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屆台大藝術季中的「自由飛翔的無障礙世界系列─身障藝術家工作坊」,邀請伊甸萬芳啟能中心的五位身心障礙學員帶領工作坊,以藝術創作和說故事的方式與台大學生交流、互動,這也是台灣大學首次與萬芳啟能中心合作,一起來看看學生們與身障學員迸出了什麼樣的火花吧!

(圖說:陳德元(圖左)和劉軒齊(圖右)是好朋友也是好室友。)

文.攝影|林佳勳       照片提供|萬芳啟能中心

 

陳德元和劉軒齊大學時期是圖書資訊學系的同學,畢業後,前者考上土木研究所,後者則攻讀腦與心智研究所。求學路徑很跳tone的兩人,是好朋友也是好室友,在這次藝術季活動中,她們一同參與連志忠帶領的「Paul黑白世界中的彩虹─油畫工作坊」。

想理解卻缺乏機會

「當初看到油畫工作坊,我就覺得很心動,因為我國中時接觸過油畫,一直很感興趣。」劉軒齊說,再加上講師連志忠的簡介內提到他有色盲,也令她十分好奇,無法辨識顏色的他,要如何進行油畫教學?抱著想要一探究竟的興奮心情,劉軒齊立刻邀約陳德元一起報名參加工作坊。

 

「其實我本來還蠻排斥畫畫的,因為覺得自己畫得很差,對畫畫這件事很沒自信。」陳德元原本對藝術缺乏興趣也無心嘗試,但在好友劉軒齊的鼓勵之下,她心想工作坊也只有一小時的時間,不妨就去試試。「沒想到還蠻好玩的!」她笑著說。

 

兩人平常沒什麼機會與身心障礙者相處。劉軒齊回想起小學老師曾帶領全班到自閉症協會,用一個下午的時間跟自閉症孩童們一起進行搓湯圓活動,當時安排學生各自與一位自閉症孩子配搭。

 

「整個過程其實還蠻令我挫折的,對方因為自閉症的關係缺乏口語能力,但是我那時年紀小什麼都不懂,就會覺得為什麼我已經很努力想要跟他溝通,但對方都沒有感覺或反應?」劉軒齊說。

 

而陳德元與身心障礙者最近距離的接觸也是在小學時期,小一時的好友是一位視障生,當時陳德元還看過對方摸點字,但後來隨著好友轉學,兩人也就失去聯繫了。

 

「雖然會想要了解他們,但是不曉得該如何跟他們互動,總覺得抱持著『同情』的心態跟他們相處,應該會讓他們感到不舒服。」想以平常心跟身心障礙者交流,但缺乏適合的契機,陳德元回想彼此短暫交流的機會,就是跟街賣的身障朋友們購買商品的時候。

(圖說:陳德元(圖左)與劉軒齊(圖右)拿著在油畫工作坊完成的作品開心合影。)

藝術交流獲益良多

油畫工作坊開始前,身障藝術講師連志忠先分享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其中提到他七、八歲時畫了一張奶奶的畫像送給她當生日禮物,但因為色盲的關係,誤把皮膚處全部塗成綠色的。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是一種缺陷,但我認為這樣的呈現方式很可愛。」這段小故事令劉軒齊感到印象深刻,她表示:「因為一般人塗上膚色很正常,塗綠色反而讓我覺得很有創意,雖然他可能不是有意的,但是那樣的作品更有藝術感。」而陳德元則在連志忠身上看見人的潛能無限,她說:「雖然他在身體上受到限制,但還是盡力活出精彩的人生,令人欽佩。」

 

工作坊中,連志忠帶領學生們用油畫技法繪製康乃馨,沒有艱難的技巧,只有一顆樂於分享的赤忱之心。「課堂上志忠老師一筆一畫教我們步驟,我沒想過這麼簡單就可以畫出一朵康乃馨!」陳德元開心地說:「他讓我知道藝術是可以很親民的,不像一般畫家的作品常常讓我感到望塵莫及。」

 

劉軒齊也因他對藝術創作的熱忱而深受感動。「在這個理智當道的世界裡,我覺得他似乎有比別人更多的感受力,所以他的作品給人一種真摯的感覺。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以最真摯的心畫出自己的作品,他就不會想要多做引導。」

 

劉軒齊自認是性情急躁之人,不論做什麼事都想盡可能快速完成,然而在工作坊上,看到連志忠受限於肢體障礙,創作時必須花時間慢慢畫。「這反而讓我感受到他進入了『心流』(Flow,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狀態,能夠真正地享受當下。」相較之下,自己就要花更多力氣和時間去學習如何讓自己慢下來。

 

「這次工作坊讓我體會到,每個人生來就帶著不同的條件,可能有些人比較聰明,但這未必就是件好事;而他們(身心障礙者)帶著這樣的條件來體驗人生,也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色彩。人們帶著不同的條件出生,目的其實就是用不同方式體驗人生。」劉軒齊說道:「另外,也會覺得罕見疾病的類型那麼多,要完全沒有得到的機率真的很小,自己應該要更惜福一點。」

(圖說:藝術工作坊順利完成,國立台灣大學學生活動中心管理組提供了不少協助。圖左為楊國城股長、圖中為王沛菁組長、圖右為萬芳啟能中心行銷邱筱崴。)

未來路上期待相會

雖然受限於時間關係,無法跟連志忠有更多的互動,但是兩人都覺得這次的活動很有意義。參與之前,缺乏經驗的她們也曾擔心不知該如何跟身心障礙朋友相處,所幸過程中有工作人員的引導和協助,讓雙方溝通無礙。

 

劉軒齊對藝術治療深感興趣,曾經參加過故宮舉辦的藝術治療相關講座。「他們邀請社工來分享如何運用藝術去跟精神障礙者、智能障礙者交流,所以我對於透過藝術與身障者進行共融活動很有興趣。」劉軒齊分享道:「會想進一步了解,除了觀賞畫展之外,藝術還可以為我們和身心障礙者之間帶來什麼不同的火花?」

 

「我們可以共同創作一幅畫,或是分開創作但彼此交換對作品的想法。」她期待未來能舉辦可以和身心障礙朋友們一起進行創作的藝術共融活動,透過藝術交流更貼近他們的想法。「他們雖然跟一般人不一樣,但這也為他們的作品帶來了與眾不同的特色,跳脫一般人的角度和視野,很有創意!我想知道他們的思考模式和邏輯是如何運作的?」

 

而陳德元則因為大學念圖資系的緣故,對於輔助科技頗有興趣。「很多圖書館在硬體方面都蠻重視身心障礙者的使用體驗,比方說像在台灣圖書館裡就特別設置了一個視障資料中心。」加上就讀土木研究所期間,曾參與以VR(虛擬實境)技術輔助高齡智慧住宅的研究計畫,她說:「雖然當時是以健康或亞健康的長者作為主要服務對象,但或許未來有機會能將類似的技術,運用在跟身心障礙者的互動上,或是邀請他們一起來參與體驗。」

 

雖然只是短短一個午休時間的交流,但同理和理解的種子已深深埋入兩人心中,準備展翅高飛的劉軒齊和陳德元,期盼未來有更多與身心障礙者互動的機會。

 

資料來源:伊甸園電子報2019.7.17    389期下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