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助伊甸26年,潘素滿(以下稱阿滿姊)不只捐款,同時也相當關注身心障礙者的權利,在職期間推廣無障礙設施及輔具,造福身心障礙同事。

「我覺得在這個社會,『善』的循環很重要。」阿滿姊對社會弱勢的關懷就如同她的笑容,燦爛卻不張揚。

image
文|許可晴 攝影|何維綱

 

留著一頭俐落的短髮,絲毫看不出阿滿姊已年過65歲。

幾年前在女兒的婚禮上,她對小倆口送上的祝福不只是百年好合,更是希望兩人縱使處在良好的社經地位,也別忘了「往後看」,向需要的人們伸出援手。一席話不僅是對晚輩的提點,更是她行事作風的完美縮影。

論助人,阿滿姊絕對是後輩的最佳典範。已退休的她不僅熱心參與志工活動,每個月還固定捐助4個公益機構,其中捐助伊甸的善款更是26年沒停過。

image 
(阿滿姊捐助伊甸26年不停歇。)


「大家都知道劉俠女士,在我們那個年代她是非常有名的作家。我看了她許多勵志的文章,後來又得知她創辦伊甸,當我有能力的時候,我就想我應該支持一下。」談起和伊甸的緣分,她如此說道。
 

工作遇伊甸學員 她感嘆:「這是現世福報!」
阿滿姊退休前任職於臺北自來水事業處,與許多身障同事交好,其中不乏伊甸職訓班出身的學員。

「謝謝伊甸為我訓練出這麼好的同事。」她彎起笑眼,稱這是現世福報。

她多年的好友兼同事阿發(化名)便是伊甸早期的職訓班學員。當初,因小兒麻痺拄著拐杖的阿發看到阿滿姊辦公桌上擺著《伊甸園月刊》,問道:「妳怎麼會有伊甸發行的刊物?我就是伊甸出來的。」讓她驚覺,付出的一切會形成善的循環,福氣終會回到自己。

「當時他可以參加公職特考,進入自來水處工作,伊甸功不可沒,讓他有一技之長。到現在他還會跟我說:『阿姊,如果沒有伊甸幫我訓練,我可能就去賣抹布了。』」

阿滿姊指了指自己身上的外套,表示這是自來水處在她退休後新推出的工作服,是同事自掏腰包多買一件送給她的,從中不難看出她和同仁的好感情。
 

 image
(阿滿姊身著前同事送的工作服。)
 

不只是為身障者 無障礙設施更是為老後的自己 
認識許多身障同事,阿滿姊總能掌握他們的需求,並連結適當資源。

在職期間,她推動水處無障礙設施,廣畫身障停車格、籌設電梯、協調購置輔具,為的就是讓行動不便的同事可所行無礙,樂在工作。

「我現在老了,感受到無障礙設施原來也很符合年長者的需要。」如今上了年紀,潘素滿更是體會到無障礙設施的重要,發覺先前為身障朋友的付出,同時也成就了自己老後的便利和安全。


此外,阿滿姊平時也相當關心身心障礙者的權益。

她特別提起身障同事所面臨的困境。

與一般人相比,身障者身體退化的時間較早,且平均餘命較短,然而身障公教人員想在55歲提前聲請退休,恐面臨養老年金遞減的窘境。為了家計著想,多半身障同仁就算身體不適也只能硬撑。

先前阿發透過工會體系發聲,期望修正「公教人員保險法第十八條條文」,讓身障者可在五十五歲退休,且得以領取全額養老年金。聽聞此事,潘素滿持續關心修法進度,盼能早日通過,讓身障人員的退休生活能獲得充分保障。


如今退休已一年多,阿滿姊曾擔心如持續捐助多個機構,每個月固定的退休金會無法支應生活。「後來我想,日子還過得去,就繼續(捐款),過不去時再說。」她不改樂觀本性,告訴自己別想太多,何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即便無法捐助善款,還可以持續當志工。
 

 image
(有著滿滿活力,阿滿姊期待能繼續激起社會中善的力量。)
 

談起現今社會中存在許多紛紛擾擾,她感嘆善的力量已所剩無幾,這也成了阿滿姊願意站出來分享自己故事的契機。

她用堅定的語氣表示:「我覺得善的循環很重要,以前提倡『為善不欲人知』,現在是為善一定要推廣,一定要表現出來!」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  2022.2.14      420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