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弱勢社區 (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祝福身邊的每一個人

宜蘭冬山教會的課輔班近百位學童,他們在這裡成長,在這裡學習,在師長的教導下,懂得付出與感恩。無論是冬山火車站的環境清潔,亦或是報佳音祝禱,關懷獨居老人都有他們的蹤影。

祝福身邊的每一個人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宜蘭冬山火車站每月最後一個禮拜三就會見到一群冬山教會的學童在打掃環境,用愛惜的心恢復環境整潔。回到教會庭院,不用師長叮嚀,學童們一有空就會主動幫忙掛起二手衣,整理一箱箱的捐贈衣物⋯⋯品格塑造在學童身上顯而易見,他們雖然生活物質貧乏,每天下午吃著食物銀行提供的點心,也因為有社會大眾的愛心,他們才能到課輔班有師長幫他們複習功課,小小的內心充滿無比的感謝之意,他們用服事和關懷的心,謝謝那些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更用行動維護社區環境的美好。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志工服務偏鄉發揮愛

台灣觸愛協會的課輔班50多位學童年齡層涵蓋國小到高中,他們在主愛的環繞下,將領受的恩典散播出去,帶到人群之中,讓復興從他們開始,將這份愛傳遞給更需要的社區學童和老人。

小志工服務偏鄉發揮愛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內文:都會區的學童和偏鄉學童交流究竟會擦出什麼火花?台灣觸愛協會的學童們把平時學得的才藝毫不保留地傳授給當地偏鄉的孩子,為了籌措這趟旅費,他們自行發起募款圓夢。抵達當地,看到學童在溝渠玩耍,從一臉錯愕到玩在一起,體驗不一樣的文化生活,還帶他們一起做體驗反思、唱歌、跳舞 ,直呼這趟交流既值得又開心。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塊餅乾  兩份獲得

在台東長濱,一群孩子擁有家人的看顧與愛,有課輔班師母及老師的陪伴與教導,或許對未來還沒有想像,但從與老人與成人互動當中學會感恩,從認識部落文化開始,認識自己,這比紙上談兵的品格教育來說,是個無價的祝福。

 一塊餅乾 兩份獲得  

文|陳詠歆    攝影|林明勳

 

在東部台11線上,沿途都是美麗的海景與山景,蜿蜒道路上人煙稀少,多是往返的遊覽車,而在台東長濱鄉沿海旁,有部落返鄉青年建立的浪花蟹營地,常常是伊甸象圈工程計畫幫助的真柄教會課輔班孩子們活動之地,負責課輔孩子們的李淑慧師母表示傳承精神對原住民很重要,除了名字傳承給後輩,也希望孩子們認同自己的文化,除了被給予的照顧與愛,也能獲得付出的開心,腳踏實地的將部落精神傳承下去。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實做擁抱自然,以情感回應生命

 

品格教育中所強調的惜福感恩,其實是很抽象的概念。但潮厝國小藉由華德福教育模式,讓孩子透過近身操作來親近土地,從而引發內在思考。當情感連結產生,毋須僵化的道德勸說或倫理課程,自然就能從相互依存、彼此幫助的萬物秩序中,學習到敬天愛人的深刻體悟!

用實做擁抱自然,以情感回應生命   

採訪整理:黃珮瑜

參考資料:朝陽科技大學部落格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恩有你 一路相隨

寫下生命中的祝福,你就會通過感恩的大門,走進喜悅的田野。──作家葛利森.凱勒(Garrison Keillor)如此說道。時時懷抱感恩的心,就像是通往幸福的道路,伊甸象圈工程計畫弱勢社區課輔班的學童在困頓中仍懂得感謝與回饋,讓美好事物圍繞他們。

感恩有你 一路相隨   

文:蘇麗華

 

『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帖撒羅尼迦前書 5:16~18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是一連串的抉擇,而我們的選擇和處理方式,將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羅登・柯林頓。

 在偏鄉裡撒下希望的種子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我們都為自己的人生做了什麼樣的抉擇呢?

