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小象展翼 (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017封面

文|朱聖恩 攝影|簡瑞廷

 

近太麻里溪,青山環繞的嘉蘭部落傳來小提琴聲:

 

「琴夾好,要握住。」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夢想轉動 助偏鄉童勇敢逐夢

小時候,我們都曾以「我的夢想」為題,在格子紙上爬滿許多天馬行空的思緒。隨著時光推移著走,我們的夢想或許也歷經不斷地變動,最後積累出越來越多的欲求;而對資源相對匱乏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夢又是什麼?

文│賴慶榕  照片提供│伊甸公關中心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當城市畫家遇上偏鄉孩童

伊甸象圈工程計畫多年來致力培育偏鄉兒童多元發展,讓他們不因先天環境上的限制而失去昂首闊步、體驗社會的機會。今年暑假,特地邀請插畫家徐至宏與枋寮的孩子一起創作,從由土中找到捏塑樂趣。

 當城市畫家遇上偏鄉孩童  

文|許佳瑩  攝影|林嘉音

 

主文: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24-14澎湖赤馬國小Annie  

 

澎湖的赤馬小學佔地不大,但卻有最開心的笑聲,而Annie雖然生性害羞內向,但是她發自真心的微笑與珍惜自己擁有的愛,就是幸福之事。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來自澎湖西嶼的Annie,留著捲捲的漂亮頭髮,是個眼睛又黑又大的小女孩,她和姊姊由媽媽在當地經營麵攤扶養長大,家中長輩還有爺爺奶奶,媽媽的辛苦卻沒有帶走姐妹倆的快樂。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24-17-花蓮揚帆協會小寧  

 

小寧和家人在全台灣最弱勢的地方,她心中有愛,是支持她自己好好生活的力量。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程2 07 (1)  

 

9歲的小程,在待人處世上顯得早熟,雖為單親家庭兒童,沒有父親的小程卻是被天父的愛厚厚包圍,年幼的他期許自己可以付出愛,去愛家人、愛上帝。

許佳瑩 攝影何維綱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林希望樹  

 

 

雲林古坑的山腰上,有一群快樂的孩子們,他們就讀特色小學,從小學的知識技能和一般小學多有不同,例如他們舉辦登合歡山、單車濕地之旅、學煮咖啡等,教給孩子親近自然和貼近生活的良好態度。但是在這樣的背後,每位孩子們接受到的挑戰也不同,他們纖細敏感,希望家庭和睦之餘,更希望自己能多看書,是個屬於思考型氛圍的學校;同時,他們也代表著希望,光明閃亮,看著他們充滿笑靨的臉龐,祈禱他們有個美好快樂的人生!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澎湖愛之樹  

 

 

 

一眼望去,矮樓房、枯枝搖曳、強勁的海風,是澎湖冬日的映象,早晨街上人口不多,尤其在西嶼,只有校園裡孩子們互相追逐奔跑的歡笑聲。這裡的人口簡單,孩子們與家人住在一起,環境雖不富裕,但是有家人的環抱,依舊是溫暖;在赤馬小學,新移民家庭成員佔居七成以上,單親家庭也多,工作機會鮮少,但是他們不放棄自己孩子的心情,也讓孩子們養成感謝家人的照護,並且覺得媽媽的是天底下最大的禮物。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發揮與後山青少年玩音樂  

熱情的暑假,苗栗山上的陽光、微風、蟬鳴引領「自由發揮」的李伯恩前往達比拉斯教會,和山上的孩子們共度了一段充滿音樂與靈性的奇妙時光。

_MG_7837  

文│王錦萍

自由發揮的李伯恩是教會長大的孩子,他說自己在教會中帶了十年的樂團,這次一聽說要參加伊甸「象圈工程計畫」他非常興奮。其實不只他興奮,李伯恩一抵達當地,孩子們立刻以傳統的原住民迎賓舞蹈來熱烈歡迎他。

本次活動以青少年為主要對象,達比拉斯教會來了三十餘位對音樂有高度興趣的高中生,李伯恩抱著和音樂同好互相交流的心情,包括鼓、吉他、貝斯,鋼琴,每一樣樂器都玩。李伯恩說,平常他就是一練起團就很難停下來,「好像不會累」,那一天,大家就這麼瘋狂練團,整整不間斷的玩了好幾個小時,非常過癮。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山谷中的歌聲  期待走出偏鄉

 許多偏鄉孩子,他們長時間在等待機會,而不知道自己的興趣,也不知道自己能夠做到什麼。同樣來自偏鄉的歐開合唱團,將經驗傳承到新竹尖石的小學裡,告訴他們一切都有可能。

主圖。  圖為歐開合唱團團員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十月底,享譽國際知名大賽的A Cappella人聲合唱團體-歐開合唱團中的葉微真與葉孝恩兩人回到家鄉新竹尖石的錦屏國小教導歌謠傳唱團唱《歡樂曲》,為十一月的伊甸基金會「小象同樂會」新竹場的表演做準備,而在短暫的交流當中,孩子們對音樂展現無比的天賦,更對音樂的渴知表露無遺。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旺福:用音樂陪伴孩子成長

