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礫堆下的復甦
汶川地震五周年的重建路
五年前,災變的創傷歷歷在目,五年後,災民的臉上多了一份笑容。地震毀損他們的家園,帶走他們的親人,帶不走的是他們堅毅不拔的心。在災區的重建路上,他們舉目仰望,在殘瓦碎片中,燃起再造的一顆心。
文│蘇麗華 圖片提供│謝孟倫
2008年5月12日是令人傷痛的日子,慘重的災情猶如歷歷在目。當時汶川大地震的搜救工作不斷地進行著,到處是滿目瘡痍的環境,災區的空氣混雜著消毒水與屍臭,居民祈求著壓在瓦礫堆下的親人還有一線生機;沿途兩旁有醫護人員正在急救傷患,有人抱著逝去的親人痛哭失聲;也有人慶幸自己在災後能夠重生而相互依偎…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大娘劫後餘生 從工坊找到力量
5月12日對四川綿竹市的災民來說是一個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痛,一夕之間天人永隔,李大娘深陷其中久久不能自已。拭去淚水,她加入伊甸年年工坊的行列,用工作填補哀傷,用笑臉迎向未來,這些年,她的豁達與認真,讓工坊的人早已視她為另一種精神支柱。
文/蘇麗華 圖片提供/謝孟倫
汶川地震發生的前一刻,家住綿竹市九龍鎮的李大娘正在田裡忙著農務,一陣天搖地動後,李大娘還來不及回神過來,回到住家,眼前的景象卻令人觸目驚心!四周倒塌的屋瓦散落滿地,驚慌失措的居民急尋著掩埋在瓦礫堆底下的親人…李大娘和大爺(丈夫)僥倖逃過一劫,但是她唯一的兒子卻在礦坑工作中喪失性命。
痛失愛子 媳婦改嫁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災後重生 創造喜樂園
26歲的小梁,在汶川大地震遭遇骨盆粉碎性骨折,體內安裝的螺絲年久鬆動,疼痛造成無法蹲坐,卻不影響她想往前的動力,目前她已擔任年年工坊的負責人,成功在生命中找自我存在感。
文|陳玠婷 圖片提供|謝孟倫
來自四川省綿竹市九龍鎮的小梁,蓄著短髮、年輕、充滿幹勁,帶領著伊甸基金會於當地成立的庇護工場-年年工坊裡的十多位紡織工人,負責接洽訂單、管理營運等等,是個非常年輕有幹勁的領班。
地震致殘 勇敢站起來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