小編報您知!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19.4月 386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