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旋律、一首歌等都能引起共鳴!張綺妍用音樂走入障礙者的內心世界,協助他們療癒,開啟盼望的大門。
(圖說:張綺妍運用所學,把音樂帶到需要的人身邊。)
文、攝影|蘇麗華
五歲被鋼琴啟迪,對著媽媽喊:「我要學音樂。」的張綺妍,一路從音樂科班出身。成年後的她,不羨慕演奏會上的光環,她卻反思「學音樂的目的是什麼?還有其他應用的可能性嗎?」一頭栽進音樂治療的領域,開啟了她人生的轉捩點,對人有了更新的眼光。
一個旋律、一首歌等都能引起共鳴!張綺妍用音樂走入障礙者的內心世界,協助他們療癒,開啟盼望的大門。
(圖說:張綺妍運用所學,把音樂帶到需要的人身邊。)
文、攝影|蘇麗華
五歲被鋼琴啟迪,對著媽媽喊:「我要學音樂。」的張綺妍,一路從音樂科班出身。成年後的她,不羨慕演奏會上的光環,她卻反思「學音樂的目的是什麼?還有其他應用的可能性嗎?」一頭栽進音樂治療的領域,開啟了她人生的轉捩點,對人有了更新的眼光。
在偏鄉,不知道要帶孩子、孫子去哪裡玩嗎?有育兒上的疑難雜症,可以問誰呢?高雄美濃育兒資源中心10月正式啟用囉!伊甸承接該服務,提供0-6歲幼兒適齡、適性的遊戲空間與育兒諮詢服務,讓父母輕鬆育兒沒煩惱。
(圖說:陳保母帶著孩子使用育兒中心資源,開心地念童書給孩子聽。)
文|蘇麗華 攝影|何坤益
(圖說:跨領域的專業團隊介入 讓療育看得見。)
早期療育的重要在於「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因此0~6歲的黃金療育期也就成為了治療師相當重視的時間表,
由於造成發展遲緩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各方專家的合力治療,
才能讓慢飛天使逐漸展翅高飛,飛向未來。
(圖說:顏維貞在瑞芳上兒童定點療育課,幫助慢飛天使成長。)
經過早療評估孩子一旦出現發展落後情形有辦法跟上腳步嗎?
不論是感覺統合障礙、認知注意力問題、社交情緒困難……,
在治療師提供專屬的早療計畫下,進行個別、團體的課程訓練,
讓慢飛天使有機會邁開步伐,迎向成長的里程碑。
(圖說:博愛醫院大家口中的「歐逆」─劉娟妃,有著親切的微笑)
劉娟妃畢業一個禮拜就到博愛醫院擔任兒童物理治療師,
她笑稱自己寶貴青春全給了醫院,
想當初手邊資源有限時,常去姊姊家偷挖玩具,也曾自己剪紙箱、畫腳丫、簡易護貝給孩子使用。
(圖說:一一與我們展示她的簡單評估工具箱的林巧雯。)
林巧雯是伊甸屏東身心障礙福利中心的職能治療師,
94年出生的她,已經有3年多的職能治療經驗,
「職能治療有許多不同的領域,我是以小兒的部分為主。」她笑得燦爛。
(圖說:郭淑儀的診療室一角。)
「孩童在早期療育的路上,有半數以上是需要語言治療的,但在台灣的環境,語言治療師的現狀是供應不求的狀態。」台南新樓醫院語言治療師郭淑儀說。新樓醫院是台南第一間做早療的醫院,對此他們有相當豐富的經驗。
文│邱慶宜 攝影│何坤益
(圖說:對語言治療相當有見解的韓慧雯,詳細的與我們談語言發展的脈絡。)
一般人認為,語言治療就是在教語言、認知,韓慧雯語言治療師表示,若要認真說起語言治療,必須以更高層次來看待,如果一個孩子沒有語言能力,那麼我們就要觀察他是否有溝通方法。
文│邱慶宜 攝影│李蒼瑀
(圖說:Janet手比愛心為慢飛天使加油。)
Janet〈謝怡芬〉是台灣知名主持人,在2017年10月誕下兒子Egan,
夫妻倆對於這個如天使般的孩子降臨,如許多父母一樣,
常在臉書上分享與兒子的日常,幸福洋溢的模樣令人稱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