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每年因爆炸危害受傷或致死的人數就有8600人。

雷傷大使─阮文榮(Nguyen Van Vinh)是一位越南農夫,

20歲時因誤觸地雷而失去了1/3截的右手臂。

8年過去了,歷經上天給的層層難關後,

他勇敢地展示身上的駭人傷疤,來呼籲世人和平的美好。

 

文│郭依瑄    攝影│何維綱

 

在台灣大學舉行的「反地雷工作坊」,邀請了多位雷傷大使來台校園宣廣地雷的可怕。

其中一位28歲的雷傷大使阮文榮沉默寡言,安靜溫順。

「在誤觸地雷送醫之後,陰暗的天空繞著我,我感到麻痺。

往後的日子,孤單的感覺讓我跟所有人產生疏離。

在不接近外界的情況下,自卑感讓我想要自殺…」他眼尾低垂地如此說道。

 

人員殺傷性地雷摧毀信心

據研究,地雷頻繁的在戰爭中使用,它殺傷力強大、成本低,

埋一顆地雷僅需要花費美金10元,清除一顆地雷卻需要花費美金3001000元不等,

且難度極大、需要人工清理,伴隨著強烈危險的代價。

這也是國際反地雷組織(ICBL)1992年成立后,各方奔走,

急力說服各國簽署《渥太華公約》的原因。

 

8年前,阮文榮在田裡挖花生的時候,

鋤頭磕上了地雷,轟的一聲大響,他瞬間失去意識,被緊急送到醫院。

地雷使阮文榮一家人原本貧困的日子,過得更加艱苦。

數年前,阮文榮的爸爸生病死亡,一家五個兄弟姊妹與媽媽相依為命,

日子困苦,連書都讀不起的他們,除了要顧三餐溫飽,還得照顧在病床上的阮文榮。

 

阮文榮在病床上躺了20幾天才出院,再次回到家,右手臂已經沒了,

不少鄰居和朋友冷眼以待,讓他深感自卑孤單,不願意踏出家門一步,

讓家人十分擔心,阮文榮甚至偷偷動了自殺的念頭。

陪伴與鼓勵 是再站起來的力量

後來,在家人、當地人道組織的關懷鼓勵下,他開始願意慢慢走出家門,

且在2015年來到台灣參加伊甸舉辦的《不要戰爭垃圾,只要希望之花》反地雷影像展。

 

提到上次來台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事,他說:「從進到機場開始,

我就感受到台灣人的友善跟人情味讓我很難忘。

除此之外,台灣的身障相關福利、無障礙設施,真的讓我十分驚訝。」

 

「在我的家鄉,雖然踩到地雷機率不高,但村民依然受著地雷的威脅。」他眼神閃爍著擔憂。

但在中越邊界或是在戰爭曾發生的地區,看似風平浪靜的泥土下,依然靜靜躺著許多地雷。

因此,阮文榮急需將這些知識帶回越南分享給當地的農夫和孩子們,

和越南當地掃雷組織一同進行反雷講座。

以傷疤極力呼籲和平

現在的阮文榮,受到當地組織的幫助,原本貧困的生活狀態已經獲得許多改善,

他現在是ㄧ座小小農場的主人,生活雖不算寬裕,但比起以前捉襟見肘的處境,

現在飼養的幾隻家禽,已經足夠他們三餐溫飽。

 

使命感使然,阮文榮仍舊願意積極地參加反雷講座,

一次次的提起那可怕的回憶、勇敢地展示身上的駭人傷疤,來呼籲世人和平的美好。

他只盼望,自己經歷過的劇烈痛苦,不要再次發生在人們身上。

《渥太華公約》:或稱地雷禁止條約,是ㄧ份關於殺傷性地雷的使用、儲存、生產和轉讓的禁止及銷毀公約。

條約正式宣布禁止使用、儲存、生產和轉讓具對人員殺傷力的地雷,及銷毀、完全禁止一切殺傷地雷。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75 2018.5月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地雷 雷傷者 越南
    全站熱搜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