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在許多人的印象中,也許是風景秀麗、但就業機會稀少的地方。對族人而言,部落,是出生、成長的家鄉。在都會靠著一技之長不難謀得一職,留在家鄉得有幾「打刷子才能養活自己、貢獻家鄉。

 

封面

文|朱聖恩 攝影|王致尹、何維綱

 

晚間,象圈工程計畫經理人蔡佩蓉駛著車,上午從高雄市的住家出發,巡迴訪視各合作單位,一天的功夫少不了。行經台九線,路上沒什麼車輛,也沒有路燈,沿途只靠著車頭燈照明前方的路。這幅畫面反映著部落青年返鄉面臨的情況─天明,才發現夜晚兩旁的漆黑在白天盡是好山好水。

 

2圖

 

寒假到,屏東縣獅子鄉伊屯社區發展協會課輔班充滿了學生,從國小到高中生都有。大夥兒正興高彩烈地討論利用寒假來一趟台東溫泉之旅。從旅遊的行程規劃、交通方式、經費預算等皆由同儕共同討論、擬定,而非由課輔班一手包辦,學生只在指定的時間集合上遊覽車。談起孩子們,課輔班老師林伊蘭的語氣裡滿是疼惜與滿足。從孩子們身上的成長與進步,一路走來,即便艱辛也值得。

 

從高跟鞋到雨鞋的回家路

隨著人生不同的階段歷經求學、謀職,伊屯部落的孩子長大後,有很高的比例得離鄉背井。林伊蘭也不例外。擁有業務、彩妝、咖啡師、廚師等豐富經驗,多才多藝加上外型亮麗的她,在都市生活如魚得水。

 

3圖說:林伊蘭回到伊屯部落陪伴老老小小。

圖說:林伊蘭回到伊屯部落陪伴老老小小。(照片|林伊蘭提供)

 

優游多年的城市生活,是什麼原因使在外多年的林伊蘭毅然返鄉呢?原來,在父親去世後又遭逢婚姻觸礁,母親始終心疼著這個在城市打拼的女兒。依排灣族傳統,是由長子(女)當家。2017年,就在家人的惦念聲中,她選擇在母親生日的那一天回到家鄉。自此褪去高跟鞋,換上雨鞋行走在鄉土上。

 

回鄉陪伴小象─部落的孩子

「我從前的學、經歷彷彿都是主耶穌所預備,使我能應用在現在的位置上。」蔡佩蓉邊開著車,邊聊著她服務於象圈工程的歷程。無獨有偶,同樣的想法也出現在林伊蘭回部落服務的談話中。

 

4圖說:蔡佩蓉分享過去的豐富經驗都是神的預備。

圖說:蔡佩蓉分享過去的豐富經驗都是神的預備。

 

當時,伊屯社區發展協會向象圈工程申請了課後照顧計畫,林伊蘭回部落後,與課輔班老師馬月蓮一同陪伴孩子們。孩子們的家庭許多未能發揮家庭功能。「寒、暑假一到,有家長拿了50元,孩子就得自行解決3天的伙食。」林伊蘭聊到。平日黃昏時分,課輔班的廚房飄香,等待放學的孩子們來到。在課輔班吃晚餐、寫作業。孩子們有歸屬感,到了寒、暑假,更是天天來報到。

 

5圖

 

孩子的言行反應了家人互動的狀況,家中若是常充滿暴戾之氣,小朋友的言行難免受負面影響。靠著信仰,林伊蘭分享自身經歷,一路被神的愛激勵,使她能愛課輔班的小朋友們。期許自己當榜樣,不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以謙虛平等的態度待較大的孩子,讓大孩子學習照顧較小的孩子。

 

學校、社區、象圈工程計畫合力圍成象圈守護孩子

課輔班的孩子,許多是來自丹路國小的學童,結合當地景點的輕旅行獅頭山生態旅遊,讓小朋友解說自己家鄉的風景,融入食農教育。丹路國小、伊屯部落社區發展協會、象圈工程,合力圍成社區網絡守護獅子鄉的小象。

 

生命與熱情是會感動、傳染的,繼林伊蘭之後,又有部落青年俞愿群(小綿羊老師)的加入。丹路國小的部落學堂、課輔班,學生們都可見到小綿羊老師的身影,部落人力不足,每位返鄉青年得使出渾身解數,使出所有看家本領。沒有使出來的功力,也會在對部落的熱情下激發出潛力。這,就是部落青年返鄉的困境,卻也是生命力的展現。

 

6圖說:小綿羊老師熱情的身影出現在部落不同角落。

圖說:小綿羊老師熱情的身影出現在部落的各個角落。

 

大象好,小象才會好

在陪伴孩子之餘,當地青年的生計也是個寫實得面對的議題。象圈的概念不僅是顧小象,也顧大象。大象好,小象才會好。林伊蘭應用從前業務的經驗,與嘉南藥理大學合作,開發恆春常見植物─山蘇的各種相關產品,山蘇水餃、山蘇饅頭、山蘇麻糬、山蘇茶凍。穿上族服,北征南討,積極參加食品展。

 

開發吃的,也開發用的。林伊蘭參加了文創育成課程,製作具部落特色的月桃皮革包,朝人力充足、穩定出貨的方向前進,增進部落裡的就業機會。部落婦女製作出的產品,就讓孩子們到市集擺攤,練習與人群應對。蔡佩蓉鼓勵她在現有固定的點之外,仍可再增加設點,提高產品曝光度。此外,為讓客戶持續期待新品,隨不同節慶研發限量款。

 

長幼共融

自2020年起,伊屯部落社區發展協會照顧小的,也照顧老的。上午是社區長輩的關懷據點,林伊蘭重拾擀麵棍,帶著長輩們享受搓麵團之樂。小綿羊老師帶長輩跳動感健身操,長輩們不喊累,反倒樂得很。學校放長假,使課輔班從上午起就熱鬧不已。今天長輩們要做教會的模型。

 

7圖

 

「怎麼做?我不會。」長輩嘆道。

「姆姆,妳常常去教會,怎麼還不知道?」小朋友問。

 

增加長輩社區關懷據點後,加上課輔班的小朋友,呈現長幼共融的景象。

 

一位83歲爺爺,年輕時是炮兵,年紀大了,行動不便,乘坐電動輪椅。「來、來、來!」課輔班的一位孩子招呼邀請爺爺一同到長輩關懷據點。小象在成長過程中,不僅被照顧,也可以關懷老象了。這幅美麗的圖畫,看在林伊蘭眼裡,是莫大的鼓勵與感動。

 

8圖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21.01.20 NO. 407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