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食物」是最能拉近關係的媒介,

也是每個家庭中,表達愛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這一天,小作所的烹飪課除了讓這些有障礙的青年累積自信與成就感,

更重要的是,透過料理將心中的感謝,回饋給所愛的人。

 

文│郭依瑄             攝影│何維綱

 

「哆哆哆……」均勻的切菜聲充滿整間教室,

伊甸汐止大同小作所的空間雖然不大,但五臟俱全,

陽光由窗外灑進來,聊天聲混合著切菜聲,令人覺得舒適溫暖

桌上的蘿蔔與馬鈴薯一塊塊疊成小山,身障青年各個神色認真,動作有模有樣。

 

 

負責教導的是張素玉老師,從事特殊教育30年的她,講話中氣十足

除了有活潑開朗的人格特質,又有著慈眉善目的溫柔,

她說:「這些身障青年,比較沒有自信,

你看他們現在肯到前面來切菜,這都是累積而來的,

平時口頭上的鼓勵、一有機會就請他們上前練習,對他們來說真的不容易。」

在座位上乖巧地折紙盒的阿朗,起初連拿刀子都不敢,好說歹說才肯捏刀柄最後一小截,

從沒碰過刀子的他,借由老師輔助,一起握著他的手切菜,

練習多次較為熟練之後,才慢慢放手。

張素玉演著阿朗當初拿菜刀的方式邊說:「可是阿朗現在不一樣了,很會切菜哦!」

阿朗害羞的點點頭。

 

切完菜,老師問:「誰想要炒菜?」台下搶著舉手,隊伍彎出廚房,

大家輪流炒炒看,力道剛好,菜都不會飛出去呢!

除了切跟煮,老師買菜的時候也會輪流帶幾個身障青年出去採購,增加與人交流的機會,

「他們都會好開心,甚至會主動問要買什麼、幫忙什麼。」

這樣踴躍的情況,不只採購食材,連開班會討論料理的主題,過程也十分熱烈。

 

這些有障礙的青年們,在家中多半都是扮演被照顧、需要協助進食的角色,

只要接近煮飯時間,父母多半怕危險而不准他們逗留廚房。

就在去年,小作所辦了一個「料理交流大會」,邀請家長一起吃飯。

家長們看著自己的孩子切菜,一臉的不可思議,當下才真的相信他們能煮菜。

 

這些青年每天來到小作所學習,這裡是個能讓他們獲得自信、不再被負面情緒干擾的園地。

牆上的作息表寫著拼布課、社區適應課、羊毛氈課等等,

讓他們在學習中富有樂趣,潛移默化的提升操作技能與生活能力。

經過老師們的教導,希望有朝一日能具備更多的生活自理能力、作業能力與良好態度

 

家中有身障兒,家人與孩子肯定都是辛苦的,小作所除了提供課程讓青年在歡樂中學習,

進而獲得更多進步空間、與人相處的技巧,也讓家長有了喘息的機會。

身障兒的美好將來,需要孩子、家長、老師三方相互扶持,才能抵達。

 

看著自己的孩子從接受照顧、等著吃飯到現在可以動手做菜、用行動來反哺的能力,

家長心中百感交集,十分欣慰。

在料理交流大會結束後,廚房不再是禁地,還有媽媽分享孩子炒菜的影片給老師看呢!

 

咖哩香由廚房流瀉出來,白白淨淨的盤子上,沒有華麗的擺設,

簡單的咖哩飯,卻比外面賣的任何一道料理都更美味、更真材實料,

透過料理傳遞的愛,無需言語說明,卻更勝言語。

 

 

資料來源:《伊甸園月刊》374 2018.4月號

 

 

arrow
arrow

    伊甸園電子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