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伊甸長期捐款人林傑民。)
「雖然肢體不方便行動,卻能夠在那年代創立伊甸基金會,真的很不簡單!」提到伊甸基金會創辦人劉俠,林傑民稱頌不已——這同是林傑民成為伊甸長期捐款人的起源。
自出社會有穩定收入後,林傑民就固定捐款伊甸基金會,小善慢慢累積成大愛,至今已長期捐款27年,從無間斷。
(圖說:伊甸長期捐款人林傑民。)
「雖然肢體不方便行動,卻能夠在那年代創立伊甸基金會,真的很不簡單!」提到伊甸基金會創辦人劉俠,林傑民稱頌不已——這同是林傑民成為伊甸長期捐款人的起源。
自出社會有穩定收入後,林傑民就固定捐款伊甸基金會,小善慢慢累積成大愛,至今已長期捐款27年,從無間斷。
「求醫的道路我不孤單,我是個幸福的病人!」癌友陳麗姿感激說道。身邊有照顧他的愛人、支持他的親友、貼心的醫療團隊、又接受了伊甸基金會愛心棧的協助,使她能無後顧之憂地在他鄉接受治療。
文|許幀貿 攝影|王致尹
年初,陳麗姿在沐浴時摸到胸腔肋骨旁有一硬塊,隔日隨即至醫院檢查。數日後,手術檢體切片報告證實陳麗姿罹患乳癌第一期。雖為癌症初期,不過因為是管腔B型、HER2陽性,需接受包含放療、標靶、化療在內的所有療程,整個療程需長達一年之久。
阿宏、阿文兄弟和媽媽居住在破舊公寓內,六年前一家之主過世後,患有智能障礙的母子三人端靠社會補助維生,家中失去了最後的平衡。
因缺少判斷能力及理財觀念,他們面臨賒帳、欠款等種種問題。伊甸以諾服務中心社工劉書宏介入協助,面臨種種無解的困境,他像是一名鄰家哥哥,陪著三人一同面對。
-阿宏(圖左)、阿文(圖右)兄弟及媽媽(圖中)面臨理財難題。-
居住偏遠地區的癌友到都會區就醫所費不貲,伊甸愛心棧提供病友免費住宿服務,減少他們舟車勞頓之苦。伊甸不僅號召愛心房東加入行列,11月30日也發起募款音樂會,邀請民眾共襄盛舉,為愛點亮一盞燈。
(愛心房東代表曹愛蘭現場呼籲更多民眾加入愛心棧服務行列 。)
文|蘇麗華 圖片提供|伊甸公關中心
(圖說:選舉前,教障礙者模擬投票。)
九合一選舉落幕,伊甸的服務使用者在選前透過易讀版本手冊、模擬投票等方式,了解投票的相關流程,行使其權利。因著公民參與達到身障平權。
文.攝影│蘇麗華
(圖說:李中庸醫師、陳老師與陳宜君是維護宜蘭教養院住民牙口健康的大功臣。)
看牙醫不再是充滿折磨與痛苦的一件事!宜蘭教養院的服務使用者從排斥看牙、充滿戒心,甚至不想與李中庸醫師打招呼,到現在會主動幫李醫師按摩、在他旁邊做瑜珈、秀才藝,讓充滿尖銳鑽牙聲的診間滿溢歡笑,這是如何辦到的呢?
文│郭依瑄 攝影│何維綱
(圖說:黃麗滿與爺爺,歡樂的合唱)
生活中的起伏,時而百花齊放,時而寒冷難耐。
風霜在心上刻劃下痕跡,如果沒有適度釋放,
那真是數著悲傷過日子,越想越糾結、越活越乏味。
而經歷過大風大浪的爺爺奶奶們,如能在年老的時候有個港口停泊,
「廚神這兩個字不一定代表是很厲害的廚師,
『廚』代表喜歡吃、喜歡料理的人,『神』則是代表向神一樣無私的奉獻,
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很大愛的,
所以很多人都會誤解,以為要料理能力很強的人才能進入,其實不是這樣的。」
新北市廚神慈善協會理事長吳淑靜說。
(圖說:江貞儀奶奶對於她現在的生活相當滿足。)
「學習」是人類一輩子都需要做的事,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奶奶,
更是將學習這件事發揮到淋漓盡致!過去的她陷入喪失親人的憂鬱中,
來到三峽銀髮俱樂部,因著陪伴她變得樂觀又開朗,
失智長輩的開心果
(照服員湘怡(右)和長輩常常互動,充滿歡笑。)
談到失智長輩容易健忘,遊走,情緒不穩定等,這些在照服員鄧湘怡眼中都不是問題。
她就像他們的孫女般逗得老人家開開心心,因著服務,她看到陪伴帶來的工作價值。
(圖說:常悅梅奶奶含蓄的笑著,露出她的一口健康牙口。)
「願意做、開心做,不求回報。」是常悅梅奶奶那顆熱忱服務的心,
住民看到常奶奶都好高興,一如常奶奶看到他們一樣歡心,
在這愉快的社區,人與人的互動成了溫暖這寒冬的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