無論是張天苗夫妻倆,還是陳水梗夫妻倆,都在中年時期,為著人生第二階段做了最讓人跌破眼鏡的抉擇,他們轉身回到家鄉,分別在苗栗通霄、屏東枋寮辦起偏鄉課輔班,更照顧著許多智能障礙、情緒障礙、過動兒等孩子們,頂著資金缺口、人員短缺、重新適應環境等難題,為孩子們撐起名為希望的傘,保護他們、照顧他們。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大家再三鼓勵下,小結擺脫羞怯的模樣,大方地跳起舞步來。他在課輔班受到妥善的照顧與課業上的教導,漸漸擺脫以往令人頭疼的行為,因為在這裡他感受到愛的模樣。

愛再多一點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來自屏東春日的小結,小學二年級卻擁有好身手,街舞的舞步和地板動作難不倒他,「我跟二哥學的!每天都和他去練舞。」小結孩子氣笑著說。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偏鄉的過動孩子,在家得不到關愛,在學校是班上的頭痛人物;到了課輔班人際關係不佳,這群過動孩子成了飄泊的浮萍,生活沒有重心。課輔班老師用心帶領,加倍地愛他們,他們的心跟著開了。

拉緊繫在偏鄉孩子身上的線  

文│王錦萍 攝影│何維綱 

苗栗通霄的偏鄉中一群各自飄蕩的過動小靈魂,無法選擇的,成長於疏離零落的家庭關係,自從七年前黃秋蓮和同工在苗栗愛加倍社區關懷協會(伊甸弱勢社區象圈工程計畫合作單位)駐地於此,他們開始在每個愛不夠的小孩子身上,繫上一根一根隱形的細線,拉著孩子們,好叫他們不被命運吹散。

秋蓮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把握生命中的際遇,好好愛這些經過她手上的過動孩子們,不管表現出的狀況如何,孩子們背後共同的源頭都是被愛得不夠,有些是因為家人缺席而缺乏,有些是因為家人用錯方式去愛。

看見孩子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才四歲的家渝,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個性內向,常常在團體外看大家活動,由於語言、肢體刺激不足,媽媽發現她有發展遲緩現象,於是積極帶女兒做早療,才讓家渝漸漸追上成長進度。

 原鄉慢飛天使起步走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常被家人朋友稱呼「斗咩」的家渝,和家人住在高雄那瑪夏區的部落裡,每天由媽媽帶去山上小學附設幼兒園小班上課,下課又和大一歲的姊姊玩在一起,快樂無比。媽媽把家渝的快樂看在眼裡,背後卻無法掩飾對她的擔憂,因為家渝兩歲時,媽媽就發現她的語言、發音、認知能力不好,三歲時幼兒園老師也曾和她反應過女兒上課時都待在角落,不發一語,或者不會言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就用大哭來解決,然後在團體生活中個性顯得害羞內向,和家裡表現的樣子不太一樣。

因為有哥哥同樣是發展遲緩經驗作為前車之鑑,媽媽及早帶著家渝前往高雄長庚醫院檢查,確診為發展遲緩的狀況,幸而狀況是輕微的,只要認真復健療育就能迎頭趕上一般的孩子。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在封閉的士文部落打開一條希望道路?陳水梗的海山協會從被拒絕、排斥到接納,整整花費兩年的時間,因為她的堅持,讓孩子們下了課不再無處可去,也能填飽肚子,課業也有老師看顧,成為他們第二個家。

帶著希望上山去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屏東海山協會的創辦人陳水梗與先生中年時決定返鄉,就在家鄉枋寮開始新生活,後來因緣際會成立海山協會,幫助、收容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們,繼而成立課輔班,不僅看顧原先課後在街上遊蕩玩耍的孩子們,也在他們在課業上拉上一把;過後幾年又打破種種藩籬困難,在山上民情較封閉的士文部落開了另一課輔班-彩虹屋,去滿足那些即使在颳風下雨天氣裡,將紙張書本吹的滿天飛,卻依舊澆不息學習熱忱的孩子們那些難能可貴的求知慾。

