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有多麼珍貴?那是買也買不到、學也學不來的寶物。今年高齡98歲的曾奶奶曾一度遺失了這份珍寶,來到由伊甸承辦的崁頂日照中心後,曾奶奶逐漸再展笑容,如今在她臉上看到的,是重拾開朗的快樂。
文|許幀貿 攝影|何坤益
綠意盎然的春季即將來訪,早上,崁頂日照的同工們帶領著爺爺奶奶們在屏東縣民公園散步,曾奶奶的小兒子推著輪椅,在一片談笑中共同享受初春溫暖的陽光。
「笑容」有多麼珍貴?那是買也買不到、學也學不來的寶物。今年高齡98歲的曾奶奶曾一度遺失了這份珍寶,來到由伊甸承辦的崁頂日照中心後,曾奶奶逐漸再展笑容,如今在她臉上看到的,是重拾開朗的快樂。
文|許幀貿 攝影|何坤益
綠意盎然的春季即將來訪,早上,崁頂日照的同工們帶領著爺爺奶奶們在屏東縣民公園散步,曾奶奶的小兒子推著輪椅,在一片談笑中共同享受初春溫暖的陽光。
同樣一首歌,不同的合唱團有不同的詮釋。
少年合唱團,清新脫俗,飆高音騰空輕盈翻躍無礙,但也正因輕盈,鴻毛凌空而飄飄然。青年合唱團,氣宇軒昂,強弱控制如駿馬般駕馭自若,令聽眾三萬六千個毛孔無不暢快。中年合唱團,列陣有素,演唱因純熟而泰然,歌聲中融進了在世間歷練的層次。長青合唱團,經過歲月洗鍊的聲帶,帶著特有的磁性嗓音,豁達聲中,唱出輕舟已過萬重山。
文|朱聖恩 攝影|簡瑞廷、徐士堯、蕭沛宇
你理想中的退休年齡是幾歲呢?
退休生活是許多人嚮往的人生階段,恨不得能早點退休,享受遊山玩水的日子。
嘉義梅山的伊甸頤福日照中心內有兩位照顧服務員,縱使年齡超過60歲,依舊堅守於職場,服務失智長輩。
他們樂於工作,也享受於工作帶來的成就感。
70歲的吳秀英有多重的身分,既是「說電影」老師,也是導覽志工,還是網路廣播主持人。處在熟齡階段,她用開闊的心迎接各種可能,從容優雅的經營老後哲學,面對走過的路徑,抱持凡事謝恩的態度。
(圖說:吳秀英到了熟齡階段,依然活力不減,工作填滿她的生活。)
長輩學會使用手機好處多。可以拓展視野,有更多人際互動。當然教長輩使用手機的目的不是使他們變成宅爺、宅奶,成天窩在沙發上低頭。手機只是工具,藉著使用手機,使長輩們走出去,有更豐富的生活圈。
圖說:學會使用手機,可以不用依賴別人
文|朱聖恩 攝影|陳韋儒
提著一袋袋剛從市場買的菜,回到台北頤福社區式長照機構。社工莊子瑩還特地從三芝的家背來一袋新鮮的筊白筍,給長輩們中午加菜。
手機的line常收到長輩的問安、勸世圖貼,而這股熱潮也席捲健康中心的老人家們。中秋節前夕是健康長輩圖人氣競賽進入殊死戰的階段,爺爺奶奶動員家族力量帶來驚人的人氣,究竟鹿死誰手呢?
圖說:健康長輩圖競賽-長輩們努力拉票集結人氣
文|朱聖恩 攝影|何維綱
(圖說:蔡奶奶熱愛跳排舞,身材維持相當曼妙。)
80歲了依然到處遊山玩水,盡情跳排舞,丰姿綽綽不減當年。獨居的蔡奶奶即便未婚,她的日子沒有一天空白,用旅遊串起世界各地的友誼,為人生寫下精彩日記。
文│王錦萍 攝影‧圖片翻拍│蘇麗華
「我的頭腦還很靈活」、「身體還很健康」、「我還在騎單車環島……」
這些話出自於年長者的口中,
他們不因年紀而設限,勇於學習、體驗,豐富晚年生活。
老不可怕,他們的心不老,參與社交活動、終身學習,
用健康的心態詮釋退休後,日子一樣快樂。
笑呵呵的陳進重爺爺從見到面直到採訪結束都保持著笑容滿面,
他的樂活法寶就是「自己滿足」,
國小老師退休的他,現在在伊甸雲林寬心園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當快樂學員。
文│邱慶宜 攝影│何坤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