 烏日聖教會的吳師母帶了三十幾個來自弱勢家庭的孩子,有人高年級了還不會注音符號、九九乘法,有人連自己的名字都不大會寫,課業、品格、才藝、日常的人際互動,「你能想到的他們都不行。」這群孩子好像經歷了一段空白的歲月。「旺福樂團」來到這群小象中間,在教會人員無邊的愛心與耐心的帶領之下,孩子們體會了什麼是成就感,什麼是自信心。

 IMG_2591    

文│王錦萍  攝影│Marc

 

這些孩子家庭背景稀零,外配、單親、隔代教養、原住民家庭,有些還有學習障礙,吳莉莉師母把想要幫助、建造孩子的心情放在禱告中。有一天,有人送來30把烏克麗麗,吳師母驚喜之餘,接著禱告能有合適的師資前來教導,伊甸的象圈工程計畫正好與這群孩子連結,一連串奇妙的際遇下,小朋友們聽說他們最愛的「旺福樂團」居然要來教他們彈琴,大家都興奮得不得了,有的小朋友忍不住老早就在學校向同學炫耀了。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後山孩童歌唱

樂團師資走入部落

「孩子們的歌聲具有穿透力」、「音準很好,渾然天成非常厲害!」樂團師資們對這次走入部落教唱不由得發出驚嘆。後山的孩子具有最甜美的聲音,他們透過專輯錄製把自己的聲音帶到所有人面前,就像是把領受到的愛透過音符傳遞到每個人的心中。

20131015-119  

/蘇麗華 攝影/Marc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的歌  我們的成長

明年面臨併校的花蓮卓楓國小,正積極爭取轉成分校形式,將部落裡的孩子留在這裡,不讓《唱自己的歌》專輯成為最後的禮物。當他們唱著生命之歌時,其實對未來十分嚮往,雖然不知道上帝將帶他們前往何處,但前方總有希望。

   唱歌時嶄露的自信,是孩子最美的樣子。  

文|陳玠婷

 一排成蔭的大樹,成為自然的綠墻,為卓楓的孩子們圈起一片天然的園地,遠方美麗的山巒,和清澈無比的藍天,偶爾孩子們迴盪在山谷的歌聲,為這片土地增添許多色彩。

 卓楓國小位於布農族部落裡,學生多數從小在這裡生活,傳統卻無法完整地被保留下來,孩子們與祖父母溝通時,僅以生活尋常對話、單字去拼湊語意,但是祖先們流傳下來的美德,孩子們都記得牢牢的,禮貌、良善、樂觀,盡力融入生活中,做一個快樂的原民孩子。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 讓原鄉青少年穿戴夢想的羽翼

 座落在苗栗泰安鄉的「達比拉斯」部落,每到週末就展開大門迎接歸巢的二代青年們,這個原本寂寥的高齡化部落,因著新世代注入的生氣,再一次熱血了起來。不僅點燃社區活力、串聯起部落間連結,更將於10月中帶來自己的歌曲「Never Say Never」。

部落青少年齊聲唱出自己的歌  

 文/許佳瑩 訊息提供/呂麗娟 攝影/何維綱

 下了苗栗交流道,蜿蜒過台72線,隨著63鄉道一路顛簸前進,來到泰安鄉達比拉斯,落映眼前的是美不勝收的山河風景。在這裡,很難不為造物主偉大的創造驚嘆,壯麗得彷彿畫中跳出的山谷和緊緊跟隨上帝的堅忍心志,都震撼著這個世界!

回應呼召 牧師帶領部落復甦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部落聽見天籟

走訪高山部落,美景映入眼簾,空氣中不時傳來原民孩子悠揚的歌聲,這是傳承著部落文化和原民驕傲的歌,他們用音符寫下樂曲;用歌喉唱出希望,它是一份感動,更象徵著孩子無限的未來。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Marc

 DSC_0064  

酷暑的炎夏,部落的孩子們群聚一堂,用母語唱出族人文化,用音符傳遞情感,層層山巒不時傳來一遍又一遍悠揚的歌聲,他們用歌喉感動你我,用樂聲讓人看見他們的不凡。

 走訪部落,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笑容,面對鏡頭不時淘氣地扮出鬼臉,天真的背後,卻存在一個個令人鼻酸的故事。下了課,孩子們缺乏大人陪伴,只好在街上逗留。問起功課寫完了沒?一句:「不會寫,明天到學校再問老師。」課業跟不上的孩童比比皆是,誰來輔導他們呢?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