從困境中看到需要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mily:愛是一種溫暖和幸福

「被愛」是每個孩子最純真的想望。澎湖的Emily也不吝嗇表達愛的感受——一種溫暖又幸福的感覺,而自己對愛最大的渴望是全家人能聚在一起吃飯。

 許佳瑩 攝影何維綱

身處挑戰環境展現堅韌力

 

    Emily (1)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凱:希望考試一百分

華南國小裡,孩子們被教導得有愛、有包容及思考能力,而ADHD的小凱在這裡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僅守規矩能夠安靜下來、更對自己有所期許。

 20140117-135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小凱是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孩子,卻是導師口中所說,只要正確教導就是個貼心的小天使,反差的轉變,令人讚賞。而他的新年新希望即是下一次段考時考第一名。在鏡頭前,他是個活潑調皮的可愛小男生,但是在言語當中,他說出考第一名願望的眼神,是大人也不能忽視的認真,可見他對自己有很確切的期許,不是隨意許的願望。

導師表示,小凱是個想把自己事情做好的孩子,像期末考時,會明顯感覺到他的焦慮感,需要適度引導關心,令人心疼的是求好心切的他受限於身體狀況,小凱需要花費比一般孩子多一點時間才能完成;有時候導師會請小凱課後留下來,陪伴他讀書,通常在這個時候,他會特別專注在課業上,不受外界影響,導師更發現他的邏輯思考能力很好。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卉:希望擁有一台相機做生態記錄

個頭雖小志氣高是小卉的寫照,功課、才藝、運動樣樣一把罩,從不讓人操心。即便家境清寒卻從不自卑,乖巧又懂事是同學心中的榜樣。喜歡記錄生態的她,希望能擁有一台專屬的相機,徜徉在大自然的懷抱。

20140117-134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我想要一台相機,因為我想去拍候鳥;不但可以認識,還可以和他人分享。」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小卉在卡片上寫下她心中小小的願望。

 來自伊甸象圈工程計畫雲林縣華南國小的小卉,就讀的是偏鄉公立特色小學。才剛完成五天350公里單車走讀的她,由於個頭嬌小,老師一度以為她無法勝任,沒想到有人哭著騎完全程,她卻是路遙知馬力般地默默完成,高年級導師直稱讚她,一趟旅程下來變得不一樣,「更沉穩了。」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文 :勇氣是做別人不敢做對的事

跨越無數的崩壞道路,從市區行經百公里進入高雄市桃源區,小文無保留的活力感染了周遭的人,雖然無父母在身旁,但是他依然展現勇氣,不輕易放棄自己,擁有好表現和勇敢面對困難的態度。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324-21-高雄樟山國小小文1  

曾經口出惡言、脾氣難以控制的小文,一年多前因父親去世,離開杉林大愛永久屋搬到高雄市桃源區來,也從原本奶奶撫養轉由姑姑接手照顧,在未進入梅山課輔班前,是由姑姑親自在家中教導小文課業,課輔班老師看見小文總是獨自在家中自習、玩樂,老師幾次的訪視與邀請,在1022月份開始進入課輔班,小文的個性經過老師與姑姑的教導之下,個性及言語行為漸漸改變了,他活潑的樣子,讓人難以想像原有的模樣。

 小文的父親因病過世,母親不知行蹤去向,從小就由奶奶扶養長大,因為奶奶的疼愛,在能力範圍裡任小文予取予求買東西、打網咖,如果不順心意大吼大叫是常有之事,也因為如此,姑姑對於小文的狀況非常擔心,才接到桃源區親自教導撫養。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允兒:勇氣是可以克服所有的困難

小學五年級的允兒在學校是個人敬人畏的大姐姐,卻也是孝順的好孩子。奶奶在世時,身兼母職代替媽媽照顧長輩,煮飯、照料難不倒她。對家鄉情有獨鍾的她,拉芙蘭里就是她最鍾愛的地方。

