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生活重建 (5)
- Dec 16 Fri 2022 09:24
尋尋覓覓一個「家」 這樣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 Oct 24 Thu 2013 10:13
擁抱未來 婉婷重拾希望
擁抱未來 婉婷重拾希望
婉婷坐在輪椅渡過漫長的十年,一度消沈。依靠信仰、親朋好友陪伴與心底的聲音,並且參加生活重建服務後,重新找回對生命的期盼。
文‧攝影|陳玠婷
婉婷生病前,是位擁有服務熱誠的社工,工作滿一年之後,因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脊椎長了腫瘤,徹底打亂原有的生活,生病、開刀的難關度過了,以為身體會漸漸康復,卻在放射線治療後雙腳無法施力,舉凡移動、廁所、洗澡都需要協助,外出依靠輪椅行動,從助人者變成受助者,無法與母親共同負擔家中經濟、照顧重度腦性麻痺的妹妹,認為自己是家庭的負擔,婉婷一度陷入自責、低沉的情緒裡。
- Sep 17 Tue 2013 14:31
從全癱到坐立 思潔要回到崗位煮最愛的咖啡
從全癱到坐立
思潔要回到崗位煮最愛的咖啡
過去的夢想,不會因為中途致障而被抹滅,生活有無限可能等著每一個人。思潔今年初意外損傷脊椎與骨盆,癱臥在床的她因為生活重建,靠著自己的力量重新站了起來,她說,我要回到我的位置煮最愛的咖啡。
文│陳玠婷 照片提供│大林雙福園區
談起咖啡,思潔的眼神活了起來,看她重拾自信快樂的樣子,在旁邊陪伴的秀熞姑姑看著她直笑,給予她毫無保留的支持,直說參加伊甸生活重建,讓思潔看到康復的希望,而更努力復健,全家人滿心期待她再站起來,為客人煮最引以為傲的咖啡品嚐。
- Sep 17 Tue 2013 10:20
沈淑雅:給自己一個機會 生命大不同
沈淑雅:給自己一個機會 生命大不同
周歲時得了小兒麻痺,40多歲罹患乳癌,從拄拐杖再成為輪椅族,無論什麼景況下,沈淑雅始終保持樂於服事的生命狀態,有多少就付出多少,「因為神造的自己總是可用之身,總有可以奉獻之處。」
文/王錦萍 攝影/蘇麗華
沈淑雅20歲信主,透過讀聖經,認識到神所造的自己無論如何是有功用的,「即使這樣的我,也應該是個有用的人。」神的話語給予她力量,從那時開始在教會服事,脫離年少時的憂鬱生活。
- Sep 10 Tue 2013 15:42
中途致障者重建生命光采
中途致障者重建生命光采
中途致障難道生命一切都成了句號了嗎?靠著生活重建,一群身障者再度燃起鬥志,展開維期三個月的復健課程,意外地讓身體局部功能漸漸復元,生命再度有了光采。
文/尹康寓 攝影/蘇麗華
TEDxDU裡有則影片,Ramona Pierson(雷蒙娜.皮爾遜)在22歲時發生了車禍,昏迷了18個月後醒來,喪失了視力,無法進食,無法說話,束手無策的醫院將她轉介到一間科羅拉多州的老人院,在睿智長輩們的引導下,她重新學會了咀嚼食物和使用牙齒、嘴唇發聲,並在導盲犬的協助下出乎意料地完全康復,康復到可以站在講台上,向全世界述說自己是藉由眾人們的「通力合作」才得以康復的過程。
根據統計,台灣的身心障礙人口超過110萬,其中如同雷蒙娜因意外受傷、疾病導致後天身障(後稱中途致障者)的比例超過85%,即有近94萬的人口數。大多數的中途致障者在傷病痊癒後,會選擇回到家中,與家人獨立面對重創後的心理與接踵而來的多重問題,無法跨出層層的心理障礙重新適應環境,或若即便做好心理調適,也往往因為缺乏專業諮詢而不知從何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