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熱忱陪伴身障者找工作
身障者就業困難重重,伊甸基金會就服員陳詩雅秉持為身障者尋找更多就業機會的信念,深入企業說服雇主,成功媒合工作,一年多來已幫11位身障者找到工作,更成為無數身障者就業上的心靈支柱。
文‧圖/編輯組
身為社會新鮮人的陳詩雅,畢業於輔仁大學社工系,在求學當中發現身心障礙者在學校銜接社會時有斷層,往往畢業後就待在家,足不出戶。此現象讓她決心畢業後投入就服員工作。
用熱忱陪伴身障者找工作
身障者就業困難重重,伊甸基金會就服員陳詩雅秉持為身障者尋找更多就業機會的信念,深入企業說服雇主,成功媒合工作,一年多來已幫11位身障者找到工作,更成為無數身障者就業上的心靈支柱。
文‧圖/編輯組
身為社會新鮮人的陳詩雅,畢業於輔仁大學社工系,在求學當中發現身心障礙者在學校銜接社會時有斷層,往往畢業後就待在家,足不出戶。此現象讓她決心畢業後投入就服員工作。
笑容背後的堅持
「一開始投入就業服務員工作,覺得很有趣、很新鮮。」笑容甜美、談吐親切的宛婷談起剛擔任伊甸就服員的感想。
確實就服員的工作內容總會接觸到不同的行業、不同工作型態。多樣的新鮮感總伴隨著多變的新挑戰,然而正是這些挑戰和挫折,讓宛婷更深刻體會就業服務這份工作的價值。
文‧圖/編輯組
就讀心理系的宛婷,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伊甸桃園職業重建中心當就服員,至今已超過四年,工作能力深受同仁肯定,總是很有效率的完成手邊工作,還能支援其他同事或中心的活動,許多服務對象需要工作上的協助時,也總是第一時間想到她。和大部分的我們一樣,以往宛婷對身心障礙朋友的印象總是有些距離感,不太知道要用什麼樣的方式溝通,不確定怎麼樣的互動才算恰當。投入了這個每天與身心障礙者相處的工作後,她很快的發現身心障礙朋友和一般人沒什麼不同,一樣需要被肯定,一樣需要揮灑的舞台。
范佳蓉,一位有著淺淺溫暖笑容、以社會福利為畢生職志、服務於台中迦南園庇護工場的就業輔導員,在主任陳素梅的鼓勵下參加第10屆「金展獎」中,獲得「績優職業重建服務專業人員獎」,她笑著說獲知自己得獎時,唯一的感觸即是受寵若驚,因為她是同組參賽者中最「菜」的一位!
她的付出 用熱忱支持
陳素梅表示,一位優秀的就業服務員應具備「服務就業」的使命感、技巧、專業職能、敏感度等,而范佳蓉還具備了熱忱、工作又認真,這樣「肯做」的年輕人值得被鼓勵,因此推薦她參加「金展獎」。
迦南園庇護工場為一烘焙庇護工場,為了更瞭解服務使用者在烘焙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與自我提升,范佳蓉決定與他們一起考專業丙級證照。她在1年內,除了與服務使用者一起上課拜師學藝外,為了多練習,甚至不辭辛勞地周末全天待在工作室裡練習,順利取得證照;也因為她的努力,2年間協助6位服務使用者考取證照,成功率極高,獲得很多肯定。具備就業資格的服務使用者們在政府協助下,也已順利就業,范佳蓉說:「雖然無法得知他們的情況,但是相信他們能表現得很好。」
文|蘇麗華
在金展獎頒獎典禮上,獲獎人都是喜滋滋地準備領獎,享受被肯定的一刻;但是站在檯上的就服員谷世偉心情卻是五味雜陳,因為領獎前才接獲一通身障員工沒去上班的電話,他的思緒全部集中等會兒該怎麼處理,一下台,他又飛奔回新竹,堅守他的崗位。
處理突發事件是就服員早已習慣的工作,伊甸桃園分事物所就服員谷世偉表示,在他服務的十年中,就曾發生幾起身障員工上班途中不告而別的案例,讓他疲於奔命。
建立情感 深入身障者的心
當僱主電話那一頭鈴聲響起表示:「唉呀!你介紹的身障員工突然跑掉了。」谷世偉一接獲電話急忙協尋這位中度智障者,他上班5年多來,第一次發生這種情形,焦急的谷世偉有如熱鍋上的螞蟻,開車四處打探,直到深夜十點多才尋獲,問他這段時間跑去哪裡?回答到廟裡或坐或躺,想家的心情油然而生,於是自己一路從新竹搭車返回桃園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