文│蘇麗華 攝影│何維綱

 324-20-高雄樟山國小允兒3  

車子行駛過南橫公路,翻山越嶺道路崎嶇不平,兩旁盡是莫拉克八八風災遺跡,斷裂的橋墩橫豎在溪流中,斷垣殘壁令人觸目驚心。四年過去了,中斷的交通勉強可以通行,座落在山裡的孩子不但沒有被擊垮,卻亦發堅韌。拉芙蘭里的允兒詮釋什麼是勇氣?她說就是克服所有困難。

 寒假期間,來到海拔875公尺的高雄樟山國小,允兒和其他孩子們正在上品格營。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她是拉芙蘭里課輔班的大姐姐,為了管住其他孩子的上課秩序,總是發號施令,施展權威,在老師還未抵達之際,十足發揮作用。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  點亮愛的希望

環台一圈探訪弱勢社區,希望在新年時,喚起孩子們心中的愛、希望及勇氣,期待他們不要忘記描繪未來、珍惜心中的力量,走出自己的路。

文|陳玠婷 攝影│何維綱

主圖  

 

在新年這一刻,伊甸基金會繞著台灣走了四所偏鄉小學,將「愛」、「希望」、「勇氣」依著地區不同,請孩子們表述心中的感受是什麼,而我們得到的反饋,都是踏實的,有人說擁抱能感覺到最直接的愛,有人說希望爸媽不在爭吵,有人說勇氣是自己做別人不敢做對的事,在他們身上真誠純淨,不免感覺欣慰他們的堅忍和心疼他們的早熟。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己有夢,也同孩子追夢~梁文音、東明相

 「每個人都有作夢的權利!」習慣活在城市富裕環境中的我們,這句話聽來奇怪,但對好多好多偏遠地區的孩童來說,卻十分陌生,甚至夢想遙不可及

圖1梁文音鼓勵在場的小朋友給她深深擁抱  

 

文/楊于慧、安芷嫻

 第一次看見梁文音,她說:「我只希望別人不要用異樣的眼光看我,其實我和其他人都一樣。」談到育幼院的孩子,她露出疼惜的表情,因為她待過育幼院,她在那裡成長,她瞭解每個小孩背後都有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育幼院的小孩,最想要的,其實是跟其他人一樣的生活。」別人平淡無奇的家庭生活,就是育幼院小孩最大的渴望。「跟我們一起玩,不要離我們遠遠的,不要刻意跟我們保持距離,我們不是上帝失敗的作品!」文音那時的淚水,令人印象深刻。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奕先導演:公益拍片讓我學會珍惜

助偏鄉兒早餐不挨餓

第二次與伊甸快樂早餐計畫合作的導演陳奕先,敘說在台東桃源國小看到的感動與珍惜,他用謙卑的心情將真實場景紀錄下來,期盼打動觀眾,進而付出行動,讓更多空窗早餐的孩子能在快樂早餐計畫下,健康長大!

孩子們對拍攝結果相當好奇  導演個人照  

採訪/蘇麗華 整理/陳玠婷 口述/陳奕先導演  

 Q:能不能談談這次腳本設定的初衷?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遇見最美的天籟—泰雅合唱團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阿美族耆老郭英男的歌聲,讓全世界見識到台灣原住民的天籟美聲。而在力克胡哲「Never give up永不放棄」演講上,偏鄉孩子所組成的「泰雅合唱團」,這次要自信地站在舞台上,用最嘹亮純淨的溫暖歌聲,征服你我的聽覺感官。

    IMG_8550  

文‧圖:編輯部

你知道嗎?當城市的孩子放學後急急忙忙去才藝班的時候,仍有許多偏鄉的孩子們下課後無處可去,只能在街頭遊盪;當城市的孩子在父母親全力栽培下站上舞台閃閃發亮時,這些偏鄉孩子只能低著頭,對於夢想不敢有一絲奢望。

 

文章標籤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