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姐曾說真正的愛情,不是短暫的流星,而是永恒的美好,是一輩子要學的功課;千萬不要像七夕的牛郎織女,聚少離多,而是要兩情長久,也要朝暮關懷。
(圖說:劉俠說什麼時候我們能學會愛的功課,我們就成熟到足以享受愛情甜美的滋味。)
文/詹慶臨
迎接愛情,不是短暫流星而是永恒之美
劉姐曾說真正的愛情,不是短暫的流星,而是永恒的美好,是一輩子要學的功課;千萬不要像七夕的牛郎織女,聚少離多,而是要兩情長久,也要朝暮關懷。
(圖說:劉俠說什麼時候我們能學會愛的功課,我們就成熟到足以享受愛情甜美的滋味。)
文/詹慶臨
迎接愛情,不是短暫流星而是永恒之美
劉俠常說她的主業是生病,副業是寫作,其實她還有一項副業,就是作媒。古道熱腸的她只要在伊甸,不管同工還是志工,有孤家寡人的,或小姑獨處的,就忍不住要為對方作媒。她常做別人的愛情顧問、狗頭軍師,並在愛情滋生時在一旁敲邊鼓。
(圖說:劉俠看似柔情似水,但是她卻形容自己是被釘死在曠野的一塊粗石,頂著烈日,抗著狂沙,頑強孤單。)
喜愛紫色,鍾愛黃玫瑰的劉姐(劉俠),常常一身柔紫,戴著紫色的寬邊帽,映襯著白皙的小臉,讓人忍不住多看她兩眼。當年每天早上,秘書推著她的輪椅,穿越八德路的馬路來到伊甸上班,劉姐臉上常是笑意滿盈,而且是哼著歌、「滑」進伊甸辦公室,接著總會聽見她輕快爽朗的問候:「早安啊,各位」。
劉姐常說她是笨媽媽,同工們如同她的孩子,媽媽笨,孩子就必須自立自強。劉姐到底笨不笨?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李孫文、黃月女打自心底感恩得說:「感謝主,我們以成為笨媽媽的小孩為榮!」
(圖說:劉姐參加同工的婚禮,在台上給予祝福。)
文/詹慶臨 攝影/王致尹
婚後不久,黃月女懷孕了,不方便從事久坐的會計工作,所以轉調為總務兼劉姐的秘書。回想20多年前,成為劉姐「貼身跟班」的日子,黃月女覺得好溫馨:「每次為劉姐送信件公文,都要從辦公室,走過大街到劉姐家,她總是再三叮嚀我:可愛的準媽咪,過馬路要小心哦!」
李孫文,這位交大教授屬意的準博士人選,也是竹科園區頻頻招手的高材生,正當在竹科新貴與社服小兵工作之間擺盪時,李孫文卻選擇進到伊甸上班。哪裡電腦當機他就修到哪裡,謙卑得隨傳隨到,服務到底,他成了會內「機不可失」的救火員。而他的愛情沒有空白,在伊甸燃起愛苗,劉姐成了他終身大事的見證人。
(圖說:李孫文與夫人黃月女鶼鰈情深。)
文/詹慶臨 攝影/王致尹
腦性麻痺的黃百成從小一路自學,最後拿到博士學位,也抱得美人歸。婚姻路上從陌生到熟悉,黃百成笑稱仍在修學分,是一門要學到老的愛情功課。看著他們親密的合影,分享家庭生活點滴,這一切都是主賜給他的恩典。
文‧攝影│蘇麗華 情境圖片│pixabay
看著腦性麻痺患者黃百成的結婚照,再到全家福和樂融融的景象,這一段婚姻是他用心經營得來的。從愛情「零學分」到家庭幸福美滿,他認為:「愛情的功課要學到老,還要時刻依靠主,才能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陳奕達&冠如‧敞開自我遇到良緣
年紀輕輕就中途失明,陳奕達從失落中再站起來,參加廣播班意外認識另一半。帶著老婆冠如遊歷國外,倆人一人充當眼、另一個充當腳,在互信互愛中,許下一個幸福的未來!
文/尹康寓 圖片提供/陳奕達
二十七歲之前奕達是知名企業的工程師,責任制的工作型態,常常工作超時。由於對工作的狂熱,讓他罹患了糖尿病而不自知,加上疏於控制血糖,視力在三個月內惡化,最終喪失視力。奕達回憶:「以前的我總以為有錢,一切都不是問題,所以很努力的賺錢,我的生活就像是一個為了工作而工作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